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
東漢末期,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後成就大業,他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說:“此地有‘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伏龍”就是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陽城西二十裡的隆中,住茅廬草棚,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個傑出人才。
這時,謀士徐庶也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帶着禮物專程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隻好留下姓名,失望地回去。
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着關羽、張飛冒着風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外出了,劉備他們又空走一趟。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劉備隻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去隆中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就在這間茅廬中,諸葛亮和劉備共同探讨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一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歎服,願以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相助,重興漢室。諸葛亮深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打動,答應了劉備的請求,離開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比喻訪賢求才,真心誠意地邀請别人。
此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東聯孫吳,北伐曹魏,占據荊、益兩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漢政權,形成與東吳、曹魏三國鼎立的局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秉承劉備遺志,繼續出兵伐魏。他在向後主劉禅上的一道奏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流露出對劉備給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
——《出師表》
【故事啟示】 劉備三顧茅廬,使得諸葛亮出山坐陣,輔助劉備打下一片江山。如果不是劉備的持之以恒,哪能求得諸葛亮這樣的能臣?古人給我們以啟示,以樂觀的态度面對挫折,成功之門将向我們打開。如果有朝一日成為管理者,想要把事業做得如日中天,就得像劉備那樣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不怕挫折。就算成不了管理者,我們也要努力去做諸葛亮式的人。足智多謀、才華橫溢之人,到哪裡都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的。
【成語釋義】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活用例句】 新上任的張廠長~,終于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近義】 禮賢下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