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文 | 心緣
智東西9月17日報道,剛剛在阿裡雲栖大會2020上,阿裡雲智能事業群總裁、阿裡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公布阿裡雲進入2.0階段,并推出阿裡雲第一台雲電腦“無影”。
受疫情影響,這是阿裡第一次将年度最高規格的雲計算大會搬到雲上舉行。
張建鋒說,隻要配一個屏幕,“無影”就能做電腦上能做的任何事情,還能做現有電腦做不了的專業工作事情。隻需将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連接一塊屏幕,就能進入專屬雲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還能随時在雲端擴充算力。無影的性能配置按需付費,同等性能下價格是傳統PC的一半。
同時,阿裡張建鋒宣布“阿裡動物園”迎來第一位機器人成員——“小蠻驢”。這是阿裡巴巴第一款物流機器人,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
還有一位阿裡動物園新成員比“小蠻驢”早官宣一天。昨日下午,阿裡正式公布保密運行三年的戰略項目——犀牛智造工廠“迅犀”,這也是全球首個新制造平台。
作為阿裡巴巴“五新”戰略中“新制造”的“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廠已在杭州正式投産,它被稱為今年互聯網行業的最大創新。
今天,阿裡雲智能事業群總裁、阿裡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推出阿裡巴巴第一款物流解決方案——阿裡巴巴第一款機器人“小蠻驢”,同時發布機器人平台,正式進軍機器人賽道。
阿裡巴巴第一款機器人“小蠻驢”
在數字原生的時代,新零售與本地生活很多場景都會帶來爆發式的配送需求,張建鋒說,預計在不久的将來,中國可能每天會有超過10億個訂單需要配送。
然而在整個物流體系中,末端物流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環節,所以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的一個末端物流的解決方案“小蠻驢”,為大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收件體驗。
據悉,阿裡巴巴已注冊成立小蠻驢智能科技公司,推進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産落地。
張建鋒介紹道,小蠻驢機器人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由達摩院機器人平台提供技術支撐,軟硬件一體化,這個平台集成了底盤、傳感器、嵌入式計算單元等組件,能夠實現多元場景的機器人開發,我們在這個平台上還能夠去實現安全巡邏、防疫消殺、景區導覽等工作,都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小蠻驢過石墩測試
“小蠻驢”又酷又萌,身手靈活,能輕松處理複雜路況,聰明選擇最優路徑。它具有類人認知智能,遇到緊急情況時,它的“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
小蠻驢還相當耐苦耐勞,充4度電就能跑100多公裡,每天最多能送500個快遞,雷暴閃電、高溫雨雪以及車庫、隧道等極端環境均不影響其性能。
小蠻驢爬坡測試
達摩院自研的感知算法讓機器人能夠識别厘米級障礙物,高精定位算法讓機器人能在無GPS環境下實現厘米級定位,意圖預測算法則賦予了機器人超強意圖識别能力,隻用0.01秒就能判别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機器人還擁有大腦決策、小腦冗餘、異常檢測刹車等五重安全設計,确保最高安全性能。
在演示的視頻中,小蠻驢可以像人駕駛車輛一樣智能,自動識别物體的方向,在密集人群中也能靈活地規劃路線,即便是在弱GPS和無GPS條件下,它也能做到厘米級高精度定位。
對于一款機器人來說,安全也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特别是在社區、學校、園區等場景,通過主動避讓、緊急制動、遠程守護等五重安全體系來保障,而且在這樣的安全體系下,阿裡的自動駕駛率達到了99.9999%的标準。
小蠻驢急停測試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即将到來的機器人革命将創造數萬億美元市場。阿裡達摩院還同步推出智能機器人平台,對外開放機器人通用技術和能力模塊,用戶可在該平台上快速開發各類不同場景機器人。
除了輪式機器人,機器人平台還會開發雙足、履帶等不同類型機器人産品,用于救火救災、防疫消殺、機場服務、景區導覽、安全巡防等場景。
未來,小蠻驢機器人将率先在菜鳥驿站大規模投用。它很快還将在社區、學校、辦公園區大規模使用。
現場,張建鋒還推出了阿裡雲首款自己的計算機——無影。
以前個人電腦叫做PC,而“無影”是一個雲時代的電腦,叫做CloudComputer,張建鋒将其成為CC電腦。
通過後端的雲,“無影”擁有無限的算力。
張建鋒說,“無影”不僅可以作為家庭電腦,還能用于企業辦公。隻要配一個屏幕就能做電腦上能做的任何事情,還能做現有電腦做不了的專業工作事情,例如動畫渲染、制圖設計、軟件研發等對計算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場景。
無影雲電腦和傳統PC的對比
這是一台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隻需将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連接一塊屏幕,就可以進入專屬雲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可随時在雲端擴充算力,支持無限擴容,單應用資源可彈性擴展至104核CPU、1.5T内存,輕松應對高性能計算需求。
而傳統PC計算在本地,性能取決于本地主機硬件配置,一般4—8核CPU,如果遇到需要高性能計算的辦公場景,如渲染動畫、設計圖紙等,必須采用昂貴的工作站電腦。
指紋解鎖、5秒開機
其C-Key全系标配2.4G/5GMIMO天線,支持高速無線連接,采用一體式指紋認證,大面積異性玻璃蓋闆模組方案,一次按壓即可完成開機和認證雙重功能,從開機到登錄僅需5秒。
無影采用了阿裡雲自研的“雲流”技術,能夠在2K@60HZ藍光畫質下,将數據下行延遲控制在70ms内,達到業内最低延遲水平,通用操作無卡頓。
同時打開30個網頁不卡頓
價格方面,無影支持按需配置性能,同等性能下價格是傳統PC的一半,同時支持無限升級,不需要3-5年就要淘汰更換一次。
無影可跨平台使用,Windows/Linux應用無縫切換,而傳統PC通常隻能固定使用單一操作系統。
兼容Windows/Linux/安卓應用
同時,無影所有數據存儲在雲端,不用再花時間遷移,也不怕電腦丢失,更不怕病毒,與阿裡雲數據中心享有同級别的安全防護能力。而傳統PC數據保存在本地,有丢失風險;系統需手動打補丁,漏洞風險高。
無影的升級維護也都在雲端,可以無限升級,無需更換硬件,可以在雲端一鍵部署、秒級響應,自動推送同步多台終端。而傳統PC硬件需要淘汰更換升級,管理耗時耗力,操作頻繁容易出錯。
左右分屏對比動畫渲染速度
随着雲的發展,張建鋒認為,以後每個人在雲上會有一台自己的“超級電腦”,它是非常靈活的,即需要用的時候可以用,不要用的時候,可以把這個主機暫時給歸還;有密集型計算時,可以随時随地把計算力進行擴充,想要多大就擴充到多大,非常彈性靈活的設施。
阿裡在雲端也開發了完整的操作系統,來根據用戶的工作習慣、工作内容,智能化的來組合個性化的工作界面,以及來安排工作行程。
目前無影僅面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采用專業定制采購的方式,未來或将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已有一些企業和政府部門開始定制采購無影,阿裡巴巴集團也将成為首批使用無影的企業之一,客服等部門會首先使用。
阿裡工程師正在使用無影工作
張建鋒相信,最終的電腦主體可能都會在雲端,用戶客戶端主要是一個操作的界面,希望大家都來體驗一下“無影”。
張建鋒還公布阿裡雲進入2.0時代,即飛天雲平台和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的數字組合。
阿裡雲2.0
張建鋒說,今天“萬物皆可雲”,雲正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載體,也是數字化發展的一個标志。從數字化的角度來看,釘釘上有超過3億用戶、1500萬組織,大量的企業都通過釘釘、通過雲在開展工作,特别是通過像視頻會議、遠程辦公這樣的方式來開展工作。
阿裡巴巴每天大概會有超過1500萬條的信息在平台上流動,過去一年,阿裡巴巴大概有1.5億條電子流在平台上産生,數字化的方式深刻影響企業内部運作的方式。
過去10年,阿裡雲自研飛天雲平台,造了一台“超級計算機”,解決了将基礎設施雲化的問題,讓IT基礎設施突破物理限制,成為社會化的公共基礎設施。
以前IT的時代,數字化基礎靠單獨的PC機來支撐,單獨PC機沒辦法支撐時,就會不斷升級PC機,然後推出小型機、大型機、以及更多的一些複雜化的解決方案,導緻單個計算機不斷變得更複雜、更昂貴,它的叠代速度更慢。
但進入雲時代之後,阿裡發現一種應對上述問題的一種更有效的辦法,即分布式的計算。
十年前,阿裡通過分布式系統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通過阿裡雲這樣的系統,解決自己的技術能力社會化問題。阿裡雲通過飛天雲操作系統成功解決了資源雲化的問題,通過這兩年的努力,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尤其是軟硬件一體化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但這還不夠,企業不僅是需要解決IT的資源服務問題,還要給他們解決應用的智能化、數據化、移動化的問題。
所以,阿裡希望在雲之上,能夠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平台。
阿裡雲2.0核心組成部分
前兩年,阿裡在提出解決業務中台、數據中台的前提下,又提出要解決協同辦公的問題,稱為“雲釘一體”,希望雲不僅跟大數據、跟業務有個很好的融合,也能通過像釘釘這樣的移動化平台,給企業應用組織開發軟件提供一個新型的平台。
阿裡希望把更多的能力也作為一個組件,來重新定義上面的軟件系統應用的開發方式。所以這個組件的能力不僅包括雲的能力,也包括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的能力,希望新建一個APP,應該用非常方便快速的方法構建出來。
這被稱為“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張建鋒說,它不僅是一種系統的能力,而且是一種組件的能力,一種組織的能力,一種技術的能力。
例如,阿裡在釘釘上大概服務了1500萬個組織,裡面有95%的組織是中小企業。當然其中也有超大型組織,有7個組織是超過一百萬人,這樣的組織通過今天的雲、大數據、釘釘這樣的移動協同平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型的開發環境。
阿裡巴巴自己平台上大概有超過1500個應用。超過1000個應用的客戶非常多。以前要構建1000個應用的話,要花費多大的成本和精力,才能夠構建這麼多應用,這麼多應用能夠相互的連接可能在以前很難想象,因為原來大多數應用都是垂直構建起來的。
釘釘上1500萬個客戶中,超過1300萬個客戶是中小企業,他們原來很難構建自己的應用。有了這個新型的平台之後,能夠很方便的将整個組織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
前兩天,淘寶、天貓将阿裡整個零售企業給數字化、互聯網化。阿裡希望雲 智能化 大數據 協同移動辦公,希望把整個組織的生産力,特别是管理、組織能力、應用能力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
今天阿裡雲從原來的1.0升級到2.0版本,由簡單狹義的“飛天”雲平台,變成一個将很好的雲平台和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共同組成的複合型平台。
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是基于雲,又有上面協同的、移動的、智能化的、IoT的一體化能力操作系統。
原來的雲就像一個在DOS系統上,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個DOS系統,要開發一個複雜的應用界面,那要懂得很多的技能。而今天這個系統是一個類似于Windows的窗口式系統,非常容易去開發一些新應用。
雲釘一體和雲端一體式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的核心部分,雲釘一體讓應用更容易,雲端一體推雲入端,為應用開發提供一個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的平台。
張建鋒說,希望讓更多的企業、組織,不需要看懂代碼,就能具備雲化、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IoT的能力,讓雲可以像水電煤一樣,普及到更多的企業和個人。
張建鋒希望借助阿裡雲2.0,可以改變使用雲的方式、改變開發應用的方式,最終,讓組織、社會、企業變得更智能,真正邁入數字化的社會。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主要分享了阿裡團隊在抗擊疫情中的幾個小故事。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
如今無論老人小孩,都因為有健康碼,才在疫情中自由在社會中流動,并為中國防疫治疫提供支撐,每個人固定人口、流動人口、移動軌迹都能通過一個碼與健康狀态聯系起來。
阿裡團隊從大年初一緊急組隊開發健康碼,2月5日淩晨5點,第一個版本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碼雛形在杭州誕生。産品上線前半小時一叠代,上線後半天一叠代,2月7日,餘杭區率先發布“餘杭綠碼”并開放注冊和信息填報。
2月11日,杭州健康碼在支付寶上線;一個星期後,這張小小的碼在超過100個城市落地,為危急時刻中國抗擊疫情、複工複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疫情的産生改變了我們長期習慣的工作方式,今天人們習慣了在電腦前連接全世界。
在疫情期間,阿裡辦公應用釘釘不僅為中國用戶使用,還傳至國外。3月1日,釘釘發布日語版在家辦公指南,日本的企業員工、學生和老師像中國一樣切換到了在家上班上學的模式,“山川異域,風月同‘釘’”一時成為流行語。
在最高峰時,超過100萬個班級同時在釘釘上課。阿裡雲團隊連續工作,調動累計10萬台服務器資源支撐用戶需求。越來越多企業用戶習慣在釘釘上工作。
阿裡達摩院在疫情中做了小創新,利用影像技術沉澱,部署到新冠肺炎的臨床診斷和讀片,它可以在20秒内判讀對新冠肺炎疑似案例CT影像,最終識别準确率達到99%。通常情況下,看完50個病例,醫生原本通常需要耗費8小時的工作量,在AI輔助下,短短10分鐘就能完成。
張勇說,阿裡巴巴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準備了20年,疫情的爆發加速了數字化,讓我們看見,過去20年間打下的數字化基礎可以有更廣闊的使用範圍,産生更深入的影響。
最後,他總結說:“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今天在疫情影響的社會背景下、但同時又在全面走向雲智能的大時代面前,我們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共同機遇。而新技術代表的新生産力,一定是我們全速地戰勝疫情、開創未來最好的原動力。”
阿裡雲栖大會的前身可追溯到2009年的地方網站峰會,2011年演變成阿裡雲開發者大會,到2015年正式更名為“雲栖大會”。經過十一年的發展,如今雲栖大會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雲計算峰會之一,也是前沿科技創新的重要風向标。
在曆年的雲栖大會上,阿裡都會亮出重磅的新機構、新策略——比如宣布“五新”戰略、成立達摩院、成立平頭哥芯片公司、發布雲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等。
而這兩天,随着阿裡犀牛智造工廠“迅犀”、阿裡雲第一台雲電腦“無影”、阿裡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阿裡雲2.0登場,我們看到阿裡更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落地,也看到無論是雲電腦、自動駕駛物流機器人,還是智造工廠,都在往“硬”的方面走,往實體業務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