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大便就是人體排出的廢物,除了可以作為肥料滋養植物外,沒有任何價值。
所以,在釋放過後,很多人都沒有回頭,立刻就按下了沖水鍵,馬桶随之将一團污穢吞噬!
殊不知,大便雖然是沒用的食物摻雜和代謝廢物,但是它卻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情況。就連放屁這件小事,也能表達身體異常,這包括了腸道以及胃健康等方面。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大便不成形、放屁多、且臭等問題,往往就是以下幾個問題到來的信号!
1、細菌性腸炎
如果在大便過程中,放屁次數不僅較多、且大便不成形伴着濃烈的臭味,往往和腸道疾病有關系。
比如腸炎就是其中一種,受腸道細菌感染的影響,食物和細菌發生了充分接觸,導緻腸道内産生大量氣體、食物消化不暢,從而出現了大便不成形、放屁多等問題。
這種大便多是以稀水樣糞便為主,特别是急性細菌性腸炎,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還有脫水風險!
2、習慣性便秘
習慣性便秘出現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老年人腸道功能衰老、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等,都可造成便秘問題的出現。
當糞便在腸道内無法移動時,就會有放屁次數增多、放屁臭等問題出現。
這主要是和細菌因素有關,糞便無法順利排出,細菌在腸道内的數量就會失衡,食物殘渣發酵之後,排出的氣體越來越多,并有濃烈的臭味;
同時,受便秘因素的影響,患者排出大便的形狀也會有所改變,比如類似羊糞的糞便、細條幹結樣糞便等,都是便秘常見的問題。
有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存在便秘,不僅容易誘發痔瘡、肛裂等問題,由于有害物無法排出、和腸粘膜長期接觸,後期甚至還有癌變風險。
3、腸易激綜合征
這種疾病非常特殊,患者腸道内并沒有器質性病變,而是神經出現了功能障礙。
腸易激綜合征可持續或間歇性發作,越是長期壓力較大、生活不規律的人,越容易患病,青中年人群恰恰是腸易激的高發者,特别是20~50歲這一階段,而女性的病發率則要高于男性;
在患病之後,患者可出現腹痛腹脹、大便不成形、放屁次數增加等多個症狀。這種大便性質多是以每次糞便排出量少、糊狀含黏液等為主,但是該症狀在夜間往往不會出現,和其他器質性疾病不同。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表現。
除了以上三個原因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需要提高警惕,它就是:腸癌!
在出現腸癌之後,可影響腸胃功能正常運轉,患者在病情發展期容易有大便不成形症狀,主要以扁條、細條狀的大便為主,有時還會有腸易激反應,比如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就是一大表現。
随着病情發展,後期可出現腸梗阻症狀,比如腹痛、放屁次數多且臭、大便排出困難等。
所以,如果近期有大便不成形、放屁多且臭等症狀,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自行用藥治療,而是積極就醫進行檢查,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有腸癌家族史、50歲以上的人群,更不能降低對腸癌的警惕性,進行腸鏡檢查還是必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