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源
李清照描寫人生的代表作:寫透了人生的苦悶,直擊内心,令人歎息
古代詩人寫詩的時候往往摻雜了内心種種情緒,或是歡喜或是悲戚,正所謂言即心聲就是這個道理。說到悲戚,古代詩人寫愁的作品也不在少數,每逢家國淪陷或是旅居他鄉都能引起詩人們的愁思,而這麼多寫愁的詩人中唯有李清照最得人心,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道盡了人生的苦悶,令人歎息。
李清照後期的作品有很多都是以愁思為主題,《武陵春·春晚》這首詞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甚至背誦過、賞析過,全詩寫道“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賞析之前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剛一讀起來就讓人感覺很舒服,這其實得益于詩人嚴謹的措辭、使得全詞特别押韻。
當然了,對于李清照這樣的大詩人來說押韻隻是基本功,真正厲害的還是這首詩的措辭和意境。首先開頭就讓人眼前一亮,“風住塵香花已盡”這句話初讀可能讓人有些難以捉摸,句中有“風”、“塵”和“花”三種東西,翻譯過來就是“大風終于停了,枝頭上的花朵都已經掉光了、裹挾在泥土裡發出陣陣清香”。
表面上這句話似乎在描寫風雨停了之後的景象,不過這卻很容易讓人産生聯想到風雨呼嘯之中花瓣紛紛落地的畫面,由此隐隐透露出詩人“惜春”的情感,果然上阙尾句就點明了這一情感,直接說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見詩人感歎春來暑往已經是物是人非了,還沒開始說話就流下了淚水。
上阙的這句話将詩人内心的愁苦直接抒發了出來,雖不見一個愁字卻甚是凄婉動人,不得不讓人佩服。後來這句話也常被人引用,交際中用的非常頻繁。其實全詩最精彩的部分并不在這,下阕才是重點。下阙寫的是詩人聽說雙溪的風景不錯、想去劃劃船,但又恐怕溪上的小船載不動她内心的愁苦。
不用小編多說大家也應該體會到了這句詞的精妙之處,首先“聞說”、“也拟”、“隻恐”這三個詞的運用就非常巧妙,非常到位地點出了詩人内心的變化。最驚豔的還是最後一句,詩人不去劃船散心的理由竟是怕小船載不動她的愁,這就是将本來無形的愁變成了有形且有分量的東西,并且這個“愁”的分量還不輕。
開頭我們就說過言即心聲,李清照之所以能寫出如此驚豔世人的愁思來絕不是一時興起,這跟她的經曆不無關系。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她已經是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了,李清照一輩子活了七十多歲,這時候的她剛過五十、算是到了人生的中後期。而過去的五十年間她又經曆了什麼呢?這些恐怕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
這時候的李清照已經經曆了家國陷落、初任丈夫趙明誠故世、二婚被騙後離婚等種種打擊,本來她是高官家的千金,和丈夫趙明誠相濡以沫、門當戶對,但戰争打破了這一切。後來趙明誠得病去世,李清照改嫁張汝舟,可沒想到二婚丈夫竟是個真小人、一開始就觊觎她的财産,後來她果斷離婚,這在古代簡直是天方夜譚。
經曆過這些打擊之後李清照開始獨自一人生活,而她的詞風也從早期的青春美好漸漸變成了哀愁不斷,也正是這些痛苦經曆讓她創作了大量寫愁的經典作品。再讀這首詞我們依舊能看到那個在戰火中仍舊堅毅的李清照,依舊能感受到那小船都載不動的千金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