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3:35

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日前,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和文明雜志社倡議啟動新時代文明工程,提出“一分二公三自帶”新倡議:即分餐制、公筷公勺、自帶筷子短短兩天,全國數十家媒體參與倡議連日來,積極複工的餐飲企業紛紛響應倡議,健康的餐飲方式也受到了消費者歡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1

公用公勺創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日前,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和文明雜志社倡議啟動新時代文明工程,提出“一分二公三自帶”新倡議:即分餐制、公筷公勺、自帶筷子。短短兩天,全國數十家媒體參與倡議。連日來,積極複工的餐飲企業紛紛響應倡議,健康的餐飲方式也受到了消費者歡迎。

文明飲食倡議受關注

在山東濟南,位于經十路的舜和國際酒店裡已經有不少前來就餐的顧客。與疫情之前比,這裡的客流量下降了不少,但是每天仍然能夠接待大概80桌顧客就餐。

據山東舜和酒店集團董事長任興本介紹,酒店提供了3種分餐形式,包括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助。其中分餐位上适合人數少、餐标高的情況,可以制定菜單,上菜時每人一份。分餐公勺則為顧客提供公筷公勺,自己分餐。

在疫情下,通過各種方式實行分餐,為疫情防控以及消費者就餐提供了安全保障。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分餐制可以預防、減少各種疾病交叉感染的機會。分餐可以根據每人每餐所需攝入的營養,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均衡和健康飲食,也可以按需提供餐食,減少食物浪費。”

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進一步守護消費者健康,近日,北京烹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号召全市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行動,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上海、山東、成都等地也紛紛發布了文明飲食倡議或行業指南,倡導推廣分餐制,餐飲經營單位主動給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等。

據上海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介紹,上海市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後,市民紛紛留言表示贊同。十多個小時内,僅上海發布、上海市衛健委官微的總閱讀量就超過了126萬次,評論1800多條,點贊超過1萬次。從自身做起,使用公筷公勺,養成健康文明的用餐習慣,得到市民的廣泛響應。

改習慣、降成本成推廣難點

“公筷公勺不方便,餐桌上容易搞錯”“餐飲企業覺得增加清洗工作量,不願意提供公筷公勺”“家庭就餐采用公筷公勺,麻煩且沒必要”……對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也有人在留言中提出了疑慮。

消費習慣、消費觀念的改變是推廣分餐制的難點之一。中國人長期以來形成了合餐的飲食習慣,餐飲除了有滿足溫飽、享受美食的訴求外,還有團聚、交流的需求。韓明表示,分餐制、公筷公勺等倡議還需要從衛生健康這個角度進行更大限度的倡導。

在陝西西安,西安飯莊、老孫家、同盛祥等餐飲品牌已經有80%左右的門店恢複堂食,這些餐廳積極倡導顧客就餐時實行分餐,為顧客主動提供公筷公勺。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文平告訴記者,現在客流量不大,餐廳服務人員可以為顧客提供分餐或公筷公勺的服務,在恢複正常營業後,恐怕餐廳的服務成本會提高,但從消費趨勢來看,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公筷公勺不方便,餐桌上容易搞錯”的問題,任興本也遇到過。“剛開始探索分餐制時,我們發現分餐的公勺容易和顧客自用的餐具混淆。”任興本說,“後來我們單獨定制了‘席面羹’,它的形狀大,與顧客自己使用的餐具不容易混淆,解決了這一問題。”

打造健康餐飲方式需各方合力

鄭錦認為,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并非一蹴而就。這需要市民、餐飲企業、政府部門、專業機構、媒體幾方面形成合力。

随着各地倡導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政策層面上,更多的地方标準、行業指南陸續出台。

江蘇泰州日前發布了《公勺公筷使用規範》地方标準,要求公勺宜為白色或類白色,公筷顔色宜為紅色或類白色,并印燙公勺、公筷字樣,公筷長度比自用筷子長3至4厘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公示拟批準發布的《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等兩項地方标準,為餐飲企業分餐的設施設備、服務流程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等作出指導。

“對餐飲企業而言,行業标準化發展使服務水準、運營标準提高了。”靳文平告訴記者,标準也不是一刀切,餐飲企業根據就餐消費服務對象、就餐方式、餐品價位的不同,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居民可以從在家裡養成分餐、使用公勺的習慣開始。在家實踐其實并不難,每人準備一個餐碟、餐碗,每個菜準備公勺,可以逐漸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任興本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18日11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