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每一個平凡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彙聚成廈門大學不平凡的事業。我們推出“喜迎二十大 廈大這十年”之“看見平凡”欄目——注目這十年來立足崗位、盡心盡責的廈大人,用平凡的語句記錄他們的故事,緻敬這些平凡而閃光的力量。今天我們推出“看見平凡”第12期,一起來認識這位用鏡頭記錄了廈大近半個世紀的他。
在頌恩樓215會議室的牆上,懸挂着四幅象征着廈門大學“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精神的圖片。這組圖片将優良校風的四位代表性人物與校園标志性建築有機融合在一起,又使用黑白灰的經典色賦予其更深沉和持久的生命力,顯得簡潔又莊重。
照片的攝制者是曾在黨委宣傳部擔任攝影記者的潘萬華。而這組照片,隻是他為廈大拍攝的數十萬張照片中的其中一組。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從膠片相機到數碼單反,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他的相機取景框裡滿是廈大曆史發展的足迹。
在他的鏡頭裡,有翔安校區建成前的樣貌;
有陳景潤院士重返母校的珍貴時刻;
和建造中的陳嘉庚先生紀念銅像。
1983年,建造中的陳嘉庚紀念銅像
如今伫立在群賢樓群前的陳嘉庚紀念銅像
學校的發展、師者的成就、學子的成長,在這裡一一定格。
拍照攝影,這是潘萬華在廈大就讀以來就有的興趣愛好。時任學生會秘書長的他,常與愛好攝影的同學一同外出取景。
1978年畢業後,潘萬華留校在黨委宣傳部工作。一到部裡他就成了大忙人,領導安排他負責校刊攝影工作,哪裡需要拍照,他就到哪裡,盡心盡責完成任務。
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學校的珍貴照片,外國元首政要、駐華大使節訪問學校的曆史鏡頭,院士、教授們從事教學科研的工作照……學校的重要活動,院系的教學科研和師生風采,都被他收錄鏡頭。如今走進校史館,仍然可見他的大量作品。
這些作品也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在各類影展中展出,獲省級以上金、銀、銅牌獎十多個,七幅作品被中央文獻出版社收錄,潘萬華更是多次被評為對外宣傳先進個人。
他說:“這些年,學校發展的規模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我作為見證者之一,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潘萬華攝影作品《靜靜的星河》
潘萬華攝影作品《青春的躍動》
潘萬華攝影作品《漳州校區遠眺》
在廈大的幾十年,潘萬華用鏡頭記錄下不少經典瞬間,而這些瞬間的捕捉并不容易。
攝影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兩台相機配上不同焦段的鏡頭、閃光燈、電池,有時還有三腳架,潘萬華常常身負十多斤的裝備前來。若是會議拍照,他往往要站很久,新聞現場又需要跑步趕路,遇到衆多攝影記者,還會上演“搶新聞大戰”。
攝影要“求真、求實、求意、求美”,但首先是把握機會,搶時機、搶鏡頭,有時甚至要“奮不顧身”。
一次,潘萬華早早占據現場的最佳機位等待拍攝。結果人群越來越擁擠,他不慎摔倒。潘萬華的第一反應是将相機緊緊抱在懷裡,結果肘關節着地,磕得皮破血流。他爬起來後,首先檢查的是相機有沒有壞,随後便繼續拍攝,直到活動結束才在同事的陪同下到醫院縫針包紮。他說:“不幸中的萬幸是相機沒摔壞,手還能動就可以繼續拍,否則我就白來了。”
在他眼中,拍攝機會隻有一次,經典照片更是一瞬。
盡管已經退休十一年,潘萬華依舊為廈大“随時待命”。每逢重大活動和慶典,總能見到他背着相機,早早到達現場,有條不紊地調試相機、踩點取景,持續多年的習慣仍未改變。
潘萬華在2022屆畢業典禮上拍攝
而現在,他忙于整理着過去留下的老照片。
他小心翼翼地用棉花擦拭被弄髒的照片和底片,隻為了讓掃描出的老照片少一道劃痕。反複地擦洗、晾幹,接着還要分類、掃描、修複、标注、存檔……通常,一張照片的處理甚至要耗費一個多小時。而之所以這麼“耗時”,隻是因為每一張照片都彌足珍貴。
宣傳是連接廈大和世界的窗口,影像是連接現在和過去的紐帶。潘萬華踏踏實實地堅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萬全準備抓住每個新聞瞬間,用鏡頭記錄着廈大的發展和變化。
“自己的攝影作品可以留下時代記憶,給予審美的享受和啟迪,得到大家認可,對我來說就是有意義的。”
1975年潘萬華在廈大校門前留念
2022年潘萬華在廈大校門前留念
文:毛敏倩、李婉圯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排版:王逸軒
責編:張火火、曾浣浣
廈門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