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少年心理問題該怎麼引導

青少年心理問題該怎麼引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13:13:22

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多年的經驗告訴我: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幾種類型與相關表現:

1、情緒問題。

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經常悶悶不樂,莫名其妙發脾氣;有的甚至焦慮抑郁,自閉嚴重,不和父母溝通;有的則性格偏執,容易激動,情緒波動很大;有的愛生氣,甚至生悶氣;有的則喜歡哭泣,一點點事情就可能哭半天……

2、學習問題。

學習上遇到困難,沒有解決的辦法或攻克難關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學習壓力大;厭學,抵觸學校,甚至逃學曠課,一提到上學就惡心頭昏……

3、人際交往問題。

沉迷手機,吃飯睡覺都不離手,沉浸在虛拟世界中,逐漸喪失在現實中與人交流溝通的興趣;叛逆心理嚴重,聽不進父母正确意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産生自卑心理,對自己失去信心……

4、自我認知偏差。

表現為:自我中心、狂妄自大、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目标不明,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幹什麼;不能客觀清醒地認識并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等等。

很多時候,以上問題是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個體的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但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與原生家庭有關,與家長的養育方式或者說與家庭互動模式密切相關。下圖顯示了父母常見錯誤教育方式:

青少年心理問題該怎麼引導(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及幾個相應對策)1

該圖來自百度

在我接觸的很多案例中,父母要麼就是過度幹預,要麼就缺乏有效陪伴。這些錯誤的養育方式,常常源于父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應對策略:

一、父母擺正自己的位置,盡責但不越位。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請認真閱讀紀伯倫的詩歌《你的孩其實不是你的孩》。

你的孩,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命對于渴望誕的孩。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因你來,

他們在裡邊,

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

屬于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樣,

因為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

是從你那射出的箭。

箭望着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盡将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快遠。

懷着快樂的情,

在箭的彎曲吧,

因為他愛路飛翔的箭,

也愛穩定的。

家長要密切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狀态,但不要過多控制和說教,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需要及時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或盡快前往醫院就診。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二、重建互動模式,有效溝通,有效陪伴。

反思一下我們和青少年的互動模式,成員之間的溝通是不是以抱怨開始,并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和願望,或者沒有真心關注對方的需求和願望,真正實現有效溝通。

讓我們一起來讀魯思.貝本梅爾的一首詩: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

“聽了你的話,我仿佛受了審判,無比委屈,無從分辨,在離開前,我想問,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在自我辯護前,在帶着痛苦或恐懼質問前,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在我說與聽的時候,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我心裡有話要說,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聲,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請透過我的言語,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

讀了這首詩,我們會發現,語言确實可以成為窗戶,讓愛和陽光照進來溫暖自己,也照亮别人。這就需要我們學會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溝通時陳述自己觀察的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和請求。

青少年心理問題該怎麼引導(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及幾個相應對策)2

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有天然的治愈力

三、接納情緒,積極地調節情緒。

每一種情緒都是有能量的,當任何一種情緒來臨時,我們不要把它拒之門外,就讓它進來,坦然面對它、接納它,覺知它的存在,想想它是來告訴你什麼的?

下面分享一個對情緒管理來說非常有效的理論和方法,叫情緒ABC理論。為了很好地解讀這個理論,請大家先做一個選擇:周末,你待在家裡,當你望向窗外時,發現外面下起了小雨,這個時候你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有的人會告訴我他很不開心,因為外面又濕又滑,去哪玩都不方便,隻能選擇在家裡待着;有的人會告訴我他很高興,因為外面下小雨很好,空氣變得清新了,還有很多負氧離子,打把傘在雨中漫步多惬意啊!瞧,經曆了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樣,反應不一樣,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原來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其實不是被這個事情本身決定的,而是被我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所控制。我們怎麼看這個事情,就得到了怎麼樣的情緒,也就會有一些怎樣的行為結果,這就是情緒ABC理論最簡單的解讀。這個著名的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麗斯研究發現的,他用A代表已經發生的事件,用B代表我們對事情的看法,用C代表因此而産生的情緒和行為。情緒ABC理論告訴我們:如果想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認識。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一下情緒ABC理論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遇到下面這些事情,請你試着用情緒ABC理論來管理自己的情緒:考試成績不理想,我不開心。改變想法:考試成績不理想,我仍然能夠接受,因為這樣暴露了我的知識漏洞,我正好可以及時彌補,糾錯,下次肯定會好一點;和家人吵架了 ,我不開心。改變想法:和家人吵架了,我仍然能夠接受,因為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它讓我體驗到溝通需要講究方法,以後我應該好好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

總之,情緒不僅可以通過釋放而緩解;也可以通過改變認識與思考方式而間接地予以調控。當然,還可以通過傾訴、戶外活動、體育運動、走進大自然等方式釋放和調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