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是一種肢口綱劍尾亞綱劍尾目鲎科的節肢動物,世界上共有四種鲎:美洲鲎、蠍鲎、巨鲎、中華鲎(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表覆蓋有幾丁質外骨骼,呈棕褐色。頭胸部具發達的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稱為馬蹄蟹(但實際上與蟹類并沒有關系)。雌雄成體常在一起,居住于沙質淺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潛行于泥沙中。鲎最早出現在美洲,之後随着地球的闆塊運動,擴散到了亞洲。
體近似瓢形,分為頭胸、腹和尾三部分。無觸角,頭胸甲寬廣,呈半月形,腹面有6對附肢,第一對附肢為螯肢,用于攝食。腹甲較小,略呈六角形,兩側有若幹銳棘,下面有6對片狀遊泳肢,在後5對上面各有一對鰓,用來進行呼吸。尾呈劍狀,細長三梭形,與腹部有關節相連,用以支撐身體,特别是在背腹翻轉時。甲的背面隐約可見三條縱嵴,中嵴前端兩側有一對單眼,側嵴外側各有一複眼,其中單眼可用來感光,複眼用來尋找異性。
具有碩大的體型,體長可達60厘米(包括尾長),體重3-5千克,使得它們不易被其它動物吃掉。鲎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曆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鲎化石,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與它們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而鲎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稱。
為肉食性動物,吃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等,有時也吃海底藻類。鲎如同其它的節肢動物,是以脫殼而成長的,由一次的脫殼而長大約之前體型的1.3-1.4倍,但死亡率也高,可以說是一種博命式的成長。由于生長速度慢,所以是一種不太能長大的動物,需要近8-13年才能完成繁殖。至今仍不能确定幾年才生長到成體,大概認為雄鲎脫皮15次,而在第13年成為成體;雌鲎脫皮16次,于第14年成為成體。
鲎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們的肉、殼、尾皆可入藥。鲎的血液因含有銅離子而呈現為藍色的,是一種藍血動物。從這種藍色血液中提取的“鲎試劑”,可以準确、快速地檢測人體内部組織是否受細菌感染。它們還被廣泛應用于制藥和食品工業中,用其對毒素污染進行監測,鲎成了醫學上倍受歡迎的一種動物。除了藥用價值外,鲎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雖然個體最小的蠍鲎是有毒的,其它品種的成體鲎則可食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