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

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6 20:06:39

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文言虛詞知識精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文言文基礎知識)1

文言文常見18種虛詞

文言虛詞

知識精講

虛詞是同實詞相對的詞。古代漢語中的虛詞和現代漢語中的虛詞有一些差别,可分為代詞、副詞、連詞、介詞、助詞、感歎詞等。虛詞在句子中起輔助作用,凡是和實詞的組合,語句的關聯,句子類型和語氣,都需要靠它來表示。文言文中的虛詞數量雖然比實詞少得多,但它使用頻率比實詞高,造句功能比實詞強,所以,學好文言虛詞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是不容忽視的。

一、文言虛詞學習要點

上海高考語文“考綱”對文言文虛詞的要求是“能解釋常見的文言詞語”,這包括了對文言虛詞的要求。高考中對常見文言虛詞的考查,是指在閱讀材料中,能根據上下文的語境理解并加以解釋說明,而不是要求考生憑空地去寫哪個虛詞具有哪些用法。

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或虛化而來,因此有些詞既可以是實詞,也可以是虛詞,這要從該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定。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根據上句的結構,可推知“以”放在副詞“不必”後,當作動詞解,且根據上文的對稱性也知,“以”與“用”的詞義一緻,解釋為任用)。又如“于今無會因”(“因”放在動詞“會”的後面,可推斷為實詞,解釋“機會”)。

二、曆年高考考查虛詞的情況

上海高考語文卷從2002年起,先後考了以下虛詞:之、其、而、則、于、乃、者、也、以、哉、焉、矣、耳、為、諸、乎、盍、是以、顧、已而、乃爾、相。另外在翻譯題中也涉及了部分文言虛詞的理解。這樣,高考實際上每年都考了虛詞的理解。

從近幾年對文言虛詞的考查情況來看,文言虛詞題有如下特點:

(1)着重考查考生對常見文言虛詞在具體語境中意義與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題者注重把考生在中學學過的知識與考試時需要判斷的内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有相當的部分的例句選自中學課本。這樣做便于考查考生對知識進行遷移,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試的難度。

(2)在文言加點詞解釋中也已出現對常見的虛詞的解釋要求。這些虛詞一般不屬于高考十六個規定的虛詞範圍中,但在文言中出現的頻率較高,且用法和意義靈活,對學生複習運用形成了一定的難度。

(3)對文言虛詞的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譯中,也需要準确理解文言虛詞,否則翻譯可能會不夠準确。

(4)考查重點:文言虛詞考查的範圍是大綱中規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這些文言虛詞。考生如果缺乏語境意識,不分虛實,不明用法,一味地去死記硬背這些文言虛詞有哪幾種用法,顯然是不夠科學的。因此,考生在識記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推斷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這樣才能避免失誤,準确答題。從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題來看,考查“而、其、為、以、因、于、與、之”這幾個文言虛詞的頻率較高。考生在備考時應重點複習。

三、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一)之

1.代詞。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如:“作《師說》以贻之。”(《師說》,代人)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揉使之然也。”(《勸學》,代物)

(2)指示代詞。可譯為“這”。如:“均之二策。”(《廉頗蔺相如列傳》)

2.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标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時可不譯。如:“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2)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3)結構助詞。“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4)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末尾,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如:“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二)其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蔺相如列傳》)

(2)活用為第一人稱。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3)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禅山記》)

(4)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反诘、揣測、祈使等語氣,可譯為“大概”、“難道”、“一定”等。如:“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測度)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禅山記》,表反诘)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三)而

1.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着”。如:“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如:“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6)表示修飾關系。如:“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2.代詞。隻用作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如:“而翁長铨,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翺事》)

(四)則

1.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1)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複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如:“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2)假設關系。相當于“假使”、“如果”、“那麼”、“就”。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并列關系。可譯為“就”。如:“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谀。”(《師說》)

(4)轉折、讓步關系。可譯為“可是”、“卻”。如:“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2.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确認作用,可譯作“是”。如:“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五)以

1.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以(憑)什麼身份”等。如:“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蔺相如列傳》)pagenumber_ebook=83,pagenumber_book=83“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蔺相如列傳》)

(3)表示動作、行為産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蔺相如列傳》)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如:“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5)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隻是不能用于轉折關系。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如:“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遊褒禅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如:“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禅山記》)

(3)表示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用來”、“以緻”等。如:“作《師說》以贻之。”(《師說》)

(4)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為”。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 來辭》)

(六)于

“于”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對象、方面、原因等。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如:

“得複見将軍于此。”(《鴻門宴》,在)

“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于孫将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蔺相如列傳》,跟、同)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于)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如:“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如:“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五人墓碑記》)

(七)為

“為”在文言文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作虛詞有以下幾種用法。

1.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如:“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如:“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如:“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着”、“為了”。如:“毅深為之戚。”(《柳毅傳》介詞,表目的)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虎丘記》,因為)

(6)表示被動關系,可譯為“被”,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助詞。放在疑問句末,表示诘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如:“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八)因

1.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别譯為“因為”、“由于”,“趁着”、“憑借”、“經過”、“通過”。如:“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廉頗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便”。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九)所

1.用作助詞,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餘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後序》)

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格式,表示被動。如:“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十)者

助詞,主要有三種用法。

1.附在别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如:“将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指南錄〉後序》)

2.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詞作用,可不譯。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3.判斷句、定語後置句的标志詞。如:“廉頗者,趙之良将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十一)也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如:“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後序》)

2.表示肯定語氣。如:“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問語氣。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歎語氣。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如:“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十二)焉

1.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如:“于是餘有歎焉。”(《遊褒禅山記》)

有時用于反诘語氣,可譯為“呢”。如:“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2.兼詞,相當于“于此”、“于之”。如:“微波入焉。”(《石鐘山記》)

(十三)乎

1.語氣助詞。表示疑問語氣、感歎語氣、測度語氣,可譯為“嗎”、“呢”、“吧”、“呀”等。

2.介詞。相當于“于”。如:“生乎吾前……”(《師說》)pagenumber_ebook=85,pagenumber_book=85“相與枕藉乎舟中。”(《赤壁賦》)

(十四)乃

1.連詞,可譯為“就”、“于是”。如:“秦王恐其破玉璧,乃辭謝。”(《廉頗蔺相如列傳》)

2.代詞,可譯為“你”、“你的”。如:“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3.副詞,可譯為“開始”、“起初”、“就”、“才”、“于是”、“隻”、“僅僅”、“是”。如:“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四、文言虛詞複習應考對策

1.根據語境,分清虛實。如“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利,深失所望”、“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中的“顧”,前者是實詞,為“照顧、顧及”之義;後者是虛詞,解釋為“隻是、但是”。

2.一詞多類,分清用法。一個虛詞有多種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虛詞來表示。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與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④衆人慕仰若水之歸海;⑤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其中例①是實詞;②~⑤作虛詞時,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詞時,“其”、“此”、“彼”、“爾”等皆可。一詞多類、多用的虛詞還有乎、者、也、以、于、而、則、焉、其、乃、與、矣、且、夫、為、所、哉等。

3.特殊虛詞,注意分辨。

(1)兼詞,即一個單音詞兼有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如: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爾(而已)、焉(于之、于此)。

(2)虛詞連用,如“借第令毋斬”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還有句末語氣詞的連用,一般是兩個或三個詞連用,起主要、關鍵作用的是看最後一詞的意義和用法。

(3)古代是兩個單音詞,現在變為一個雙音詞,解釋時要當兩個詞來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4.同類異形,注重積累。如表限定的範圍副詞有:隻、止、特、但、徒、惟、僅、直、啻。可譯為:隻、隻是、隻有、僅僅。表示時間短暫的副詞有:少時、少頃、少間、俄頃、俄而、未幾、須臾、尋、旋、既而、斯須。可譯為:不久、立刻、随即、一會兒、片刻。再如句首虛詞,引起議論或表示感歎的有:夫、蓋、嗟夫、嗚呼、噫、若夫。句末虛詞,表示各種語氣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爾、與(欤)。一般根據文意可譯為:嗎、呢、了、啊、吧。

5.區别複(雙)音詞與單音詞。

(1)不要把雙音詞拆開來理解。古漢語中,單音詞占絕對優勢,而在現代漢語中則是複音詞占了絕對優勢。文言文中,也有些原為兩個單音詞,發展到現代漢語變為一個雙音詞的,容易搞錯,閱讀時要注意。如“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這裡的“不”和“必”是兩個單音詞,指“不”、“一定”,而不是現代漢語的“不必”。此外還有如“于是”、“可以”、“無論”、“其實”、“雖然”等。

(2)不要把雙音詞拆成單音詞理解。聯綿詞不能拆開來理解。如“坐須臾,沛公起如廁”(《鴻門宴》),“須臾”是雙音詞,指極短的時間。“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莊子·秋水》),“望洋”是雙音詞,指仰視的樣子。

例題精選

1.(2002年全國高考卷)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殺我立盡。     B.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

  今以鐘磐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東道。             D.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

   始皇既沒,餘威震于殊俗。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

【分析】 答案為A。A項中的兩個“以”字,從詞性來看均為介詞,兩者含義是不相同的。B項中的兩個“會”字是常用的文言副詞,其意義“正好、恰巧”也是常用的義項,兩句中的“會”字意義與用法均相同。C項中的“既”字表示“已經”、“……之後”,是副詞“既”的常見用法,兩句意義、用法均相同。D項中兩個“無”字均表示“無論、不論”的意思,是連詞,意思相同。

2.(2012年安徽高考卷)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遂發憤以卒       B.填淤則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榮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因潛請于布政辰公    D.既為方伯所知

   月出于樂山之上       秦王為趙王擊缶

【分析】 答案:A。A項兩個“以”都是連詞,相當于“而”,連接修飾語與被修飾語。B項第一個“那麼”,連詞;第二個“則”,轉折連詞。C項第一個“于”,介詞,向;第二個“于”是介詞,從。D項第一個“為”,介詞,表被動;第二個“為”,介詞,替。

3.(2012年上海高考卷)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臣生與 人無争/蹇叔之子與 師,哭而送之

 B.以田畜為 事/旦日飨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布衣草履而 牧羊/順風而 呼,聲非加疾也

 D.愚以為賢者 宜死節/河南上富人助貧民者

【分析】 答案:C。C項都是連詞,表修飾。A項中前一個“與”是介詞,相當于“跟”,與“人”組成介賓短語,後一個“與”則是動詞,參加。B項中前後兩個“為”分别是動詞和介詞,相當于“當做”、“替”。D項前一個“者”是代詞,……的人,後一個則是定語後置的标志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