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鋪位于上海黃浦江外灘最南端,過去曾是東亞最大的碼頭,現在每年接待約200萬遊客乘坐浦江遊船。2021年,随着新一輪的提升改造,MYP邁柏與上海市政院合作,提出公共空間更新、城市印象拼貼等策略,結合“時空之門”門廊,以圖繪曆史演繹時間進程,打造”千年十六鋪,時尚新地标”。
01
項目緣起
PROJECT PROFILE
十六鋪曆史拼貼 ©MYP邁柏
“十六鋪旅遊碼頭”位于黃浦江重要核心岸段,北起新開河延長線,南至複興東路頭,西起中山東二路,東至黃浦江,分為1号至3号碼頭,總岸線長度約1.1公裡。每年約200萬遊客來到十六鋪碼頭乘坐浦江遊船。項目源于新一輪的十六鋪旅遊碼頭提升改造,作為上海城市空間新格局的重要展示窗口, 十六鋪碼頭承載着許多關于上海的曆史人文記憶。新的過程需要思考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給予城市空間賦能的同時,保護好城市的文化之魂。MYP團隊很榮幸在此次改造中,與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共同擔綱了上海十六鋪1号碼頭景觀更新工作。
Project Workshop ©MYP邁柏
02
被遺忘的灰色界面
FORGOTTEN THIRD INTERFACE
“先有十六鋪,後有上海灘”。早在上海開埠前,十六鋪就是東亞最大的碼頭,上海開埠後,衆多長江與近海客輪航線陸續在十六鋪開辟,十六鋪漸成上海最熱鬧的地區之一。除了擁有發達的運輸功用,十六鋪也積澱了不少曆史文脈,豐富多彩的外來文化與世俗生動的老城廂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上海獨有的“碼頭文化”。
20世紀50年代十六鋪客運站
商貿漸起,碼頭成為貨物集散中心
經曆百年的漸進式發展,世界級的濱水岸線與國際化金融中心交相輝映。而位于兩者之間背水面的中山東二路界面卻成為了被忽視的界面,項目所在的1号碼頭入口界面因曆史功能的不斷轉變而逐漸邊緣化,變成一條快速通行的“灰色”街道。
世界級的濱水岸線界面和建築界面
被忽視的中山東二路界面
去年十二月,我們來到現場考察,手機導航幾乎是我們找到1号旅遊碼頭的唯一路徑,1米多高的千屈菜綿延數百米,1号碼頭(十六鋪碼頭一區)的标識隐藏在建築裡面。在現場的交流中,業主也提出要重點解決過去遊客和老百姓一直反映的“看不見、找不到、進不去”等問題。
中山東二路1号碼頭的“灰色”入口
03
公共空間更新
MICRO-REGENERATION OF PUBLIC SPACE
如何在更新中滿足遊客對于場地的需求?如何讓市民願意走近這個原本消極的街道空間?這是我們所面臨的主要挑戰。設計基于現狀出發,保留了場地現有的綠化格局,以微更新的方式,打開局部綠化空間,植入坐凳等休憩設施,為人們提供可停留、可等候、可交談的休閑空間。
豐富植物群落 ©MYP邁柏
停留休憩空間 ©MYP邁柏
帶狀景觀綠化營造了層次豐富的花鏡,映襯着門頭建築與藝術景牆。局部融入船錨、系纜樁等老碼頭文化符号,讓市民和遊客和場地産生共鳴,成為連接生活和文化的記憶紐帶。
融入碼頭文化符号 ©MYP邁柏
04
城市印象拼貼
A COMBINATION OF URBAN IMAGE
十六鋪曾經是上海的水門戶,也是西方經濟文化引進的見證。此次十六鋪1号旅遊碼頭改造設計在“時空之門”門廊設計兩側設置故事光影景牆,形成一體化的十六鋪碼頭圖繪曆史畫卷。畫卷立足于基地厚重的海派文化沉澱與場地特征,以影像作為叙事載體,定格十六鋪曆史老照片,通過圖繪曆史演繹時間進程,追溯百年十六鋪的生生不息。
城市曆史拼貼 ©MYP邁柏
故事光影景牆位于建築門廊兩側,長度各約30米,由5幅城市素描手繪畫卷與幾何裝飾面有序組合。畫卷創作題材為“百年回眸·縱覽十六鋪”,分别描繪了5段曆史時期的碼頭景象。
改造前 ©MYP邁柏
改造後 光影景牆 ©MYP邁柏
藝術景牆作為建築門廊的交錯延伸,與其表皮肌理虛實呼應,達到景觀建築元素一體化。主題畫面采用參數化穿孔鋁闆,白天以城市素描照片的形式再現碼頭記憶,晚間結合穿孔鋁闆内柔和透光,變幻成黑白膠片映畫重現曆史時刻。
城市素描照片 ©MYP邁柏
穿孔鋁闆細節(白天) ©MYP邁柏
穿孔鋁闆細節(夜晚) ©MYP邁柏
在有限的空間裡将時間的切面展開,講述了一系列關于十六鋪的光影故事,诠釋地理與時間層面的珍貴記憶。
一号碼頭投入使用 ©MYP邁柏
老照片與新碼頭的時空對話 ©MYP邁柏
後記:碼頭更新
POSTSCRIPT : PIER REDEVELOPMENT
随着1号碼頭完成提升改造,我們對2号3号碼頭也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造思路與路徑。通過植入數控水簾、數控燈帶、光影拱門強化碼頭标識感;并結合綠化空間格局,植入1m寬文化演繹設施帶與公共休憩設施,更好地豐富人行體驗。
下客區——數控水簾及燈帶 效果圖 ©MYP邁柏
光影拱門 效果圖 ©MYP邁柏
記憶雕塑段 效果圖 ©MYP邁柏
外馬路界面 效果圖 ©MYP邁柏
伴随着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的開放與貫通,十六鋪旅遊碼頭的新一輪改造更聚焦于被忽視的城市道路界面及碼頭入口。本項目基于完善各類人群的需求與體驗,探讨了如何将城市曆史地段中的灰色界面轉換為标識性的形象界面,并構建新與舊、曆史與現代的時空對話。
/ 項目信息 /
Project Sheet
項目名稱:上海十六鋪旅遊碼頭綠化景觀提升工程
業主單位:上海市黃浦江碼頭岸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區位:上海市
項目範圍:全長1km
項目類型:城市更新
設計時間:2021.12—2022.02
建成時間:2022
景觀設計:MYP 邁柏(上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MYP 設計團隊:餘暢、王俊尚、方淩波、楊浩楠、朱海波、吳涵、李清淵
合作單位:中建八局、上海羅曼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造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