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第一批5g商用設備

第一批5g商用設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1:59

2月26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作為全球通信行業的風向标,MWC成為通信未來趨勢的展示場。

今年的MWC異常火爆,5G成為最大的熱點,在去年12月5G的R15标準凍結後,點燃了5G的熱情。2月25日,華為發布全球首個3GPP标準的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引發了業界極大關注。在1号館,這個終端前也聚集了極大的人群,成為這次MWC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第一批5g商用設備(全球首個5G商用終端誕生)1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5G和任何一代通信技術一樣,決定能否商用的關鍵有兩個,一個是網絡,一個是終端,其中終端更為重要。如果沒有可行性的終端,5G技術就隻能是空中樓閣,華為5G CPE的亮相,意味着5G終于從行業熱點落地,真正進入商用的關鍵階段。

換句話說,華為推出的全球首個5G終端用的是自己的芯!這意味着華為在5G終端芯片上超越了國外巨頭,走在了業界的最前列。

這一步的實現,并不容易,充滿着無比的艱辛。

華為Fellow艾偉透露,2015年開始研發巴龍5G01芯片,當時5G技術沒有标準,一切都要靠摸索。去年12月,5G的首個R15标準凍結,2個月後,巴龍5G01芯片推出,速度創下業界之最,這背後是無比繁雜的工作,需要根據标準進行調整、優化……

實際上,單純推出芯片是第一步,将芯片及其搭載該芯片的終端設備做小才是關鍵。據了解,有的芯片廠商也推出了5G芯片,但做出的5G終端有冰箱那麼大,隻能展示,根本無法使用。這仿佛時間倒流,總不能讓人們使用5G的時候,将終端搬到車上移動吧?

所以,終端的物理大小是側面反映一個芯片廠商的實力的重要因素。華為5G低頻CPE重3kg,體積僅為2L,這意味着華為在5G芯片上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領先的水平。然而其更大的意義還在于,5G手機已經離消費者不遠了。

第一批5g商用設備(全球首個5G商用終端誕生)2

5G商用的拐點出現

據了解,巴龍5G01芯片将在今年三季度實現商用發貨,這也是業界最早發貨的标準5G終端産品。巴龍5G01芯片的推出,是5G領域的一個大事件,标志着5G的商用的拐點已經到來。

巴龍5G01芯片的成熟,也意味着5G手機的商用進入加速階段。大家對華為Mate10系列手機内部的麒麟970芯片比較熟悉,實際上,巴龍和麒麟有着緊密的聯系,麒麟是手機SoC,由BP(基帶處理器)和AP(應用處理器)組成,巴龍就是麒麟中的BP部分。巴龍5G01芯片成熟後,相當于麒麟芯片中的關鍵部分已經成熟,麒麟5G手機芯片的推出也将加速。

需要指出的是,華為率先推出5G商用芯片,對于行業端和消費者端的意義都是十分巨大的。在行業層面,這驗證了5G技術的可行性,提升了業界對于5G的信心,必将加速運營商的部署進程;在消費者層面,實實在在的5G終端所帶來的極高速率,讓他們看到了5G的價值,為運營商将來推出5G業務實現成功奠定了基礎。

5G不是像4G之于3G那樣隻是一個簡單的叠代,不僅僅是速率提升了一個數量級,而且由于它的低時延和廣覆蓋,帶來了一個更加颠覆性的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其中,行業應用就是5G最具革命性的體現。3G、4G還隻是人連接人的通信,而5G将帶來萬物互聯,催生出自動駕駛、智能工廠、無人機等衆多場景和應用。

在MWC2018上,華為的巴龍不僅是全球首個5G商用CPE終端的背後功臣,還在5G的行業應用方面展示出可行性和大價值。同期推出的巴龍765,是全球首個8天線4.5G LTE調制解調芯片,也是全球首個、業界唯一支持8×8 MIMO(8天線多入多出)技術的調制解調芯片。巴龍765雖然隻是4G通信芯片,但其8天線技術可是5G的核心技術之一,它能提供更高的通信覆蓋率,實現比傳統手機9-10dB的提升,這種提升對于車聯網、無人機、智能工廠這樣的垂直應用将具有極大價值。

第一批5g商用設備(全球首個5G商用終端誕生)3

衆所周知,5G将在2019年預商用,在2020年商用。巴龍765的推出,對于運營商和垂直行業具有特殊意義,意味着在5G商用前的這兩年多,運營商可以将5G的核心技術部署在4G網絡上,從而提前開拓垂直行業市場,而行業也将因此受益。

華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背後

華為在去年底,有一個重要的舉動,那就是修改了自己的願景,從“共建美好的全聯接世界”改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在MWC2018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透露,将推出聯接家和人的CPE、Mobile WiFi和智能手機、聯接物的5G工業模塊、聯接車的5G車載盒子,這表明華為要緻力于構建一個全聯接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什麼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是通信的能力,手機通話質量的好壞、網速的快慢、信号的強弱等等,都是通信的能力的體現。華為之所以敢于有底氣提出新的願景,不僅在于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雲業務這樣的業務布局,更在于在通信能力的芯片級别上站在了業界的最前沿。

巴龍不僅僅在5G上實現了領先,如果回溯一下,巴龍從2007年出生,在這十餘年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通信能力上不斷突破,已經成為通信性能的領先者。從率先支持LTE TDD/FDD的巴龍700,到業界率先支持LTE Cat.4、Cat.6、Cat.12/13、Cat18的巴龍710、720、750、760,巴龍讓華為4G時代徹底打了通信能力的翻身仗。

總而言之,全球首個5G終端華為CPE誕生的背後,也讓這位“一直在線、偶露峥嵘”的隐世高手巴龍芯片現身。正是有了巴龍芯片,才讓5G的優勢和價值率先得到了驗證,加速了5G的商用進程。同時,也正是有了巴龍芯片在通信能力上的突破和領先,才讓華為在手機的核心通信能力上具有獨特的領先優勢,也有無比的底氣也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