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4年1月,山東省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簡稱“魯”呢?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山東省之所以簡稱“魯”,和周朝時期的魯國存在密切的關系。魯國,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首封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春秋時期,魯國成了“方百裡者五”的大國。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定陶一帶,其核心區大都位于今山東省濟甯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甯陽,菏澤東部單縣、郓城,臨沂平邑等市縣。在周代的衆多諸侯國中,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二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今山東一帶的魯國成為當時舉足輕重的諸侯國。而這,無疑對今山東地區形成了重要的影響。就這一影響上,一方面提現在魯國的曆史名人,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魯文化上。其中,就魯國的曆史名人來說,有左丘明,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曾任魯太史。與孔子同時,或謂在其前。相傳《左傳》為其所著,又傳《國語》亦出其手。
三
當然,魯國最有名的人,還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曾受業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對于孔子來說,被尊稱了孔聖人,其儒家思想,更是影響了數千年的中國曆史。
四
最後,山東省之所以簡稱“魯”,也和魯文化存在直接的關系。關于齊、魯文化的不同,古人早有論述。孔子曾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對齊、魯兩國不同文化特征的描述,齊文化屬智者型文化,魯文化屬仁者型文化。齊魯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曆史内涵的齊魯文化。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