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将執行今年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調圖後,貴州3對(往返6趟)公益性綠皮慢火車将繼續開行,方便沿線村民走出大山和販賣農特産品,滿足乘客多樣化需求,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據了解,這3對慢火車僅配備硬座和無座,車次、運行裡程和票價分别為:
1.5640/39次(貴陽--玉屏),經由滬昆鐵路運行,裡程337公裡,全程硬座、無座44.5元,平均每公裡僅1角3分2厘錢。
2.5645/46次(貴陽--昭通),經由滬昆、内昆鐵路運行,裡程407公裡,全程硬座、無座54.5元,平均每公裡僅1角3分4厘錢。
3.5630/29次(遵義--重慶),經由川黔鐵路運行,裡程312公裡,全程硬座、無座23.5元,平均每公裡僅7分5厘錢。
這3對慢火車穿越貴州高原崇山峻嶺和深溝險壑,平均時速僅三四十公裡,把衆多民族村寨與外界緊密相連。沿線絕大多數經停車站都是五等小站,隻上下旅客不售票,乘客們都是上車補票,而且票價低廉,兩站間票價最少的僅2元。
今年57歲的吳阿莎是5639次列車上的常客,她乘坐這趟綠皮慢火車賣了20多年的菜。平日裡要忙農活,隔三差五才會從寶老山挑菜到城裡售賣。“平時多種點,吃不完的就拿出來賣。” 吳阿莎說,一趟下來,少的時候可掙百十來塊,多的時候能掙兩三百塊。
“大山深處的百姓,平時大多靠慢火車出行,他們既是乘客,又是攤主或顧客。”貴陽客運段上海二隊負責人介紹,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把自産的蔬菜水果、香腸臘肉、雞鴨魚肉等農特産品挑上車,前往沿線城鎮出售,列車成為“綠皮公交車”,車廂變為“流動的超市”。很多時候,老鄉們還沒下車東西就已經賣完,村民的收入随之增加,慢火車因此深受沿線百姓歡迎。
“在高鐵時代,綠皮慢火車的速度的确很慢。”貴陽客運段相關負責人說,但慢火車又是沿線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傳遞着溫馨和希望,成為貴州千裡鐵道線上一道獨特而溫暖的風景。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曾秦
來源: 貴陽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