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歎體現人文思想。
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歡詠物。今天,小七總結了10首具有哲理的詠物詩,如果你能讀懂的話,将受益無窮。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釋義】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哲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一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啭千聲随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釋義】樹林裡,畫眉鳥在紅紅紫紫的枝頭自在飛翔和歡唱,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貴重的鳥籠裡,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
【哲理】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
《蜂》
唐·羅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釋義】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它們看盡了美好春光。采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哲理】蜜蜂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就像有些人一樣,勞苦一生,享受卻很少。
《雪梅二首·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哲理】人和事物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蓮藕花葉圖》
元·吳師道
玉雪竅玲珑,紛披綠映紅。
生生無限意,隻在苦心中。
【釋義】白潤如玉如雪的蓮藕,中間有精巧透明的竅孔,玲珑可愛。它的綠葉和紅花鋪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襯。蓮藕的生命一代代延續不斷,顯示出無限意趣和欣欣向榮的生機,它之所以能夠如此,全部奧秘都在蓮籽的“苦心”當中。
【哲理】蓮藕豐碩的果實,都是從苦中得來。隻有刻苦努力,才能有所創造,才能有成就。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釋義】嫩綠的新竹有一半還包着筍殼,新長出的竹梢才高出牆頭。嫩綠的顔色映侵着書套,久久不退;當竹影移過,酒也頓是變的清涼。新雨過後,竹子更加美好潔淨;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隻要不被摧殘,新竹一定可以長到高矗雲霄。
【哲理】竹子的茁壯生長有賴于惠風甘雨的沐浴,這是它自由發展所必需的生态條件。隻要條件好,事件的生成和發展就十分順利。
《蟻》
唐·元稹
時術功雖細,年深禍亦成。
功穿漏江海,蠶食困蛟鲸。
敢憚榱梁蠹,深藏柱石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釋義】螞蟻的特點:螞蟻力量微小;如不警惕,螞蟻可造成重大危害。為政者要謹小慎微,防微杜漸。
【哲理】小小的螞蟻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變化,千裡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這告誡人們切莫輕視小的變化,以至釀成大禍。
《詠月》
唐·李建樞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婵娟。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釋義】昨天的圓月不是今天的圓月,真懷疑這再圓的月亮是否依舊美麗, 在一年十二個月裡,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能再圓,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屬于青春年少的光陰又能有多少呢?
【哲理】詩人通過對自然交替的變化,領悟到光陰的無情,歲月短暫的道理,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釋義】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苔藓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雖然苔花像米一樣小,也學着牡丹開放。
【哲理】在即使自己再不出衆,再渺小,也不要放棄自己。自強不息,是人生最美的光。
《詠螢》
唐·虞世南
的曆流光小,飄飖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釋義】靈巧的身軀發出微弱的光芒,纖弱的翅膀輕輕飄動。隻怕沒有人認識自己,獨自暗中飛來飛去發出光明。
【哲理】人生在世,應該努力進取,刻苦學習,即使先天條件不足或有所限制,但是無礙于人通過後天努力獲得學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