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西甯綠色農産品

西甯綠色農産品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17 00:39:22

西甯綠色農産品?剛剛召開的青海省十四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确了以産業“四地”建設為主體着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發展路徑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不僅是提升青海農牧業競争力,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走出去的重要短闆與路徑,也是在保障食品安全這一“國之大者”中青海應有的責任擔當為此,青海省委黨校第63期中青班第二小組查閱學習相關部門和地方文件資料,深入到黃南州、海東市進行實地調研,走訪11家企業,訪談相關專業人員、農牧企業負責人,設計農牧企業問卷和公衆問卷開展網絡調查,系統分析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最終形成了這一調研報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西甯綠色農産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西甯綠色農産品(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調研報告)1

西甯綠色農産品

剛剛召開的青海省十四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确了以産業“四地”建設為主體着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發展路徑。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不僅是提升青海農牧業競争力,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走出去的重要短闆與路徑,也是在保障食品安全這一“國之大者”中青海應有的責任擔當。為此,青海省委黨校第63期中青班第二小組查閱學習相關部門和地方文件資料,深入到黃南州、海東市進行實地調研,走訪11家企業,訪談相關專業人員、農牧企業負責人,設計農牧企業問卷和公衆問卷開展網絡調查,系統分析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最終形成了這一調研報告。

一、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基礎條件

(一)現實基礎

一是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影響力不斷提升。近年來,省農業農村廳立足省情特點,突出抓特色、打品牌,共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标志農産品960個。培育、打造、扶持179個農牧業品牌,設立26個青海特色農産品營銷促銷窗口,省級以上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4家,農畜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大通牦牛、興海青稞等7個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啟動實施“百佳優品”評選活動。打造青稞姓“青”品牌,突出青稞豐富營養價值和醫藥保健功能,推進精深加工,“青字号”品牌影響力得到提升。

二是各地争當“先行區”,利用資源優勢深挖品牌潛能成為新焦點。各州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研究制定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方案,着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黃南州以品牌效應拓寬農畜産品銷售渠道已認證國家地标農産品19個,培育有機産品43個、省級區域公用牌2個,打造綠色食品47個,“三品一标”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澤庫縣培育西北弘、葉堂、雅稞、拉格日等綠色有機畜産品企業品牌及“澤優牧品” 區域公用品牌。河南縣強化“産學研”結合,建立綠色有機畜産品研究院,研發生态有機産品330餘種,完成26項144類商标注冊。

三是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不斷壯大。農牧企業對品牌建設更加重視,調查顯示,69.86%的企業設置了專職或兼職品牌管理的部門,50.69%的企業設置了分管品牌的高層經理或品牌管理經理,69.86%的企業認為産品品牌是市場中最具競争力的要素。71.23%的企業認為品牌建設對本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3.29%的企業認為品牌建設對本企業發展具有決定作用。青海省三江集團深入挖掘農畜産品的地域特色、品質特性,培育打造了馬鈴薯澱粉“威思頓”、牛羊肉“三江黃金牧”、高寒牧草“昆侖三江源”、有機肥“崗什卡”、油菜籽“雪域豐潤”等近10個品牌。青海農牧産業龍頭企業示範效應不斷凸顯,可可西裡、西北驕、5369、小西牛、大漠紅、馬佳肴等農牧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二)有利條件

一是獨特資源是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先天優勢。青海氣候冷涼,享有“江河之源”“中華水塔”“全球氣候形成啟動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的美譽,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全省草地面積6.32億畝,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5.83億畝,全省共有耕地面積近882萬畝。近年來,青海農牧業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建立健全牦牛藏羊原産地可追溯體系、做強農畜産品特色品牌,優勢特色産業已具雛形,綠色、天然、優質、有機的資源優勢日益凸顯。

二是頂層設計是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根本保證。農業農村部、省政府聯合印發《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行動方案》,強化頂層設計,提出要“緊緊圍繞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标準化生産,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做優做強綠色有機農牧産業,增加綠色有機地理标志農畜産品有效供給”,将“堅持精品定位、塑強品牌”放在重要位置,為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牌建設提供了方向,指明了路徑。

三是消費理念轉變是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社會基礎。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綠色有機産品越來越成為消費新趨勢,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中國有機食品消費市場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同時,農畜産品品牌流行、品牌選擇和品牌追随成為新消費理念,在消費理念不斷升級的新趨勢下,消費者購買安全放心的品牌化綠色産品意願持續增強。

二、目前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品牌建設理念保守,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對品牌建設認識還不到位,品牌意識較為模糊,品牌建設理念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思想解放還不大膽,理念轉變還不到位,在品牌建設中重“藏”輕“青”,對省外市場需求把握不精準,産品市場化、精細化程度不高,沒有将特色與市場需求很好地結合。在省外銷售市場中超過50%的企業無法發揮好産品品牌的作用,将營銷手段和創新能力作為提升産品品牌核心競争力的企業僅占9.59%。

(二)“放、管、服”不精準,市場主體突出不夠

在品牌建設中如何放權、精準科學管理和加強服務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工作體系,支持市場主體發揮還不充分,在品牌宣傳中缺乏市場化理念。對企業打造品牌缺乏精準性幫扶和科學性指導,調查顯示,70%以上的企業希望政府主管部門對品牌建設給予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宣傳支持。

(三)“三大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融合發展不夠

在加快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中,企業認為區域公用品牌是第一位的,而公衆将産品品牌放在第一位,企業與消費者在品牌認知上缺乏統一。一些部門和企業對品牌建設存在認知誤區,混淆了品牌和商标的區别,缺乏對品牌内涵的認識、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文化的挖掘。部分企業存在品牌定位意識缺失的問題,商标注冊随意性較大,認為“高大上”就是品牌等錯誤認識。

(四)産品多樣性開發不夠,滿足不了消費新需求

農牧企業綠色有機農産品開發主要集中在牦牛、藏羊産品上,對其他特色産品開發還不夠。直接進入商超和餐桌的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偏少,産品精深加工和冷鍊物流能力不足。多數品牌影響力還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區域的品牌不多。56.16%的企業2021年的省外銷售額占總銷售的30%以下,其中省外銷售10%以下的企業占27.40%。

(五)品牌策劃和推廣創新不夠,缺乏有效營銷體系

品牌策劃不專業,推廣理念跟不上時代,難以有效推廣品牌。調查發現,在制定品牌培育和品牌市場中發展規劃和策略不足,僅有27.40%的企業對行業主要競争對手的市場份額、品牌策略等情況經過細緻的系統調研,僅有20.55%的企業對品牌走向全國市場研究了策略,企業對品牌的宣傳策劃不足,缺乏創新方式方法,品牌建設精準性不強,與市場對接不到位。

(六)互聯網應用能力不足,網絡傳播力不強

目前對品牌建設和宣傳主要依賴于傳統模式,互聯網應用能力不足,傳播覆蓋面不大。調查顯示,僅有37.72%的公衆通過互聯網渠道了解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企業中71.23%的品牌宣傳的主要途徑選擇展覽展示,67.12%的企業沒有主流中央媒體網站做過宣傳。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發展的能力不足,50.68%的企業通過電商平台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10%以下。

(七)品牌建設缺乏專業人才,産品研發創新能力不足

相對于二、三産業,農牧業行業科技研發周期率長、短期内見效不明顯、經濟效益增加不明顯和從業人員收入不高等原因,影響企業對科技投入的積極性,人才隊伍建設缺乏,科技創新不足。專業人才不足影響品牌建設,多數企業在品牌建設中靠模仿或“摸着石頭過河”,缺乏專業性。調查顯示,靠技術特點取得産品品牌的市場地位的僅占2.74%,79.45%的企業缺乏品牌建設相關專業人員。

三、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以“三級聯動”為基礎,加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頂層設計

一是充分發揮省、市(州)、縣三級政府作用,強化品牌建設頂層設計,形成系統性品牌建設規劃,強化品牌建設共性管理、突出個性創新,避免品牌建設重疊、惡性競争等,加強統一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建設的合力。二是緊緊圍繞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的突出特點和市場需求,精心策劃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整體品牌形象,制定品牌建設、管理和推廣工作方案,明确省、市(州)、縣的任務和責任。三是建立“省級整體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産品品牌”的品牌運營體系,在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建設中發揮好市場主體作用,有效激勵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

(二)以“雙輪驅動”為引擎,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融合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緊緊抓住政府和企業這兩個“輪子”,優勢互補,相互協力、共同驅動,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一是按照“特色化、精品化、市場化”原則,打造一批能夠代表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成就的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協同發展,支持農牧企業集團化發展,做強做大優勢産業。二是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扶持特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指導和扶持農牧業龍頭企業做優做強做大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加快完善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力度,研究制定品牌建設方案,發揮好品牌建設的主力軍作用,發揮好重點企業品牌、重點産品品牌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三是支持企業大力推動名品創建、品質革命、品牌提升,并積極向全國拓展,增強企業核心競争力和影響力。加快培育“專精特新”農牧企業,重點突出新産品開發,結合市場需求開發“專精特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和特色品牌。

(三)以“三大品牌”為關鍵,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聚力提升

推進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是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關鍵。一是根據青海各地生态優勢、地理優勢、農畜産品優勢和産業優勢,夯實和提升區域公用品牌。二是推進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創建,通過獎勵和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做強做優品牌,在産業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三是引導和激勵農牧企業“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品牌建設主體作用,扶持重點企業、重點品牌發展壯大,助力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提升與可持續發展。

(四)以“四大體系”為主線,提升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質量體系

将“三品一标”貫穿到種養殖業、農畜産品加工、冷鍊物流、農畜産品銷售“四大體系”,推進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品牌建設的提升,推動建立現代農牧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一是推進農牧企業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由單一的生産端轉向複合的消費端轉變,由粗加工單一企業向精加工食品企業轉變。二是促進産品設計和品牌營銷聯動推進,根據産品定位、消費群體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形象,緊跟消費趨勢,加快推進電商平台建設,積極探索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營銷方式。三是加快冷鍊物流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生鮮電商 冷鍊宅配”“中央廚房 食材冷鍊配送”等冷鍊物流新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體驗。

(五)以創新品牌策劃宣傳為平台,提升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的影響力、競争力

一是組織開展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營銷拓展行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組織開展營銷推介活動,提高營銷推廣效率和受衆覆蓋率。二是立足有機農畜産品特色和優勢做好品牌策劃,找準生态旅遊品牌和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的融合點,以生态旅遊品牌力帶動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影響力,推進青海旅遊品牌與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融合發展,發揮好著名旅遊品牌的帶動力,加快塑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形象,培育擴大消費群,不斷提高品牌識别度和市場銷售力。三是圍繞消費者群體創新宣傳方式,突出“互聯網 ”品牌宣傳,與中央網絡媒體加強合作,加強互聯網宣傳。創新推廣和營銷模式,積極打造“數字營銷”“智慧會展”。開展“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推廣和提升”活動,選拔推廣優秀品牌案例、品牌故事等。

(六)以強化人才隊伍為根本,為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建立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各專業領域的品牌建設專家庫,組織開展專業咨詢、調研培訓、品牌論證等工作,加強專業指導。二是加大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人才培育力度,通過“引進來 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培育專業人才,結合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打造品牌專業人才隊伍。三是加大綠色有機農産品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強化農牧科學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積極研究開發“專精特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努力讓新産品符合新消費理念。

青海省十四次黨代會指出,我們具有獨特的資源禀賦,農畜産品綠色有機、市場廣闊。如何将農畜産品綠色有機品牌推向廣闊的市場,離不開品牌建設。加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品牌建設,提高農牧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争力,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理念、開拓創新,以新理念促發展、以高品質創品牌,推進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執 筆 人:張春雲 賀德祿 楊雪峰

成 員:陝建忠 賀德祿 楊雪峰 高大春 東智加 丁 強 關卻紮西 申麗玲 張春雲 葉 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