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戴震對于用字用詞與載道明道的關系說得更明白:“經所以載道、所以明道者,詞也;所以明詞者,字也。學者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
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知識,要用正确的語言文字來表達。用字錯了,用詞錯了,造句錯了,都可能影響語言的準确表達,從而影響圖書載道、明道的功能,影響思想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因此,掌握語言文字出錯的類型和規律,就成為做好編校工作的必要條件。
文字差錯包括:錯字、别字、漏字、多字、互倒、錯簡、錯繁、繁簡混用、異體字、舊字形、漢語拼音拼寫錯誤。出錯頻率最高、對圖書質量影響最大的是錯别字。
錯字和别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錯字: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錯字。如:
鼻 聚 恭 步
自 取 共 止
畀(丌) 乑(衆) (心) 止(倒寫)
廾 豕 氺 少
别字:是字但用在此處不當,即此處當用甲字卻誤用了乙字,這乙字叫做别字。
出版物裡的錯别字,主要指别字。
《咬文嚼字》編輯部組織專家審讀了約3000種圖書、1000種期刊、100種報紙,整理出“最常見的100個别字”:
1.按(安)裝 2.甘敗(拜)下風3. 自抱(暴)自棄 4.針貶(砭)5.泊(舶)來品 6.脈博(搏) 7.松馳(弛) 8.一愁(籌)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叠(疊) 12.渡(度)假村13.防(妨)礙 14.幅(輻)射15.一幅(副) 對聯 16.天翻地複(覆) 17.言簡意駭(赅) 18.氣慨(概) 19.一股(鼓)作氣 20.懸梁刺骨(股) 21.粗曠(犷)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湊和(合) 25.侯(候)車室 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 28.一如繼(既)往 29.草管(菅)人命30.嬌(矯)揉造作 31.挖牆角(腳) 32.一諾千斤(金) 33.不徑(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36.燴(脍)炙人口 37.打臘(蠟) 38.死皮癩(賴)臉 39.蘭(藍)天白雲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勵(厲) 42.老倆(兩)口 43.黃梁(粱)美夢44.了(瞭)望 45.水籠(龍)頭 46.殺戳(戮) 47.痙孿(攣) 48.美侖(輪)美奂 49.羅(啰)唆 50.蛛絲螞(馬)迹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緬(湎) 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規 55.大姆(拇)指 56.漚(嘔)心瀝血 57.憑(平)添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親(青)睐 61.磬(罄)竹難書 62.入場卷(券) 63.聲名雀(鵲)起 64.發韌(轫) 65.搔(瘙)癢症 66.欣嘗(賞) 67.談笑風聲(生) 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無恐 70.額首(手)稱慶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題)名 74.走頭(投)無路 75.趨之若骛(鹜) 76.遷徒(徏) 77.潔白無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洩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猶)如 85.竭澤而魚(漁) 86.濫芋(竽)充數 87.世外桃園(源) 88.髒(贓)款 89.醀(蘸)水 90.蜇(蟄)伏 91.裝祯(幀) 92.飲鸠(鸩)止渴 93.坐陣(鎮) 94.旁證(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熱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為 99.編篡(纂)100.做(坐)月子。
這100個别字,很有典型意義。我對100個最常見别字進行了初步分析,找到錯用别字的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沒有掌握漢字簡化的規範。
100個别字裡,有6個别字是錯簡:
1.“重疊”錯作“重叠”。
2.“天翻地覆”錯作“天翻地複”
3.“啰唆”錯作“羅唆”
像、疊、覆、囉曾經分别簡化作象、叠、複、羅
1986年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規定:像、疊、覆、囉不再作象、叠、複、羅的繁體字處理。這樣,像和象、疊和叠、覆和複、囉和羅又是含義不同的字:疊,一層又一層;叠,一次又一次。重疊,義為“一層加上一層”。“重疊”不能用“叠”。覆,翻倒;複,往複,重複。“翻天覆地”不能用“複”。囉不再簡化作羅,而是類推簡化作“啰”,“啰唆”不能用“羅”。
4.“瞭望”錯作“了望”
1986年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規定:瞭簡化作了,但“瞭望”仍作“瞭”。
5.“向往”錯作“響往”
“向往”的“向”,是“嚮”的簡化字,義為“趨向,歸向”。“嚮往”就是心所趨向的意思。
“響”是“響”的簡化字,本義“回聲”,“響應”、“反響”即本義。無“趨向”義。“向往”不能用“響”(響)。
6.“藍天白雲”錯作“蘭天白雲”
藍和蘭都是簡化字:蘭是蘭的簡化字,藍是藍的簡化字。藍沒有簡化作蘭。
第二個原因:不了解成語的含義。
在書面材料中,常見成語裡錯用音同或音近别字,原因就在于此。
“川流不息”錯作“穿流不息”是個典型例子。川,江河,“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車馬如同流水絡繹不絕。穿,本義“破透”,無“流水”義。
“旁征博引”錯作“旁證博引”也是典型例子。
旁,本義“廣大”,它的現代通用義“側”是别義。征,是“徵”的簡化字,義為“搜集”。“旁征博引”的含義是:廣泛搜集,大量引證。人們不知“旁”的本義,而理解為“側”,就自然地聯想到“尋找旁證”,而将“旁征博引”錯作“旁證博引”。
這類别字還有:漚(嘔)心瀝血,金榜提(題)名,走頭(投)無路,飲鸠(鸩)止渴,額首(手)稱慶,草管(菅)人命,之趨若骛(鹜),一諾千斤(金),言簡意駭(赅)。漚、提、頭、鸠、首、管、骛、斤、駭是别字。
第三個原因:缺乏漢語詞彙典故知識。
漢語詞彙裡,有不少詞語含有典故,缺乏典故知識是誤用别字的重要原因。
“懸梁刺股”錯作“懸梁刺骨”,就是典型例子。
“懸梁”典出《漢書》:“(孫敬)好讀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繩系頭懸屋梁。”“刺股”典出《戰國策》:“(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後世用“懸梁刺股”形容發憤讀書。
錯作“懸梁刺骨”就不知何義了。
“墨守成規”錯作“默守成規”也是不知典故所緻。
戰國時期,楚惠王準備攻打宋國,要魯班制造攻城器械。墨子得知,前去勸阻。墨子解下衣帶當城牆,魯班将木牒當攻城器械,兩人在桌子上較量攻守。魯班設計了九種攻城器械,都被墨子一一破了。魯班無計可施了,墨子卻還有守城之策。楚惠王看了他們的攻守表演,終于取消了攻打宋國的計劃。因為墨子善守,人們便将牢守、固守稱作“墨守”。但是,後世将“墨守成規”作為成語,“墨守”的含義改變了,變成“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比喻因循守舊不知變通。
錯作“默守成規”就不知何義了。
“九州”錯作“九洲”也是不知典故所緻。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将天下(華夏大地)劃為九個行政區域,稱作“九州”,後世用“九州”作為華夏的代稱。
将“九州”寫作“九洲”,就不知所指了。
這類别字還有:黃梁(粱)美夢,一股(鼓)作氣,再接再勵(厲),美侖(輪)美奂,磬(罄)竹難書,濫芋(竽)充數,世外挑園(源),灸(炙)手可熱。梁、股、勵、侖、磬、芋、園、灸是别字。
第四個原因:因誤解字義而誤用别字。
這是誤用别字最主要的原因。
100個最常見的别字中,多數别字是作者誤解字義而誤用的。下面從中挑出挑出5個别字來解析:
1.“優哉遊哉”錯作“悠哉遊哉” (悠是别字)
優,本義“饒”,即吃飽了。“饒”的第一引申義是“有餘”,例如“有餘力”“有餘暇”。“優哉遊哉”裡的“優”,是“有餘暇”的引申義:悠閑。“優哉遊哉”,又作“優遊”,形容悠閑自得的樣子。
2.“宣洩”錯作“渲洩” (渲是别字)
宣,本義“大室”,即敞亮的廳堂。由“敞亮”引申出“明白”“公開”“傳布”等義。“宣洩”,即吐露(公開)心中的積郁從而達到舒散的目的。
渲,國畫的一種畫法,即用水墨或淡色塗抹畫面,起烘托效果。由“烘托”引申出比喻誇大地形容,如“渲染”。渲字無“發洩”之義。
3.“精粹”錯作“精萃” (萃是别字)
粹,本義“米純而不雜”,如“純粹”“粹白”。“精粹”義為“精美純粹”。
萃,本義“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聚集,如“荟萃”“出類拔萃”(荟與萃、類與萃同義)。粹和萃不是同義詞。
4.“床笫”錯作“床第” (第是别字)
笫,古代的床闆,所以床又稱“床笫”。“床笫之私”即兩口子的隐私。第字本義“次序”,如“次第”。引申為等級、功名、地位,如“門第”“及第”“落第”。第和床不相幹。
5.“簡練”錯作“簡煉” (煉是别字)
練和煉,都是形聲字,表音的聲旁都是“柬”,所以同音。決定它們含義區别的是表義的形旁:練從絲,煉從火。
練從絲,表明跟絲有關系,本義“将生絲煮熟使之柔軟潔白”。古書上有“練染”一詞,其中的“練”即“煮缣使潔白”。“簡練”的“練”用的就是“潔白”義,“簡練”即簡潔,簡要明白。
煉從火,本義“加熱使物質純淨或堅韌”。煉鋼、煉乳都是本義,即通過高溫除去雜質、提高純度。
練和煉,形似音同,但含義不同。
從上述辨析可知:正字和别字,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義近,容易混淆錯用。辨别正誤的辦法,隻有一個,即辨析兩字的含義。
書面材料出現别字,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無心之誤”。例如由于疏忽而寫了别字。錄排過程發生的别字,也是“無心之誤”,是由于拆字失誤、擊鍵錯位、指令失誤等技術性原因造成的。這類錯誤比較明顯,因而比較容易發現,所以稱作“顯性錯誤”。
另一種是“有心之誤”,是寫作主體自以為是造成的。這類錯誤,似是而非,難以辨識,所以稱作“隐性錯誤”。上述100個最常見别字,都是“有心之誤”。編校工作要防範“無心之誤”,更要防範“有心之誤”。所以,必須在掌握字義上下工夫。
(本文作者周奇,由老秘網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