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碳金融綠色低碳轉型

碳金融綠色低碳轉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8:23:22

記者 趙婉瑩

自從2020年雙碳目标被明确提出以來,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不同行業,相關創新實踐層出不窮。“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各行各業進行綠色轉型的重要窗口期。

其中,支付清算行業作為金融消費的重要基礎設施,連接數十億個人用戶、數億商戶,覆蓋人群巨大、涉及領域廣泛。2021年8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曾發布《創新綠色支付服務,助力綠色發展——支付清算行業支持雙碳戰略、推進綠色支付倡議書》。

5月10日,騰訊聯合中央财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舉辦“創新綠色支付服務,助力碳中和目标與産業轉型”研讨會暨《綠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報告發布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中央财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孫霄分别緻辭。

碳金融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綠色支付服務)1

王素珍指出,綠色轉型發展是支付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日,随着俄烏沖突的爆發,美歐對俄制裁的不斷升級,全球能源價格高企,能源供需失衡加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作為經濟活動和金融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參與環境保護、承擔環境責任、助力碳減排與環境改善是支付清算行業的必修課。綠色轉型發展也是支付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當前,我國支付産業高質量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支付産業數字化程度高、場景關聯性強,關系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綠色轉型發展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綠色轉型發展需要産業各方積極作為、發揮特色,共同探索有效路徑。

王遙表示,綠色支付緊扣國家“雙碳”戰略目标,有助于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近年來,随着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框架下的國際減排壓力不斷增強,社會經濟的綠色可持續化發展迫在眉睫。綠色支付結合科技發展,能夠有效地支持生産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而科技創新則是實現“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處理好經濟轉型發展、疫後複蘇與碳約束的矛盾亟需科技支撐。推動經濟保持低碳、脫碳發展最終也要依靠科技。

孫霄表示,雖然各界已經在支付的綠色化上做了很多的嘗試,但還缺少基礎的理論研究,财付通和騰訊金融研究院聯合中央财經大學推出的《綠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不僅系統整理了綠色支付發展的基礎,從理論層面分析了綠色支付的應用場景和減碳模式,還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充分參考了微信支付的實踐探索與創新,運用産品實踐行市和豐滿了理論架構。并且通過“企鵝有調”,依據CNNIC提供的網民構成,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微信用戶展開問卷調研,調查綠色支付如何影響用戶支付和消費習慣。

中财綠指首席顧問施懿宸代表聯合課題組介紹了綠色支付課題研究成果《綠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綠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指出,綠色支付既可以引導經濟和社會結構向綠色模式轉型,還可提升多層次支付執行主體減排降碳意識。

碳金融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綠色支付服務)2

課題還指出,在助力國家“雙碳”目标實現的戰略背景下,微信支付作為支持綠色支付的一種平台工具,近年來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在政府部門、商戶以及個人用戶等多方協同參與和共同支持下,不斷拓展綠色支付應用場景,構建起一套促進碳減排與環境改善,支持生産與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方向轉變的綠色生态體系。

碳金融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綠色支付服務)3

課題顯示,近五年間,使用微信支付選擇公交地鐵出行所帶來的碳排放總額合計為 187.40萬噸,相較于高碳出行所實現的碳減排額度合計為478.57萬噸。微信支付為公衆的綠色消費行為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渠道。

财付通微信支付平台産品運營總監郭中明提到,在進行低碳選擇的時候,用戶付出了一定的行為成本,放棄了自己的一些便利性。 很多用戶覺得這個行為本身很酷,能收獲一定的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如果能夠強化用戶的正反饋,就能帶動更多用戶行動起來,商家也願意提供更多的低碳服務和獎勵。

最近,微信支付聯合很多商戶共同探索在消費場景裡提供低碳服務的可能性。比如,在咖啡茶飲行業,微信支付與行業商戶一起,鼓勵用戶自帶杯,減少一次性紙杯的使用。這些低碳循環可以通過“一起低碳小程序”來承載,既幫助用戶記錄低碳行為,也給商家一個低碳展示的場域。

在主題讨論環節,多位綠色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維度探讨了綠色支付産業和社會價值。

首先,綠色支付廣泛地影響着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向消費者傳遞綠色消費理念、塑造低碳生活習慣。

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徐韶華指出,要實現“3060”目标,不僅僅在于政府和企業,其實也在于每一個人。如果每一個消費者都更多地去關注家裡的冰箱、彩電、空調等等産品的碳排放水平,反過來也會影響生産者對供給端的變革。衢州全國首創以個人銀行賬戶為基礎,圍繞"數據可得、行為緊密、激勵正向"三大原則,依照采集、核算、評價和應用四個路徑,持續建設深化個人碳賬戶體系,目前已經覆蓋到了239萬社會居民,累計實現減排量3.96萬噸。

騰訊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研究員王志峰就詳細闡述了如何基于用戶維度推動綠色支付服務創新。他表示,用戶消費端可以通過綠色支付場景引導民衆低碳生活方式,同時,創新“社交+支付”的消費新模式,鼓勵民衆極大程度地參與到低碳行動中,進而促進生産體系和流通體系的全面綠色轉型。

2016年起,騰訊推出電子發票擡頭保存、發票歸集、無紙化報銷等能力;與深圳稅局攜手創新面向商家提供便捷開通的區塊鍊電子發票能力,近年來,微信支付各類場景下的電子發票筆數呈現爆發式增長态勢,2021年其定基增長率達到2567%,近五年累計實現碳減排量0.83萬噸。最近,微信支付還上線了電子小票功能,用戶打開微信即可通過支付憑證和紅點提醒查看點子小票,無需主動申領,提供了一種低碳環保新選擇。

随着越來越多的公衆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綠色支付對公衆低碳消費習慣的影響也體現在輿論層面。

騰訊數字輿情部總監崔斌分享了綠色支付的輿論圖景與公衆認知情況。他指出,從公衆對“雙碳”的認知來看,生産、生活、 消費的方方面面已然織出一張豐富多彩的綠色場景網絡,綠色支付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廣泛連接。但也正是這種“潤物細無聲”,使得公衆對綠色支付概念的認識還比較直觀樸素。基于企鵝有調的用戶調研結果也顯示,在購買電子書這類涉及到綠色支付環境效應的場景,隻有三成左右的用戶能識别。這表明即便用戶有意選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通過綠色支付為低碳減排做出了努力,但他們難以明确認識到自己的貢獻。公衆的樸素認知和高昂使用熱情之間,也是綠色支付在概念内涵、行業标準、公衆科普等方面的廣闊空間。

其次,綠色支付不僅能推動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還能發揮連結作用,為其他産業綠色升級賦能。

騰訊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研究員王志峰認為,向産業端看,支付行業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結合衍生出的新業态、新模式,綠色支付能夠為各行業賦能,在生産、流通、分配、消費等各環節助力碳中和實現,助力整體市場的綠色轉型變革。

《綠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以微信支付能夠在這兩類場景下為公衆消費共享經濟和清潔能源産品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其自身應用範圍的不斷拓展為共享經濟和清潔能源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推動作用,從而進一步引導傳統産業生産方式向綠色低碳的方向轉換。

複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指出,疫情期間經濟活動比平時更加依賴于在線的綠色支付方式,短期來看,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對資源環境的消耗,發電量、用電量都會下降,有利于環境和綠色發展。但還是要重視未來中長期綠色經濟的發展和複蘇問題,要把複工複産和雙碳有機結合,探讨如何在恢複産業鍊、恢複經濟的信心,支持實體經濟的綠色複蘇等方面來發揮綠色支付的積極作用。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看來,要多視角地讨論綠色支付的功能與價值。一方面,支付有時不僅是支付,還是體驗,要在順暢、安全、低成本實現貨币資金轉移的過程中剖析綠色目标的實現。另一方面,要從産業生态和商業生态的角度關注綠色支付的價值,比如,在支付引領的生産、分配、交換、消費過程當中,能否依托于數字化、依托于綠色,形成新的生态與模式。

除此之外,楊濤還指出,要從跨境共識的角度進行審視綠色支付的價值。我國移動支付在全球已經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市場大、場景多、應用廣。但是還要考慮一些非量化的要素,比如在全球支付網絡中的中心節點地位。就此而言,雖然我國支付行業已經具有引領性,但如何轉化為實在的國際競争力,還要進一步探讨,綠色支付恰恰提供了基于全球共識的發展方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