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md機推薦

md機推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0:33:33

世嘉的迷你 MD 開賣也有一段時間了,海外著名評測機構,同時也是一群深度老宅的 Digital Foundry,也在評測後給出了正面評價。所以先說結論:素質過硬,可以入手。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

抛開這些數據流,安利向的詞藻。筆者認為,迷你 MD 之所以被廣大用戶所喜愛,主要突出了“有愛”兩個字。迷你主機并不隻是一個玩具,一個擺件。外觀的做工精美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主機運行起來,重新煥發出曆久彌新的生命力,這才是最讓老玩家感動的。

所以,迷你主機的軟件才是其靈魂所在,而在這方面,無論是關注迷你 MD 消息的時候,還是在親身玩到實機時,筆者都深深感受到了項目負責人與忠實的玩家一起為這台主機注入的深深的愛意。那麼,具體是怎麼個有愛法,咱們就在下面娓娓道來。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

被時代所要求的16位機

說到曆史上夠格做成迷你型主機的遊戲機,除了任天堂擁有廣泛受衆的每一代經典家用機之外,世嘉的 Mega Drive,MD 主機,自然也是當仁不讓。累計總銷量 3525 萬台的 MD 主機,在世界範圍,尤其在北美市場(美版名 SEGA Genesis),在上世紀 90 年代初中期甚至能夠與任天堂的 SFC 分庭抗禮,互不相讓,也促成了遊戲業的第一次“主機戰争”。

關于這方面的内容,筆者之前寫過一篇《刺猬索尼克,與它開啟的第一次主機戰争》,便講述了這段曆史。總而言之,迷你 MD 擁有衆多粉絲,是值得用心開發的産品。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3

在看到任天堂複刻經典主機嘗到甜頭後,世嘉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但嚴格來說,MD 其實已經有過不少迷你産品了。世嘉原本對 MD 的品牌管理就很寬松,授權過不少公司推出内置遊戲或可插卡的第三方 MD 主機。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于 Atgames(中文名愛勝)的一系列産品,這類主機往往不講究做工,而是作為一種低價玩具放在超市裡銷售。

Atgames 乘着 MD 主機 30 周年的噱頭,也推出了一款 MD Flashback 主機,仿制了初代 MD 的外型,内置了多款遊戲,同時還能插卡玩。但這款産品做工粗糙,模拟度低下,遊戲幀數經常在40左右,聲音完全錯誤,被 Digital Foundry 作為反面教材狠狠地批判過一番。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4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5

所以,這次世嘉本社推出真正的迷你 MD 主機,對全世界衆多粉絲來說,可以算是夙願得償,隻是這一過程并不順利。早在 2018 年的 SEGA Fes 活動上,世嘉總裁裡見治紀就曾親自端出迷你 MD 樣機,并宣布會在 2018 年内發售。當時遠遠來看,樣機還原度就不高,随後更确認此機是與 Atgames 合作開發的,讓粉絲大為失望。

可見原本世嘉沒有給予迷你 MD 項目以足夠重視,但随着玩家們的呼聲水漲船高,世嘉終于決定推翻重來。如今的迷你 MD 主機,無論從外觀、性能或軟件層面,均與2018年的這一版本有着天壤之别。這其中蘊含了世嘉元老奧城洋輔、懷舊專業戶 M2 Games,以及譜曲大師古代祐三等多位明星的心血。

下一頁:更多内容

1989到2019,跨越30年的幻之名作重生

說到迷你 MD 主機最大的賣點,莫過于兩款全新移植的遊戲——《太空戰鬥機》與《俄羅斯方塊》。這兩款遊戲均是在初代 MD 主機上未能推出的作品,這次由 M2 操刀,根據 MD 主機原本的性能制作。古老的主機在令和年代,突然有了兩款新作,想來老玩家們都會感慨萬千,也讓這台迷你主機有了獨一無二的價值。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6

我們先來說說這款不尋常的《俄羅斯方塊》。

為什麼要特地移植這樣一款遊戲呢?其實,《俄羅斯方塊》的街機版本早在 1988 年便由世嘉推出,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反響如此熱烈,世嘉自然想要将遊戲移植到當時剛剛推出的全新 16 位主機 MD 上面。1989 年,遊戲的 MD 版本已經制作完畢,但卻并沒有發售,這并非商業因素,而是版權之争。

原來,世嘉當初購買版權找的是雅達利及其子公司天元,但雅達利購入的《俄羅斯方塊》版權原本就存在貓膩,最後被代表任天堂的 BPS 從中截胡,直接與最上家蘇聯貿易協會(ELORG)簽訂了完整的合同。具體内容各位可以看“遊戲史學家”制作的視頻。總之,世嘉在遊戲開發完成後,才知道家用版的《俄羅斯方塊》沒戲了。于是這部作品也成了當年 MD 上未能發售的“幻之名作”。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7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8

通常事情到這裡可能就沒有下文了。奇妙的是,許多年後,當年已經生産出來的幾盤遊戲樣品似乎流向了二手市場,其ROM 也被 Dump 出來,甚至被盜版商制作成了盜版 MD 卡帶大肆流通在市面上。這下 MD 版本的《俄羅斯方塊》一傳十,十傳百,成了人盡皆知的作品。甚至有人拿着号稱當年 MD 版《俄羅斯方塊》的母盤,去找《俄羅斯方塊》的生父帕基特諾夫簽名,最後以 100 萬美元的天價挂到 eBay 上出售。雖然,并沒有人能夠證明這盤卡帶的真實性就是了。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9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0

如此受人注目的作品,世嘉也并非第一次利用其話題性。早在 2006 年的 PS2 平台上, 世嘉就推出過一款《世嘉年代2500 系列——俄羅斯方塊合集》,其中收錄了新制作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以及過往世嘉推出的數款俄羅斯方塊街機遊戲。而這款合集,就隐藏了 MD 版的《俄羅斯方塊》! 那麼這款合集是由哪家開發的呢?同樣也是這次負責迷你 MD 軟件移植的 M2 工作室。所以這次的《俄羅斯方塊》已經是他們的第二次移植了。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1

那麼是不是說明,這次迷你 MD 的版本,就是當年 PS2 合集的版本呢?BUBU!錯咯!其實,當年 PS2 合集所收錄的版本,才是正宗的原始 MD 版,其操作使用的是 FC 的 BPS 版的“方向鍵控制方塊轉向,按鍵下落”的形式,方塊的樣式也與街機版有很大差别。

這次迷你 MD 版實際上是利用 MD 的機能重新移植的街機版的《俄羅斯方塊》!無論是操作,畫面效果,都更加舒适,更适合實際遊玩。所以,嚴格來說此《俄羅斯方塊》非彼幻之名作,而是專為迷你 MD 打造的作品。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2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兩款幻之名作中的另外一款——《太空戰鬥機》。

《太空戰鬥機》原名 Darius,其中文名在國内一直沒有定論,有叫海鮮戰機的,有叫大流士的,《太空戰鬥機》也算是一個普遍的譯名。香港萬信曾經代理了國行 Gameboy 遊戲機及其軟件發行,當年的遊戲陣容中就有《太空戰鬥機》的GB 版,當時的譯名是《銀鷹戰機》,取自主角乘坐的戰鬥機的名字 Silver Hawk。個人覺得《銀鷹戰機》更加切題,比《太空戰鬥機》這個毫無辨識度的名字強上不少。但無奈這次迷你 MD 官方中文界面欽定了《太空戰鬥機》為正式譯名,所以也隻好用這個名字作罷。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3

《太空戰鬥機》原作是由 Taito 在 1986 年推出一款射擊遊戲。街機版的《太空戰鬥機》使用了三塊 4:3 屏幕拼接出的超寬屏,從而實現了非常廣闊的可視空間以及超越時代的精細畫面。遊戲的 Boss 造型都是由海洋生物機械化(這也是海鮮戰機外号的由來),魔性之餘有着一種酷炫的魅力。筆者以前去東京時玩過幾次街機版實機,為畫面表現而折服之餘,也對藏在座椅下方的低音系統印象深刻。當進入 Boss 戰時,低音的強度會讓整個座椅産生震動,讓人隻能流着淚叫一句,Taito,太棒了。

嗯,Taito 信者的安利就到這裡。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4

那麼這麼棒的遊戲,怎麼在家裡玩到呢?實際上當年《太空戰鬥機》初代的移植平台是 NEC 的推出的 PC-Engine,PCE 主機,遊戲是以光盤為媒介,以《超級太空戰鬥機》這個名字發行的。相比街機原版,《超級太空戰鬥機》自然沒法實現三屏,所以遊戲以單塊屏幕為标準進行了重新設計,但這個“超級”也不是白叫的,得益于 PCE 主機使用的 CD-ROM 的大容量,PCE 版基本還原了街機的音樂。

此外,受限于時間和成本,最早街機版全部 26 個關卡中的許多 Boss 是複用的,并沒有完全實現原本的設計,而《超級太空戰鬥機》做全了 26 個 Boss,因此成為了是當年 PCE 的一款重磅大作。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5

現在就要說到這次的迷你 MD 版本了。不難發現,迷你 MD 版《太空戰鬥機》正是根據《超級太空戰鬥機》為模闆進行移植的,而其最大的阻力在于 MD 的同屏發色數遠不如當年的 PCE,隻有 64 色。出人意料的是,MD 版移植的效果極其出色,幾乎看不出相比 PCE 版的顔色劣化,甚至某種程度上更接近街機版。這背後是一位瘋狂的《太空戰鬥機》愛好者的故事。

早在去年 6 月,許多日本媒體就報道了僅憑一人之力将《太空戰鬥機》移植到 MD 上的民間強者,他的名字是 HIDECADE。HIDECADE 在自己的博客上持續更新着移植進度和方案,直到做出可以運行的框體。

然而民間移植的版本一般不會在官方商品中被直接采用,所以當 2019 年官方首度公開迷你 MD 的遊戲陣容時,看到 MD 版《太空戰鬥機》赫然在列,許多人立刻聯想到了去年的這個民間版本。不過,筆者當時下意識認為這件事隻是巧合,而且當時官方說法也稱本作是由 M2 進行移植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6

直到迷你 MD 正式發售,日媒 4Gamer 對這款迷你 MD《太空戰鬥機》進行了深入采訪,真相才露出水面。

原來,民間高手 HIDECADE 的确參與了迷你 MD 版《太空戰鬥機》的移植,他的真名叫做小西秀樹,是一位經營着個人診所的醫生,移植遊戲純憑自己的興趣。但正因為他傑出的成果,讓 M2 看到了移植的可行性。

為了給迷你 MD 增加一款能夠與任天堂迷你 SFC 名作《星際火狐2》相抗衡的作品,工作室便聯系 Taito,決定以小西的同人版本為基礎進行修正優化,将《太空戰鬥機》正式搬上迷你 MD。期間小西秀樹一直與 M2、世嘉和 Taito 的開發者溝通,幾方共同的努力最終促成了這款精彩絕倫的作品。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7

迷你 MD 版《太空戰鬥機》的移植度極高,遊戲使用了相當于 32 MB 的大容量 ROM,将 PCE 版的 26 個 Boss 盡數收錄其中。聲音方面雖然比不上 CD-ROM 音源,但音樂的還原度也到了幾近亂真的程度,隻有音效退居次席,顯得有點含糊不清,但想到這竟然是一款 MD 遊戲,依然讓人十分感動。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8

下一頁:更多内容

以末期名作為重心,非同一般的遊戲陣容

雖然迷你 MD 是面向全世界銷售的主機,但可以看出世嘉這次還是有些“偏心”的。日版主機從一開始就是世嘉的首要目标,甚至在去年最早的計劃裡隻有日版主機,而這次也隻有日版主機有專門的發布活動,由世嘉的負責人宮崎浩幸和奧城洋輔兩位 MD 專家,一款一款分批公布遊戲陣容。由此可見,迷你 MD 的遊戲陣容是受到最大限度重視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19

其實,幾乎在每一代的家用遊戲機上,從索尼 PS2 開始直到任天堂 Switch,玩家們幾乎都能找到世嘉推出過的各種 MD 遊戲合集。按理說這次的迷你 MD 複刻沿用這些合集的遊戲陣容也未嘗不可。不過,這些合集雖然遊戲數量夠多,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系列作往往被打包收錄,比如《刺猬索尼克》系列收錄了123SK,有時甚至包括那個雷作《索尼克3D》。這導緻每次 MD 遊戲合集的列表都是雷同的,讓人看了想吐。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0

這次日版迷你 MD 推出,世嘉首先定下一個規矩,每個系列隻收錄一款作品,以确保整個遊戲陣容豐富多彩,類型多樣,最大限度體現出 MD 的魅力。本次收錄遊戲中不僅包括了以往缺席合集的兩款科樂美名作——《惡魔城 血族》(日版名吸血鬼殺手)《魂鬥羅:鐵血兵團》,就連筆者曾經認為絕對沒戲的《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也搞定了版權問題。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1

可能有些玩家已經看出來了,上面提到的這些作品都是日版 MD 生命周期末期推出的,在日本都談不上有多知名,但也正是由于誕生于主機末期,遊戲的制作水準有了相當顯著的提升。雖然彼時 MD 已經在日本很少進行宣傳,許多作品默默無聞,但品質卻都十分出衆。不難看出世嘉這次不僅要打造一個玩家們耳熟能詳的 MD 遊戲列表,更承載着向大衆重新推薦當年被埋沒的名作的重任。而在這些作品中,筆者特别要向各位推薦幾款。

《聯合前線》——世嘉、1994、戰棋(僅日版迷你 MD 收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2

這款遊戲乍一看很像科幻版的大戰略,現代兵器加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很容易讓人望而生畏。但實際上遊戲系統十分簡化,沒有收入,沒有生産,每一關都是固定的單位作戰,還有不少有性格、有背景的角色登場。豐富的故事性加上畫師未彌純的帥氣角色,從軍宅氣的大戰略變成了日系硬派 SF 風格,玩起來格外有種爽快感。與其說本作是一款嚴肅的戰略遊戲,不如說更接近于 SRPG。

也正因如此,遊戲整體節奏比一般的 SRPG 顯得更加拖沓,敵方 AI 也有很多問題。但不錯的戰鬥演出,動感十足的音樂,大手監修的劇本,都讓遊戲充滿魅力,可以作為此類遊戲的入門作品輕松遊玩。

《雪人兄弟》——Toaplan、1993、平台動作(日版、亞版收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3

《雪人兄弟》是一款在日本非常不出名,但對國内經常光顧街機廳的老一代玩家來說絕對不會陌生的作品。兩名玩家可以分别操作兩位雪人尼克與湯姆,向敵人投出雪球封住其行動,再做成大雪球将其踢出去,在關卡中滾動,消滅沿路的敵人。這是一款兼具動作性和戰術性,融合了益智與解謎技巧的遊戲,還能雙打,是筆者心中被選中的遊戲裡最具點睛的一筆。

《雪人兄弟》的關卡設置在一個固定的場景裡,有點類似于初代《泡泡龍》,尼克與湯姆用雪球掃到敵人,還會掉下升級道具,可以加強雪球距離和威力。打通一定數量關卡後還有 Boss 戰,是很适合與朋友一起靜下心來遊玩的良作。

《益智&動作 肥瘦大盜》——世嘉、1994、派對遊戲(日版、亞版收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4

想要發揮 MD 四人分插的功能?除了《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這款《肥瘦大盜》也值得向來家裡開趴的朋友推薦的力作。這款遊戲收錄了許多短時間競賽的小遊戲,有掐秒表,連打氣球,抓住忍者、算正方體等等,玩法從鍛煉手速,動态視力,觀察力到幾何想象等不一而足,不到一分鐘就能換一種玩法。熱鬧又不膩。

就算是一個人玩也不會無聊,遊戲準備了難度階梯,有點像日後玩《瓦裡奧制造》那種快節奏的小遊戲一樣,要一币通關也很有挑戰。

最後的迷你MD檢定,到底适合誰來購入?

迷你 MD 究竟玩起來如何?如果要筆者打個分的話,日版迷你 MD 可以到達 8.5 分的水準。原因主要就在于上文所說的遊戲陣容,DF 評測時也曾将遊戲的選擇作為主要的加分點。其次,主機本身外型還原度很高,包裝盒也貼近當時的原版主機包裝,拿來對比相當精緻。

至于缺點,也顯而易見,由于成本緣故,遊戲的模拟度雖然不錯,音樂也處理得很好,但依然存在一些輸入延遲的問題。不過就筆者親身體驗下來,與好友玩了幾局《雪人兄弟》和《怒之鐵拳2》之後,并未感覺特别嚴重,操作還是很流暢的。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5

日版與亞版的迷你 MD 都采用了六鍵手柄,這款手柄本身手感紮實。但是,按鍵手感與真正的 MD 主機的六鍵手柄還是有差異的。迷你 MD 的手柄按鍵更加柔軟,尤其方向鍵鍵程更短,給人一種更加舒服的感覺,玩格鬥,玩動作遊戲都沒問題。但無論是操作菜單,還是玩《聯合前線》這樣的戰棋遊戲,有時會出現由于方向過于靈敏導緻移動兩格的情況。不過綜合來看,手柄依然是加分項。

md機推薦(這個時代所追求的)26

最後,迷你MD适合哪些人?除了狂熱的世嘉粉絲之外,我想下列人群僅供參考:

1、不了解那個時代,或這款主機的人

迷你 MD 對你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體驗。精美的模型包裝到位,42 款遊戲數量夠多,有大衆的,有小衆的,有早期的,有末期的。有脍炙人口的,也有傳說中的幻之名作。一台小小的機器,就能讓你領略這台黑色主機不羁的個性。

2、想收藏那個遊戲……但是價格……

世嘉初代 MD 的中古遊戲,在日本突出一個“貴”字。因為無論是主機和軟件,當年在日本都屬于小衆,總共 400 萬不到的硬件普及率,流向中古市場的卡帶數量自然也比較稀少。有些作品當年在 MD 玩家當中都不算出名,日後口碑卻起來了,中古價格也跟着水漲船高。比如這次收錄的日版《漫畫地帶》,在日本的中古價格已經飙到十幾萬日元,《武者雅士達》中古也破了5萬日元大關,要收藏這些 MD 名作負擔不小。而迷你 MD 收錄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高價作品,無論是為了玩還是作為收藏名作的手段,都是不錯的選擇。

3、小時候玩過的那款遊戲……

MD 雖然在日本說不上流行,但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到後期的國内,也算是比較火爆的遊戲機,這也導緻許多國人喜愛的遊戲在日本都屬于小衆,所以很難被複刻,也不容易補票。這次迷你 MD 就不一樣了,不僅有《魔強統一戰》這個當年國内最火的 MD 遊戲,《恐龍兄弟2》這種到了互聯網時代依然有玩家津津樂道的作品也收錄了。MD 版《夢幻模拟戰2》,這個不用多說,也收錄了。《戰鬥傳說》、《聯合前線》等作品,對國内 MD 玩家來說其實都不算陌生,且都是過去的 MD 遊戲合集未曾收錄過的,這次買台迷你 MD,也算是給自己的童年一個交待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