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展現西部深度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奔小康征途上攻堅克難、脫貧摘帽的動人場景、創新做法和亮點成效,反映西部地區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重慶市委網信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雲南省委網信辦、甘肅省委網信辦、青海省委網信辦協辦,華龍網承辦的“你笑起來真好看——決戰脫貧攻堅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8月3日啟動,将通過短視頻、H5、MV等多種形式展現脫貧攻堅成果。
第一站 重慶石柱縣
石柱縣,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重慶市唯一一個集民族地區、三峽庫區、革命老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于一體的特殊縣份。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8月3日上午,2個多小時的線上雲采訪,3名石柱老鄉的親身感受,讓全國網絡記者們從一個側面了解到重慶石柱縣脫貧攻堅的情況。
馬影翠的兩個“想”
“很高興跟各位記者通過雲采訪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們中益鄉小學的變化,希望你們有機會都來看看。” 隔着視頻,中益鄉小學語文老師馬影翠笑着邀請記者們實地來看看。
“中益鄉小學變化很大,希望媒體朋友們有機會能來實地參觀、采訪。”底氣十足的邀請背後是馬影翠36年來兩個“想”的真實寫照。“我當年讀書的時候,中益鄉小學還在一個舊廟裡。” 土生土長的馬影翠當時就“想”什麼時候能有城裡那樣的新校舍。
“現在,教學樓寬敞明亮,操場鋪上了塑膠,教室還配備了投影儀。” 馬影翠說。“去年暑假,學校還蓋了兩棟大樓,用于教學和住宿。還裝上了智慧門禁,孩子刷臉就可以進出學校,安全将更有保障。”随着硬件條件的改善,馬影翠還 “想”在教學質量和方式上有所提升。
得益于當地的扶貧政策,中益鄉小學這些年不僅改善了硬件條件,還和200公裡外的渝中區人和街小學結對子,通過教室裡的一塊大屏幕,孩子們可以觀看人和街小學的優秀教學視頻,還可以向屏幕那邊的老師提問……讓貧困地區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正在中益鄉逐步實現。
“雖然我們身處貧困地區,但我們就是要努力保證孩子們可以上學接受教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石柱縣教委扶貧辦主任嶽良普說,通過大家的努力,不僅學校的變化大,更重要的是中益的孩子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笑容多了、更自信了、習慣好了,父母口中的責怪少了、贊揚多了。
馬影翠的兩個“想”,一個已實現,一個正在實現中。在學生們眼中“馬老師經常笑,像向日葵。” 而她,也喜歡向日葵,她說:“向日葵紮根泥土,追求光明。”
劉瑞發的“幹”到底
2013年因一場意外事故,劉瑞發摔斷左手,不能外出打工,缺乏經濟來源,成了貧困戶。可劉瑞發不甘心,總想幹點什麼,早日脫貧。
“還好有政策幫助。”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扶下,劉瑞發覺得花椒種植适合自己。說幹就幹,這一搏,劉瑞發看到了脫貧的希望。在縣農委的專家培訓下,他一方面專研技術,一方面踏實肯幹,150畝九葉青花椒長勢喜人。
從脫貧到緻富還要繼續幹。2018年,借石柱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東風”,劉瑞發又流轉了700多畝土地,在林下套種黃精、吳茱萸、桔梗、黃栀子。如今,當初的荒山在劉瑞發手中變成了青山、銀山。
“我不僅自己要脫貧,還要讓鄉親一起脫貧。” 脫貧後的劉瑞發開始帶着其他貧困戶一起幹。通過采取“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發展。他也從昔日的貧困戶變成了現在的幫扶人。目前帶着10多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起奔小康。
雲采訪現場,三河鎮黨委書記秦翠華說,劉瑞發是全鎮脫貧戶的縮影,目前全鎮也在探索産業扶貧的路線,大力發展城郊鄉村休閑觀光旅遊業,鞏固提升以辣椒為主的傳統産業3000餘畝,培育壯大以中藥材、果蔬為主的特色産業12000餘畝,既鞏固提升傳統産業、又加快培育新興産業,在今年全鎮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劉瑞發的“幹”到底,自己脫貧不算脫貧,大家脫貧才是脫貧。腳踏實地幹出來的脫貧才是真脫貧,防返貧。揮灑汗水的笑容,透出了幸福、透出了底氣。
成世芳的創業信心
“家鄉本來就山清水秀很漂亮,如今交通便捷了,人居環境也進行了整治,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返鄉開辦農家樂的創業者成世芳坦言,這些年家鄉的變化是讓她留下來創業的原因。
成世芳告訴記者,開辦農家樂,政府除了會給予資金補助,聯系企業對口幫扶之外,每年還會組織村民外出參加技術培訓,還與銀行合作,通過信用白名單提供優惠的貸款政策。“已是天時地利了,我們為何不做起來呢?”
去年,中益鄉舉辦了摸魚節、百家宴等節會,見到老家的發展勢頭紅火,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也像成世芳一樣,對回鄉創業燃起了信心。目前,中益鄉立足全縣康養旅遊規劃,融入“大黃水”景區,打造“中華蜜蜂小鎮”,讓社會資本參與扶貧,探索扶貧新模式。
“相信中益鄉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好,歡迎大家有時間來中益走走、看看,這裡一定會讓你驚喜。”雲采訪現場,中益鄉副鄉長郎濤向記者們發出了邀請。
成世芳的創業信心,源于石柱縣打赢脫貧攻堅戰的決心。“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成世芳說,“這是我向往的生活,不再出去漂泊!”
通過2個多小時的雲訪談,讓我們從一個側面感受到了重慶石柱縣打赢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石柱縣扶貧辦副主任張濤介紹,當前,全縣脫貧攻堅目标任務取得決定性進展,全縣累計實現85個貧困村、17229戶62391人脫貧,剩餘未脫貧人口340戶851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2.7%降至0.23%,2019年4月順利退出國貧縣行列,并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去年底,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9.38億元,可比價較上年增長0.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為35288元、14232元,分别增長8.3%、10.8%。(光明網記者 範子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