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在國内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該校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目前總占地面積8000餘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八校區(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興隆山校區、軟件園校區、威海校區、青島校區)的辦學格局。
令人不解的是,該校在最近又啟動了章丘新校區的建設工作,該校區規劃總面積達8200餘畝。
山東大學并不缺乏發展空間,且目前校區已經很多,這次執意開建章丘新校區背後又有哪些考量呢?
1、學科全面的綜合性高校
山東大學是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學校先後曆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曆史發展時期。
目前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1個,目前有18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1‰。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山東大學有8個學科進入A類,數學獲得A 。
2、校區衆多、管理成本高、管理困難
2000年7月,新山東大學組建,該校逐漸形成了一校三地、八校區的辦學結構。衆多的校區給山東大學帶來巨大的管理成本,特别是濟南市6個校區分散辦學成為山東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雖是綜合性高校,但文理工醫各學科被分割在各個校園中,不同學科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受到很大制約,跨學科選課也增加了時間成本。尤其是8個校區運行需要龐大的管理隊伍,造成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支出。
3、建設章丘校區、破解發展難題
為破解發展難題,2017年9月份,山東大學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明确提出:努力籌措建設經費 50 億元左右(包括中央專項資金、地方共建資金和學校自籌資金),整合優化濟南校本部現有校園,建設綜合性主校區。
據媒體報道,該校區占地總面積達8200畝,總投資達到125億元,其中山東省投資20億,濟南市和章丘區投資105億。
4、龍山校區将極大助推山東大學走向世界一流大學
按照規劃,龍山校區建成後,洪家樓校區将改為基礎教育,中心校區以文科為主,千佛山和趵突泉校區發展醫學,興隆山和軟件園是産業園,龍山校區以理工類本科教育為主,通過上述整合,山東大學将能夠實現更優化的資源分配,實現1主多分的總體布局,為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的硬件基礎。
但據媒體爆料,龍山校區建成後山東大學仍可能會主校區不搬遷,山大主校區是否搬遷到章丘目前還未有明确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