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央視《百家講壇》播出19年來,王崧舟是第一位應邀講授中小學語文的嘉賓。《愛上語文》這十二講對語文教學有非常大的啟發意義。
01
語文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
第一,對廣大中小學學生來說,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二,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沒有語文,我們可能寸步難行;
第三,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語文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而語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結晶;
第四,對每個中國人來說,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02
學語文就是學做人
語文教育大家顧黃初先生說:“語文這個工具,作為信息的載體,它在實際運用中總是承載着人們所要表達的情、意、理、趣的。
元朝的王冕在自己畫的《墨梅圖》上題寫過這樣一首詩: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隻流清氣滿乾坤。
這首質樸曉暢的七言題畫詩,大意是說:生長在我家洗硯池邊的梅花樹,朵朵花兒仿佛浸染了清洗畫筆時留下的淡淡墨痕。它不需要别人誇贊色彩的豔麗,隻祈求自己的清氣流布在天地之間。
學這首詩,知道了大意、了解了這些字面的意思是遠遠不夠的,不但要真正讀懂這首詩的氣象格局,而且要幫助自己的心靈成長。如果,從學語文就是學做人的角度切入,這首詩其實同時寫到了三種不同的梅花。
第一種,“家中的梅花”。“吾家洗硯池頭樹”。
第二種,“畫中的梅花”。“個個花開淡墨痕”。
第三種,“心中的梅花”。“不要人誇好顔色,隻流清氣滿乾坤”。這才是王冕一生的人格追求。
寫梅花,通常會寫它的香氣,而在王冕的筆下,“香氣”卻成了“清氣”。這又是為什麼呢?用心比較,我們就不難發現:
香氣對應的自然是花,清氣對應的不再是花,而是人;
香氣是物質意義上的,清氣則是精神意義上的;
香氣是鼻子聞出來的,清氣則是心靈品出來的;
香氣人人得而聞之,清氣則隻有高潔之士方能品之;
香氣留在表面上,清氣流在骨子裡。
我們不妨再想一想那些帶“清”的成語:兩袖清風、冰清玉潔、清平世界、清閑自在、清幽曠遠、清靜無為……
這是一種多麼遼闊的生命格局,多麼高遠的人生境界。這樣的格局,對應的不是語文,而是人生;這樣的境界,不是物質意義上的,而是精神意義上的。
王冕的梅花,不隻是用口說出來、用手寫出來,更是用心靈品出來的;王冕對“清氣”的追求,不是人人得而有之,而是以天下為己任者方能有之。
無論語文怎麼學,通過語文學做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03
語文教學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把作品讀厚。書讀百遍不是數量上的要求,而是層次上的要求,質量上的要求。一是參考别人的體會和感悟;二是去研究作者本人;三是抓住關鍵的意象。好的教師是用一輩子來備一節課。
第二個層次是能夠把它讀薄。讀薄跟數量的多少篇幅的長短沒有太大的關系,讀薄關鍵的關鍵在于能夠聚焦和鎖定這首詞最核心最有價值的信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這首詞的詞牌是長相思,詞名也是長相思,而長相思三個字,你可以把它讀薄讀成一個字--思。
第三個層次是讀活。要把自己放進去,要體驗着詩人的體驗。讀厚就是對這篇文章,這個作者有充分的了解,也是我們備課的第一步,對教材進行分析,占有大量的資料。而第二步讀薄,其實就是進行教學設計。而讀活,就是語文的實踐性的要求,把課本裡裡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起來。
04
語文學習的“三隻眼”
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基本特點,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文”指的是“文學”,“史”指的是“曆史”,“哲”指的是“哲學”。
正因為中國語文的傳統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所以,我們說,要學好語文就需要“三隻眼睛”。
第一隻,文學的眼睛;
第二隻,曆史的眼睛;
第三隻,哲學的眼睛。
用三隻眼睛看語文,才能真正看清語文的本來面目。
05
語文學習的三重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重境界是什麼呢?核心是立志,而且要立的還不是一般的志,要立的是高遠的志向。你看,“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高一個遠,這志向要高遠,這是成就大事業、大學問的第一重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重境界是什麼呢?核心是學會堅持,你要學會持之以恒,你要學會朝着你的目标、朝着你的方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攀登,即便是衣帶漸寬,不離不棄。即便是形容憔悴,也心甘情願。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重境界是什麼呢?那就是豁然開朗,那就是恍然大悟。這重境界從“衆裡尋他千百度”開始, “衣帶漸寬終不悔,衆裡尋他千百度。”“為伊消得人憔悴,衆裡尋他千百度。”這樣尋啊、找啊,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是頓悟,是豁然開朗,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如果說“衆裡尋他千百度”,那是一種量的累積,那屬于一種量變,那麼“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則是一種質的變化,是一種突變。往往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往往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06
小學語文教材傳統文化的建構内容可分為八類
1、漢語言文字方面。漢文字文化和漢語言文化,如成語,蒙學,童謠,諺語,歇後語,字謎,對韻,對聯,詞串。教材裡面,比如部編版識字課上的《對韻歌》。
2、傳統文化。古詩詞,文言文,古典名著,古代神話、寓言和民間故事。比如《靜夜思》《司馬光》《草船借箭》《亡羊補牢》。
3、曆史文化。曆史名人故事和特定曆史事件。比如《曹沖稱》《圓明園的毀滅》。
4、傳統藝術文化。比如手工藝術,建築藝術,繪畫藝術,書法藝術,表演藝術。
5、科技文化。比如古代文明,古代科技,古代科學家。
6、民俗文化。傳統節日,民族風情,農耕民俗。
7、宗教文化。
8、意象文化。圖騰意象,動物意象,植物意象,建築意象。
小學語文教材怎麼重估課程的文化價值呢?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常規教學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而技術是最沒有靈魂的。講《秋天》這一課,我們從秋的字源說起,感受秋天的豐收,感受先人對秋的尊敬。
課文是精神返鄉的入口。課文《秋天》的文化意象:北燕南飛。
中國古詩詞當中,與此相關的詩句不少。比如:王實甫《西廂記》“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陸遊“燕來慘淡沙場外,躍出蒼茫雲海間”,晏殊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怅此情難寄”,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李清照“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一首首的詩詞,無不再訴說,古時候的大雁,是在給我們傳遞書信。
可以說,解讀教材最考驗一個老師的基本功,這需要我們要有很高的文化修養。《為什麼讀經典》中有這樣的話: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他們帶着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着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時留下的足迹。打開經典之門,就是打開文化之門。
重構是文化融合的範式。首先要優選内容。對于孩子基本能讀懂的就少教少學,能讀懂部分的選教選學,對基本上讀不懂的老師要多教多學。我們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弄反了,對孩子一讀就懂的在那裡津津有味的分析,而對不懂的問題往往一帶而過。可見,還是教材分析不到位,解讀不到位,對孩子的學情沒有真正弄清楚。
其次是分類整合。對于出現的文化類别,結合教材,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可以拓展整合。
第三集中學習,也就是主題單元整合。
第四專題探究。這裡指的是要有課程開發意識,設計出适合自己和學生的課程。
五是專業引領。一定要多看這一領域裡面專家的各類書籍,譬如孫紹振的《名作細讀》。
積澱是深度融合的旨歸。要想有上面幾方面的展現,必須從大量的讀書,博覽群書,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對自己進行沉澱,素養才會提升,才會進行專業的文本解讀,有深度的文本解讀,才能在文本解讀當中讀出自己的風格,課堂才會深入淺出,老師特别是語文老師,真的是要有很深的底蘊。
07
古詩教學的三條基本實踐策略
我有一個擔心,古詩成為課文,進入教材,可能是一種不幸。看看我們的古詩課堂吧:要麼是讓孩子傻傻地背,背得口幹舌燥,背得天昏地暗;要麼是老師傻傻地講,講得支離破碎,講得體無完膚。大量的經典古詩進入課文以後,它所遭遇的命運,非常讓人同情。
詩性為重,基本教學策略就應該是“會心吟誦得其韻”。古詩教學基本的方法就是吟誦,當然現在講吟誦,是現代漢語語境下的吟誦,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下的吟誦了。或者說,對傳統意義上的吟誦也要進行現代重構。
在古詩教學中,誦讀、吟誦是對詩最大的保護。吟誦的整體性,吟誦的音樂性,吟誦和詩的直接晤面,都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詩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生命的存在。當然吟誦得講究方法,不是傻傻地吟誦,不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吟誦得揉合到詩的整體意境中去。古詩的誦讀,要講究整體性,要融人到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去,千萬不要隻把它當做一個環節。
意象為重,基本教學策略就應是“誠心直觀得其象”。古詩要“舉象”,“舉”就是打開,就是呈現,就是營造。不僅要“舉象”,還要“造境”。隻有在舉象、造境的基礎上,學生才能真正領會詩之三昧。
詩一定要把象呈現出來,狀難言之物要曆曆如在目前,這樣孩子們通過形象,通過意象,通過印象,才能直抵詩歌三昧。我曾經執教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引起很大轟動,我就講講當時怎麼呈現意象。
我在黑闆上寫了一個字“身”,我說:“納蘭的身,身體的身,納蘭的身到過哪些地方?”這是舉象。我一口氣叫了八個孩子,前面叫一個,後面叫一個,中間叫一個……第一個孩子站起來說:“納蘭的身在路上。”他答完我就讓他站着。第二個孩子站起來說:“納蘭的身在向着山海關的路上。”方向有了,答對了,我也讓他站着。第三個孩子:“納蘭的身已經在山海關了。”我發現,三個孩子的思路僵住了,沒有象。我說:“你們再讀讀詞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看到什麼啦?”兩個邏輯重音,一個落在“山”,一個落在“水”上,聰明的孩子明白了:“哦,老師,我知道了,納蘭的身在山上。”怎樣的山?“崇山峻嶺、懸崖峭壁、羊腸小道,布滿了荊棘,山中還有豺狼虎豹出沒其間。”這個“象”就出來了……
好了,八個孩子發言完畢。八個孩子都站着不是?我就說了:“同學們,課堂裡面站着八個孩子,八個孩子是八個點,八個點把它連在一塊兒,你看到的是一條線,這條線就是納蘭的身經過的路線。他的身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的身經過了大河小川,他的身經過了荒郊野嶺,而此刻他的身正在軍營的帳篷裡。想一想,如此征途,艱難嗎?艱難。辛勞嗎?辛勞。疲憊嗎?疲憊。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這是第一次舉象,緊接着是第二次舉象,我在黑闆上寫了一個“心”字。
我說:“孩子們,那你們可知道,此時此刻,納蘭的心——心情的心,心願的心——在什麼地方?” 我又一口氣叫了六個孩子,“在哪兒?”“故鄉。”“在哪兒?”“老家。”“用詞中的話來說在哪兒?”“故園。”心系故園。假如到此為止,那還是在詩的門口徘徊,沒有進去。因為到此為止,在孩子的心中,故園還隻是兩個符号,沒有脈搏,沒有溫度,跟他的靈魂沒有鍊接。
舉象!把象舉出來,放大了,呈現在每個孩子的眼前。象的疊加,象的連續呈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意境。孩子們融人這個意境以後,就能夠和詩人心心相印。
共感為重,基本教學策略就應是“潛心涵泳得其意”。這個“意”,不是意思,不是意象,而是意象所承載着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理,是意蘊,是共感。
詩,最難把握、最難琢磨的還不是“象”,還要再上升一個境界,那個境界叫“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注定你隻能遠遠地看她,所以詩寫到最後,跟人對宇宙的了悟是差不多的。
蘇轼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的詩眼就是一個“比”——“欲把西湖比西子”,這叫千古一比。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再也沒有人超越這千古一比。所以這個“比”後面的意蘊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這一比好在哪兒?第一,從神韻上看。一個字:宜。第二,從氣韻上看:一個字水。第三,從風韻上看,一個字:清。第四,從情韻上看,兩者之美,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湖在哪兒啊?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谙。西施在哪兒啊?江南。江南出美女!所以,兩者都有江南文化所滋潤所浸養下的那種特有的氣質。第五,我們還可以從音韻上看,兩種美的命名.第一個字都叫“西”:西湖,西施。所以讀起來琅琅上口,合轍押韻。
從神韻到氣韻,到風韻,到情韻,最後到音韻,我說蘇東坡的“比”是天才之“比”,是千古一“比”!這樣的“神韻”,自然需要我們去嚼,去品,去涵泳,去挖掘。
也許有老師說,這對孩子來說有相當的難度。錯!孩子不一定要像你體會的那麼深,那麼多,那麼豐富,但是你可以把對這“千古一比”的咀嚼和感受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08
語文學習的人生價值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這樣寫作?最終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也許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都藏在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就是蘇轼蘇東坡。
蘇轼在六十四年的生涯當中,寫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4800多篇文章,總字數超過了120多萬字。你看,他寫文章跟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轍并稱“唐宋八大家”,應該說代表了散文寫作的最高水平。他寫詩,跟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的詩代表了北宋的最高成就。他寫詞,跟辛棄疾并稱“蘇辛”,應該說他的詞在北宋就是翹楚。他的天才橫溢一生:
他一戲墨,就創立了中國文人畫;
他一寫字,就有着驚世的書法流芳千年;
他一好吃,就傳出“東坡肉”、“東坡餅”諸類佳肴;
他一穿戴,就使“東坡帽”、“東坡屐”民間長存;
他一說笑,就讓和尚成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隻要蘇東坡稍一動彈,就會留下一道濃重的文化色彩。
他懂工程,在徐州修築過大壩。他懂園林,在杭州西湖修築過蘇堤。至于說到中醫、軍事、哲學、美食、律法等等等等,可以說他無所不通,無一不精。難怪有人說,蘇轼是個全才,是個天才。
當然,最令人敬佩的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他的生命境界。蘇轼一生經曆過三次大的貶谪,其他還有無數次的挫折、磨難,但是,這些黑暗的力量都沒有把他打倒。即便去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依然能夠笑面人生,苦中尋樂。
蘇轼的身上,有着李白超凡脫俗的神仙氣,有着杜甫憂國憂民的忠義情,有着白居易窮達融通的從容氣派,也有着陶淵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懷。但是,請注意,蘇轼不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們這些人的簡單地疊加。他就是他。蘇轼的人格傳承了這些人的精華,但是,又是對這些聖賢的精神的一種融彙,一種超越。所以,林語堂先生這樣評價蘇轼蘇東坡,他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而難能有二的。”
其實蘇轼晚年在寫詞的時候,也曾經這樣評價過自己,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轼所講的功業應該不是世俗之人所講的那些功名利祿,那些榮華富貴。在蘇轼看來,他的功業應該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分别的精神境界。而這樣的精神境界在蘇轼所寫的另一首詞當中也有提及。他寫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是的,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轼在黃州、在惠州、在儋州,他最大的功業是什麼,最大的功業是修好了他自己的那顆心,安頓了他自己的靈魂。
所以蘇轼這樣評價自己,他說,“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是一種非常豁達的人生境界,這樣的人生就是審美的人生,就是詩意的人生。可以這樣說,蘇轼六十四歲的生涯,把這樣的詩意人生活了出來。
蘇轼的曠世奇才令後世敬仰,但世人更欣賞的是他棱角分明、剛正不阿的處世态度;他随緣自适、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縱然宦海沉浮,幾起幾落,但他追求純真、磊落的風骨堅不可摧。他曆盡坎坷,但卻如一竿傲竹,堅勁挺拔。他以談笑生死的曠達情懷,在動蕩不息的風雲變幻中,捍衛良知,特立獨行,一蓑煙雨任平生。
那麼,蘇轼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蘇轼的一生是閱讀的一生,寫作的一生,是成長的一生。
早在1978年,語文教育大家呂叔湘先生就指出:“十年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語文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