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五"是一個神秘數字,它伴随着中華文明的發展流行了數千年,上自哲學的"五行"說,下至"五行八作"的行業劃分和"五花八門"的陣式,可謂無所不在、無所不包。
關于數字"五"的起源,郭沫若先生認為"數生于手",他在《釋五十》一文中說:"數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字作一二三四(寫作四個橫線) ,此手指之象形也。手指何以橫書?曰,請以手作數,于無心之間,必先出右掌,倒其拇指為一,次指為二,中指為三,無名指為四,一拳為五。
羅馬數字也認為源自于手,"五"在羅馬數字中寫作"V",十字合掌寫作"X",一二三就是三個手指的形象,分别寫作為Ⅰ、Ⅱ、Ⅲ,于是組合運用,以"V"(五)中心,做加減法就能得到其他的數字。
但是僅從數字方面來理解"五"這個數字肯定遠遠不夠,因為任何抽象的數字不與實際的事物相聯系,都隻能是數學問題,而不能成為文化問題,更産生不了神秘感。所以"五"這個數字必須融入到文化的血液當中,但是"五"這個數字并不好編入。
三生萬物
"一"最好編入,因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一切的本源;"二"更好編入,因為中國人最講究陰陽,凡是對立的事物都可編入數字"二",像日月、天地、黑白等;"三"也好編入,因為"三才者、天地人",人一定要給自己找特殊性的,不然怎麼站在生物序列的頂端,由此還要引申出"三綱者,君臣義",因為這是順應上天意志;"四"也好編入,因為時間上有四季、空間上有四方,這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很能和神秘感産生聯系。但是到了數字"五"就有些困難了,因為實際可見的事物沒有和"五"對應的,雖然"五"在中國文化中相當流行,有五帝、五行、五嶽、五典、五禮、五服、五禽戲等等,但源頭在哪裡呢?
按照數的發展,"五"肯定是從"四"發展出來的。但用在文化上,具體起源于那個文化意義上的"四",還真不敢确定。如果參照"天地人"三才的模式,也就是天、地加上人這種模式,是否可以套用在"五"身上,用四方再加上中間,組成"五方"來解釋呢?這是我早年讀書的一個想法,但也僅僅是一個想法。沒想到後來還真有人找到了根據,是從殷商的占蔔辭中找到的,蔔辭上有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商這些字,隻有商沒有"方位",商和四方放在一起,毫無疑問是代表中間的意思,不知道現在的"中間商"是不是從這來的。(開玩笑的)
這個真不是瞎猜,因為商朝人一直認為商星,也就是新宿星,處在東方蒼龍七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說,商朝人确實認為自己是"中央商"。周朝人在打敗商朝人之後,營建成周(今洛陽),也就是占據了商朝人的位置,為了紀念這件事,特意鑄造了一尊青銅器,這就是國寶級青銅器何尊銘文,上有"宅茲中國"字樣,這是"中國"一詞迄今發現的最早來源。這裡的中國就是從方位上所指。也就是說,在周朝人眼中,占據了商人的位置之後,才算占據的中間的位置。當時在人們眼中,殷商占據的地方才叫中心,所以叫"中央"。直到現在,河南人表示肯定的意思,依然是用一個"中"字,可見"中"已經深入到中華的文化血液。
五行相生相克
"五"來源于四方位"中"的概念,最重要的證據來自《同文舉要》中的一段話:"聖人畫卦,由四而五,有君道。故曰:五位,天地之中數也。"這段話揭示出由方位意識進化出來的"由四而五",這無異于發現了"五"這個數神秘蘊含的根本源頭。而且甲骨文稱:"東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這是在占蔔東土、南土、西土、北土的年谷成熟,以周邊為四方,自身自然是中央。此外,甲骨文言祭四方者屢見,當時四方指四方遠處的方國,給四方的方國命名,也是從大邑商為中心而言。後來周朝人完美地繼承了這一點,自居為華夏,占據中央位置,而周邊分别以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來記述。《孟子·梁惠王上》提到"莅中國而撫四夷",也是從方位和文化上區分周邊人群。
經過紛繁複雜的發展,"五"終于有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原本的四嶽也變成了五嶽,相應的"四帝"也要變成"五帝"。《史記·封禅書》記載了漢高祖劉邦繼位後,祭祀由"四帝"變"五帝"的過程,當時劉邦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于是又建立了黑帝祠。看來,到了劉邦這裡,才算湊足了五帝之數。
後世為了給統治階級找合理統治的理由,于是把早就有的五行理論改造,并将五行和"五帝"結合,讓他們成為"五德"的代表,從此也就相生相克了。《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淮南子·天文訓》也有關于"五星"記載,也就是将"五帝"和五個神組合。
《呂氏春秋·應同》中更是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因為重要所以隻能原文抄錄:凡帝王者之将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蝼,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于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将徙于土。
《尚書》
這一大段話,也許就是漢朝人改造《尚書·洪範》,利用五行理論,并終于創立了"五德終始"說的理論基礎。這也給漢朝能打敗秦朝立國,創立了理論基礎。也許就是從此之後,數字"五"的地位一路飙升,終于到了九五至尊的地步。由此引申出關于"五"的文化符号就非常多了,甚至其變體"五百"都跟着沾光。古籍中常說的"五百歲"就是指聖人的循環,因為從堯舜至商湯是五百餘年、從商湯至文王是五百餘年、從文王至孔子還是五百餘年,所以《孟子》幹脆說"五百歲而聖人出",後人根據孟子的這句話,甚至認為"五百年"就是"天道之常",也就是天的常數,所以古人推出"五百載大變"的天道循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