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哲學家阿奎拉有句名言:
我們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超越精神
有三種快樂,你選擇哪一種
有次無意間刷到羅翔大律師的一個短視頻,他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說我們每個人,無論金錢的多寡或者社會地位的高低,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拒絕平庸,渴望有意義的人生
于是我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盡可能超越當下的平凡
比如說吸毒,或者性放縱,本質上也是一種對現世的抵抗,當然還有别的方法,都希望能對抗自己平庸的生活
但是何為平庸?何為不平庸?
這個問題如果不搞清楚,越是抵抗,越容易把人生帶入深淵
然後他說了三個選項,問我們會選擇哪一種快樂
A.看小黃書
B.聽郭德綱的相聲
C.看莎士比亞
如果這三種作品都能給你帶來快樂,請問你覺得哪種快樂更讓你快樂?
當他問這個問題時,絕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郭德綱的相聲
其原因按他的分析,無非有兩種
第一種,有人真心想選小黃書,但怕被别人笑話,隻好選郭德綱
第二種,有人真心想選莎士比亞,但怕别人說他裝,隻好選郭德綱
然後他繼續問
如果圖書館隻能留一本書,作為文明的種子留給後人,即便你真誠地認為小黃書給你帶來了快樂,郭德綱的相聲給你帶來了歡聲笑語,但如果隻能留一本書,你會留哪一本?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所有人都會選擇莎士比亞
為什麼?
因為越是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人類畢生的追求
有些快樂雖然能帶來短暫的愉悅甚至是放縱,但是降低了人性的尊嚴,而那些越是能體現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高級的享受
所以我們不斷地說讀書,說修行,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享受高級快樂!
我們不會因為享受高級快樂而失去低級快樂,讀莎士比亞的書既不會妨礙我們看小黃書,也不會妨礙聽郭德綱的相聲
但如果人的追求永遠隻關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快樂
所以何為平庸?何為不平庸?聽完這個故事,大家是否對“平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
不甘平庸的人該怎麼活王陽明生于狀元門第,少負天才之名,心慕聖人之道,熟讀兵法,練就武藝,為求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力,為民除害,以仁義施于人民,成就君子之名
後遭奸黨陷害,受廷仗之責,蒙牢獄之災,投荒萬裡,九死一生
他心不甘,他意難平,他恨不得扔石頭砸天
他不停追問: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孔子答:志于道
可什麼是道? 道在哪裡?他上下求索而不得
你看,不僅僅是我們,就連千古聖人,他們也曾自命不凡,人到中年才開始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
直到悟道那一刻,他才恍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原來,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想做什麼,而在于能做什麼
人生的劇本我們幾乎沒得選,但如何演好這個劇本卻可以由自己說了算
王陽明被投身荒蕪之地,他比任何人都卑微甚至失敗,與其被人恥笑能力配不上野心,不如腳踏實地活好當下(原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
哪怕是教山野村民識得幾個字,隻要能與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聯系在一起,大事還是小事,又有什麼區别呢?
孔夫子也是如此,當初放着魯國大司寇(相當于一國總理)的職務不做,周遊列國累累如喪家之犬
當時又有幾人為之欽佩?
但是他們并不對人生的前途悲觀,更不是為了滿足世俗眼球而作的一場表演秀,無論是孔子亦或王陽明,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都有同一個信念:
為自己的想法而燃燒!
哈佛大學開學典禮的時候,一位著名校友說,世上很多優秀的人走不出一個怪圈,就是優秀着優秀着,就優秀成了平庸
可見“平庸”的反義詞并不是“優秀”,一個人的智商,出身,包括學曆并不能代表他不平凡。同理,就算我們資質再平凡,也不妨礙我們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隻要能與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聯系在一起,幹大事還是小事,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有尊嚴的活着
平庸亦或卓越,不在事上,而在心上…
我是墨梅,專注心學智慧,與君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