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1 09:08:05

導讀:懷孕是一件讓寶媽又欣喜又擔心的事情,女性在懷孕之後身體會出現各種反應,這其中包括身體上的不适,還有心理上的期盼和擔憂。

随着懷孕時間的推移,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當到了孕晚期時,大家會發現自己的肚子形狀似乎發生了變化,如果用水果來做比喻的話,孕中期像大西瓜,孕晚期就變成了大柚子。形狀上的變化也印證着胎兒已經入盆了,準媽媽即将面臨着分娩,卸貨的時間也就指日可待了。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1

孕期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孕媽出現惡心嘔吐的反應,小李在懷孕前早有耳聞。她以為隻要在孕早期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會随着時間的推移改善。沒想到自己早期的孕吐熬過去了,可胎兒變大胃被擠壓容量變小了,吃不了多少東西就飽了,不過一會就又餓了,小李不得不多吃幾頓。

如今小李已經懷孕30周了,她說自己最近胃口突然變好了,問我是不是已經入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對于生産方面的知識略知一二,至少比她有經驗多了,可終究不是專業人士,有很多細節問題我還是不清楚,所以不敢貿然回答。當時我生寶寶的時候在胎兒入盆後,确實胃口好了很多,不過我是在36周才入盆的。聽她這麼說有些疑惑:“難道胃口好就能定義入盆嗎?”還是建議她問一下醫生才能夠下定論。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2

小李趁着體檢的時候,把這個疑問向醫生提了出來,醫生表示雖然胎兒入盆會讓孕婦的胃口變大,不過胃口好并不能代表着胎兒已經入盆。醫生還說胎兒入盆一般正常發生于36~37周,30周實在是太早了隻有個别孕婦才會有這種情況。

01、入盆時準媽媽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入盆的時間,每個寶媽都不太一樣,大家如果覺得身體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那麼可以在産檢的時候詢問醫生,及時了解自己身體狀況。過早入盆的準媽媽一般屬于淺入盆的狀态,可能在本周入盆,下一周就會自己出去。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3

第一:上面不頂得慌了,下面壓得難受

隻要親身經曆過的人都知道在懷孕之後,胎兒逐漸變大自己就會明顯感覺到胃被擠壓了。以前能吃兩碗飯,而現在隻能吃得下一碗。當胎兒發育成熟,進入母親的骨盆之後,準媽媽的胃口就會變好能吃下很多東西

因為胎兒的位置從上面移動到了骨盆,不過此時準媽媽也會感覺到自己下面被壓得比較難受。膀胱受到擠壓會出現上廁所次數增多的情況,每天晚上都要起夜4~5次,總是憋不住尿。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4

第二:出現明顯的下墜感

懷孕晚期胎兒的體重很大,這時候準媽媽是非常辛苦的。胎兒進入骨盆會壓迫到恥骨,難免會産生疼痛感,周圍的肌肉也會有一種被拉扯的感覺。就像來月事的那種墜痛感,不過強烈程度自然要更大一些。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5

第三:肚子的形狀發生了改變

在懷孕中期的時候,胎兒發育成型肚子更像一個大西瓜,随着時間的推移,到了孕晚期就接近于一個柚子的形狀了。準媽媽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就能夠明顯看出入盆之後的改變。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6

第四:便秘的症狀明顯增加

原本懷孕之後準媽媽的身體越來越重,平時不愛活動會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的情況,到了孕晚期這種情況會加重。這是因為胎兒在入盆之後會壓迫到下面,寶媽在上廁所的時候更難用力,非常容易加重便秘。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平時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來應對便秘的症狀。

懷孕肚子尖與圓怎麼看(胎兒入盆怎麼判斷呢)7

入盆之後就代表着準媽媽即将“卸貨”,為了能夠更順利的分娩,大家可以做一些相關的運動來讓自己生寶寶的時候時間短一點。各位準媽媽可以學習下面促進入盆的運動,這有助于胎兒順利入盆。

02、為了促進胎兒入盆,準媽媽可以做哪些運動呢?

散步是最簡單、最方便的一種運動,随時随地都可以進行。在散步的時候可以幫助胎兒進入骨盆,松弛此處的韌帶,有助于即将來臨的分娩。每天散步的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就好,注意選擇人不太多的地點,可以在早晨或者是傍晚太陽不刺激的時候出門。這樣還能夠接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心情會比較舒暢。

在瑜伽中有一個運動特别适合孕婦去做,準媽媽雙手雙膝與肩同齊撐地,吸氣弓背、呼氣擡頭直背,每天可以反複多做幾次。這可以讓孕媽感到渾身輕松,後背、肩頸得到放松。

結語:

在懷孕期間是非常推做以上這些運動來強身健體。這還有助于提升各位的免疫力,可以少生病,保證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在孕晚期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身體過重而選擇天天卧床,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健康,對胎兒的發育一點好處也沒有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