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很多人産生了較大的心理沖擊,尤其在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承受着心理和工作的壓力。因此,在雙重壓力之下,除了我們常說的“應激反應”,這部分人群也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那麼,如何疏洩情緒?怎麼應對“替代性創傷”,中醫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防疫科普|心理抗疫·中醫解憂】本期專家:
郭蓉娟(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黨委副書記、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
由于環境的特殊性,一線的救援人員不僅要承擔沉重的救援任務,也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突然爆發,導緻醫療機構負擔增加,醫護人員暫時短缺,工作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由于處于應急救援狀态中,工作時間明顯延長,醫護人員缺乏休息;救援物資的暫時緊缺,以及多重防護帶來的各種不便,也增加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作為一名施助者,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很重要。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
明确自身價值。如果能将社會上的積極評價轉化為自己的理念值,就會獲得職業的神聖感,從而充分意識到自身價值為自己增添信心和勇氣。
及時疏洩情緒。在面對危機事件時,出現負面情緒是正常的。 允許自己出現負面情緒,并及時察覺與調整。與同事之間相互支持,适時地将自己的感覺和經驗與同事讨論和分享; 與同事相互鼓勵、打氣,相互肯定; 完善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系。常用的情緒疏洩方法如下:
1、運動宣洩法。由于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的特殊性,醫護人員在生活區也處于隔離狀态,活動空間較為局限,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尋找一些适宜的活動,豐富業餘生活,比如踢毽子、跳繩、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提高機體抵抗力。
2、轉移注意法。音樂具有明顯的調節情緒的功能。節奏明快有力的旋律可以使人振奮;優美悠揚的旋律能夠讓人進入輕松愉快的心境。除此之外,還可采用一些放松技術,如呼吸調節技術、肌肉漸進放松技術、想象放松技術等,以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學會積極認知。面對患者出現的不理解、不配合治療,醫護人員要充分理解患者,不要将患者的不滿看作是對自己的不滿,不要因此來責備自已,增加自身的心理壓力。要告訴自己,你沒有辦法一次性照顧到所有患者。要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個醫療活動、每一次醫療救援、每一個醫療處置,都是有價值的。
注意休息和飲食。在危機事件發生後,一線醫護人員無論是工作量還是工作時間都明顯增加,在救援過程中生理需求的滿足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 醫護人員要注意休息,不管自已是不是有胃口,每天需要定時定量地進食。
尋求專業幫助。醫護人員在向社會提供醫護幫助的同時也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幫助,必要的時候可以求助于專業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整理/光明網記者 張夢凡 武玥彤 張蕃)
相關閱讀:疫情應激的中醫心身調适 專家指導意見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