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地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簡注:
玉簟,像玉一樣光潔的竹席。蘭舟,舟的美稱。誰,實指心中所思念的丈夫。錦書,情書的美稱。雁字,雁飛行時排列成“一”字或“人”字。相傳鴻雁能傳書。
散繹:
紅藕花殘香漸消,竹席生涼已入秋。
輕輕提起羅裙擺,獨自閑遊上小舟。
雲中又見寄書鴻,誰寄情書情悠悠,
明月皎皎照西樓。
落花飄零水流去,相思似水心上流。
兩地同心一樣愁。
此情無法能消除,下了眉頭到心頭。
品讀:
這有詞是李清照早期為懷念初婚不久即離家遠行的丈夫趙明誠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全詞移情入景,通過各種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詞人的懷念之情。
上片寫詞人獨自泛舟,面對着紅藕香殘的秋色,涼意泛起,透露出詞人心境的寂寞惆怅。仰望長空,雁字一行,表現出詞人對鴻雁傳書的殷切期望。
下片“花自飄零水自流”,與開頭呼應,又暗寓年華易逝,使身處異地的丈夫同為憂愁,詞人借流水把兩人的相思之情連在一起。最後,通過詞中人物面部表情的刹那變化,将内心深處無形和無法抑制的情思傳神地表達出來。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點化範仲淹《禦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句,比範詞更為精煉概括,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這首詞創造了完整感人的意境,表達了強烈的思想感情,移情入景,把自己真摯深沉的感情融入外界景物之中,又借着對景物的描寫将它抒發出來。紅藕香殘,花自飄零兩句,互相襯托補充,勾畫出秋天的自然景色,經過作者帶着相思的主觀色彩一描繪,就有了人的情感在内,具有了多層含義。
這首詞語淡情深,不事雕琢,言有盡而意無窮。清人《兩般秋雨庵筆記》卷三曰:“紅藕香殘”句,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這個評語當然也很對,不過,這“不經意語”卻是來自詞人的着意錘煉。
附圖八幅,李清照詞意圖:
輕解羅裳上蘭舟,花自飄零水自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