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平正險絕見精神

平正險絕見精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0:42

“平正險絕見精神”主要指書法的結體取勢問題。關于書法結構平正與險絕的辯證關系問題,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裡有十分精到的論述,他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平正險絕見精神(平正險絕見精神)1

《大盂鼎》拓片

孫過庭把人們司空見慣,而又十分重要的在書法學習中如何處理“初學”與“老到”、端莊與欹側的關系,說得十分明白,讓人心服口服。

“初學分布,但求平正”的意思是:初學書法,在結構布局方面一定要遵循規律,尋求字形的平正,端正,不偏不倚,以正為好,以正為要,以正為穩。而我們選擇碑帖,就要尋找那些規矩類的來臨摹,如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等。臨摹唐代歐陽詢《九成宮碑》局部時,要求初學者先求穩妥,把路子走正,走穩。對于初學者來說,不要過早地追求寫意、爛漫、恣肆等。“既知平正,務追險絕”的意思是:當你學習了一定的時間,基本掌握了結構的規律,就可以在字形結構方面逐漸尋求一些險絕的變化。千萬不要在原地踏步,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尋求結構的變化。這時可以尋找一些結構奇險的碑帖來臨摹學習,如臨摹楷書《石門銘》和一些魏碑墓志。

“既能險絕,複歸平正”的意思是:當由平正到險絕,嘗試了從規矩到變化的過程之後,必須再回歸到“平正”來。但此時的“平正”已不是先前的“平正”,而是經曆了險絕之後的平正,是高一層意義的平正,是既包括規矩的平正,也包括險絕的平正,是辯證意義的平正,是書法結構的最高境界。

現代學者、書法家胡小石在《書藝略論》中認為:“蓋結體以得重心為最要。論書者所舉橫平豎直者,平不必如水之平,雖斜亦平;直不如繩之直,雖曲亦直。唐太宗贊王羲之書所雲‘似欹反正’者,即得重心之謂也。”

為了說明“似欹反正”的觀點,胡小石列舉了古代經典書法作品中“欹正相生”的例子:西周青銅器銘文《大盂鼎》《毛公鼎》勢多傾左,而《散氏盤》則獨傾右。《張猛龍碑》《龍門造像》皆傾左,歐陽詢的楷書亦傾左。但觀者仍覺其正,無不安之感。原因是,這些作品都能于斜中求正,險中求穩。這些都是我們在把握書法結構時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倪文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