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2 13:19:47

30年前,首屆百強縣名單發布。百強縣從此成為一個縣級行政單位的核心榮譽。回看1992年的百強縣榜單,我們會發現很多陌生的名字,也會發現一些“釘子戶”依然在霸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曾經的強縣,設區以後都變成什麼樣了。

首屆百強縣霸主前二十名依次是:

1、江蘇省無錫縣。2、江蘇省武進縣。3、江蘇省江陰市。4、廣東省南海市。5、江蘇省常熟市。

6、江蘇省吳縣。7、江蘇省張家港市.8、浙江省紹興縣。9、廣東省順德市。10、浙江省蕭山市。

11、上海市川沙縣。12、山東省榮成市。13、江蘇省宜興市。14、廣東省潮陽縣。15上海市嘉定縣。

16、上海市上海縣。17、北京市通縣。18、北京市順義縣。19、浙江省鄞縣。20、江蘇省吳江市。

十強縣中,江蘇獨占6席,廣東浙江分别占據2席,11-20強中,江蘇占據2席,上海占據3席,北京占據2席,浙江占據1席,山東占1席,廣東占1席。前十名中江蘇八縣據來自蘇錫常,可以說蘇錫常地區是江蘇真正的精華地區,如果算上分給50年代劃給上海的原屬松江專區的川沙、嘉定、上海縣,前二十名中則有11位來自蘇南吳語區。很多人會好奇今天的百強縣榜一大哥昆山去哪裡了,不要意外,這時候昆山之路還沒有開始爆發,昆山還是蘇州的小六子。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1

首屆百強縣名單

92年江蘇的八大強縣裡,今天依然霸占百強縣前十榜單的有江陰、常熟、張家港、宜興。另外的四位:無錫縣、武進縣、吳縣、吳江市已經全部撤縣設區。今天我們主要聊聊,曾經的四大強縣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華夏第一縣融入無錫城區

首先出場的是曾經的“華夏第一縣”無錫縣。劃重點:此無錫非彼無錫,無錫縣是無錫城區的附郭縣。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無錫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但是地級無錫市确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曆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無錫縣均作為一個縣級行政單位屬于常州府管轄。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榮氏家族為代表的無錫四大家族崛起,無錫成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成為蘇南地區的經濟中心。直到建國初期,無錫的GDP總量都是全國前列。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2

惠山新城

在83年江蘇撤地建市時,無錫實際上是由三個縣級行政單位組成,即無錫縣、江陰縣、宜興縣,再加上原無錫主城區(梁溪區全部以及濱湖、新吳部分)。如今的無錫共有五個區,其實這五個區中除了梁溪區以及濱湖和新吳的少部分地區,均由無錫縣拆分而來。

建國初期将西郊區域劃給新成立的省轄無錫市,開拓建立無錫郊區。到了1995年,碩放、梅村、坊前、新安四鎮劃歸郊區管轄。同年,無錫縣撤銷,在原基礎上設立縣級錫山市。從1992年首屆百強縣榜單發布到2000年錫山市撤銷,這一區域始終穩居百強縣第一的位置。2000年後,蘇南地區迎來了大規模的撤縣設區,錫山市被一分為三,成立惠山區、錫山區,坊前、梅村、新安、華莊、東绛、雪浪、南泉、碩放、胡埭9個鎮正式并入新成立的濱湖區。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3

錫東新城

如今惠山區和錫山區基本融入無錫主城區,錫東新城、惠山新城的成功建設極大地擴充了無錫城區面積。惠山新城更是成為無錫人口流入最多的新城區。可以說,無錫縣的撤銷和惠山、錫山區設立是非常成功的。與今天依然對杭州耿耿于懷的蕭山人不同,原來的無錫縣或者錫山縣的老人,早已認可自己無錫人的身份并以此為榮。

助力常州發展的武進縣

如果你今天遇到一個武進人,請盡量稱呼他為武進人,否則可能會帶來一場辯論賽。如果你和他聊起常州的經濟,他一定會告訴你,常州多虧有武進,如果你問他為什麼常州不如蘇州和無錫,他也一定會告訴你,因為常州隻有一個武進。武進之于常州而言,其重要性遠遠高于無錫縣之餘無錫。因為常州的工業基礎幾乎全在武進,而今天的常州城區,也都是由武進所拆分而來。

1949年,常武地區解放後,武進析出常州城區,武進與常州同城,成為新成立的常州市的附郭縣。往後的日子裡,直到1983年,武進在常州(鎮江)專區、蘇州專區、常州市之間來回數次,1983年正式納入地級常州市管轄。在随後的常州城區建設中,武進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新北區、鐘樓區、天甯區均得到了來自原屬武進的土地人口劃入。2002年,武進市撤銷,成立武進區。與無錫縣主體被一分為二不同,設區後的武進區依然保留了原武進市的主體,并且在2015年和戚墅堰區合并成立新的武進區。其實這也是常州的無奈,83年之後全省地級行政單位的格局基本固定,曾經的“八邑名都”僅僅剩下武進和陽湖,以及原屬于鎮江的金壇和溧陽,曆史上的大常州府,變成了現在的小常州市。而武進的曆史過于輝煌燦爛,常州很難徹底消除或者淡化武進的輝煌過去。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4

青果巷

武進的曆史究竟有多輝煌呢,武進地區擁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馬家浜文化烏墩遺址、良渚文化寺墩遺址,我國保留最完好最古老的地面城市春秋淹城,武進人才輩出,先後出現過19位帝王,11位狀元和1500多名進士,可謂冠絕全國。曆史上常州曾經用過的著名地名如蘭陵、陽湖等幾乎都和武進有關。可以說曆史上的常武如雙子星般并存于江南,難分彼此,因此從文化上,常州很難完全壓制武進。

除了輝煌的曆史文化,作為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武進還擁有強悍的經濟實力。作為曾經的百強縣榜樣,即使是被劃出不少土地,設區之後的武進區依然強悍,2021年武進GDP為2950億元,占整個常州大市的三分之一。武進區常年霸占江蘇各區GDP第一,力壓南京江甯區,無錫新吳區,蘇州吳江區等強區,在全國各區排名,武進也能排到第三。

在設區20年後,常州市與武進區很多地方依然是兩套系統并行,武進依然擁有自己的廣播電視台,擁有自己的地方報紙武進日報,醫療、财稅、燃氣基礎教育等均是市區獨立并行。這種情況在全國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被遺忘的時光-吳縣

雖然經濟上不如無錫縣與武進那樣強悍無匹,但作為蘇州的附郭縣,吳縣的曆史同樣輝煌無比。他是蘇州地區最早的行政建制名稱,從秦始皇實現郡縣制起,已經擁有2000多年的曆史,秦漢時期的吳縣面積廣大,包括了今天的吳江、常熟、嘉興等地,後面的歲月裡雖然行政範圍幾經變化,但其縣名卻一直沿用至吳縣設區,且大部分的時間内,吳縣均作為上一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存在。

1949年吳縣解放後,城區和郊區析出設立新的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1949年-1984年之間,吳縣的行政區域曾多次變化。1984年吳縣劃分出部分區域開辟新城區,。1992年吳縣劃出部分區域結合郊區部分鄉鎮成立蘇州高新區,1994年劃出部分鄉鎮和郊區部分鄉鎮成立蘇州工業園區。1995年吳縣撤縣設市,成立縣級吳縣市(名字是真繞口),2000年,吳縣市撤市設區,成立吳中區和相城區。2000多年前的吳縣成為曆史。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5

今天,吳中區和相城區全面與蘇州城區融為一體,其融入程度甚至超過了無錫的惠山區和錫山區。與無錫曆史上大部分時間屬于縣級建制,常州和武進相愛相殺不同,蘇州府和吳縣實在是府縣一體不分彼此,吳縣之名代表着輝煌燦爛的吳文化,而蘇州又是吳文化的代表。文化認同上,他們很難區分彼此。同時在蘇州城區建設的過程中,吳縣先後數次拆分,分批次融入城區。在今天的蘇州,很多年輕的蘇州人已經忘記了吳縣的存在,不知道吳縣撤銷才不過20年而已。

蘇州城區最後的拼圖-吳江

吳江的情況與上面三位大不相同,他不是城區的附郭縣,長期以來是屬于蘇州代管的縣級行政單位。雖然在1992年時經濟實力不如上面三位強悍,但在後面市場經濟建設的浪潮中,也是表現亮眼,一入殺進百強縣前十。著名的絲綢之都盛澤鎮、蠶絲被之鄉震澤鎮均位于吳江,同時也是著名的光纜産業基地。

所有曆年百強縣排名(30年前首屆百強縣榜單上)6

吳江太湖新城

吳江于2012年撤市設區。吳江的撤市設區是蘇州城市建設擴容所需,其過程水到渠成。吳江區成立後,蘇州的城區南延至太湖南岸,極大地擴充了城市的戰略縱深,是蘇州邁向特大城市的重要一步。與隔壁喊了多年錫澄一體化的無錫不同,蘇州起碼還有地可擴。無錫如今城區往南是太湖,與宜興中間隔着常州,往東是常熟,往北并入江陰是無錫城區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然後江陰實力強大,錫澄一體化始終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