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4年,劉備派諸葛亮張飛,趙雲圍攻白帝江州。後讓龐統帶領人馬攻城,結果龐統不幸中箭而死。
龐統臨死前說了句話,就注定了劉備奪不了天下,但隻有諸葛亮聽懂了,那麼他說了句什麼呢?
龐統臨終前“今日吾死,此乃天命也。”
那麼這句話和劉備有什麼關系呢?為什麼這句話暗示了劉備打不了天下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
龐統最初擔任的是耒陽縣令,所以說他來到劉備身邊的時候,并沒有得到重用,而且還縱容張飛欺負他。龐統當然也有自己的小脾氣,他認為自己的材料,當縣令簡直是大材小用。
劉備感覺到了龐統的不滿,于是找龐統談話,這段談話在三國志中有記載:“先主見與善談,大器之”。
通過交談後,劉備發現龐統是個人才,于是将他提拔到了治中從事,此時的劉備對待龐統應該和諸葛亮沒有多大區别。《三國志》記載:“親待亞於諸葛亮。”
後來龐統為劉備獻過三條秘技,劉備采納了其中一條,取得了成都。
公元212年,此時劉備已經駐守葭萌關一年,龐統為其獻上三條秘技,上計是挑選精兵,日夜偷襲成都。中計是假裝回荊州,把蜀中将領吸引出來,然後将其殺死,進軍成都。下計是退還白帝城,然後慢慢進圖益州。
劉備采取了中計。《三國志》記載:“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辄克。”
後來龐統命喪落鳳坡,劉備非常傷心,但是對于龐統的後世,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進圍人雒縣,統率衆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谏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内侯,谥曰靖侯。
以龐統的聰明才智,他之所以一開始選擇投奔了劉備,自然知道劉備的為人,雖然在龐統臨死前算是得到了劉備重用。不過從君臣關系來說,劉備做的是仁至義盡,不但讓諸葛亮祭拜,還追賜了關内侯。
龐統臨死前喊出的那句話,證明龐統其實已經意識到劉備缺少的是天時。
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卧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但這兩個人劉備都得到了,而且他們兩個對劉備都忠心耿耿,當時的劉備有自己的地盤,要武将有武将要文臣有文臣,隻能說劉備缺少的是天時。
當時這個話諸葛亮聽懂了,三國本是亂世,諸侯不管皇帝的死活,都在争相搶奪地盤,劉備請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就曾經讓劉備直取荊州,但是劉備認為他和劉表是宗親,不能做這種事情,所以沒要荊州。
而諸葛亮也明白劉備的擔心。劉備說難聽話,是想立又想當,他想在不背棄仁義道德的情況下得到地盤,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曹操雖然奸詐,但是他招納人才,反觀劉備,隻有關羽張飛等,謀士隻有卧龍鳳雛,整個集團像一個小草的根系,再看曹操那邊,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大宇明天見,大宇天天見。喜歡探索,宇宙,曆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大宇茶館,每天聽大宇為您閑扯八卦,帶來歡樂。
【圖片内容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