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和曹丕争儲,錯不在兩人,錯在曹操。有一種說法認為,如果曹操不給曹植誘導暗示,始終遵從“立長不立幼”,曹植根本就不會有非分之想,太太平平當一個“才子王爺”。曹植真的甘于當一個淡泊文人嗎?
非也。雖然曹植愛詩詞歌賦,愛幽古傷情,愛喝酒縱情,具備文人的特質,但曹植也對權力非常渴望,非常迷戀。
曹植
曹丕在世,嚴格監管曹植曹丕在世的時候,一開始對曹植監視很緊,待遇很差,多次改變曹植的封地,還一度挑刺降了曹植的爵位。雖然,後來曹丕和曹植的關系有所緩解,一次曹丕東征孫權,還順路看望了曹植,但隻要曹丕在世,曹植想重返政壇是不可能的。
曹丕
曹植上書侄兒,渴求複出但是,曹植的這顆心并沒有死。
曹丕死後,曹植的侄兒曹睿繼位。曹植上書曹睿,說自己絕對不會比朝廷提拔的官員能力差。如果讓我為國家去打仗,隻要給我驸馬都尉、奉車都尉的官銜,我很快就能建立功勳;如果讓我住在京城,我願意當一名侍從,皇帝出門時跟在座駕附近,随侍左右接受皇帝的問話。曹植說,“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于夢想者也”。
面對自己的侄兒,曹植提的都是不高的官銜,态度極其謙卑,為了複出,這位皇叔也夠卑躬屈膝了。
曹睿接到叔叔曹植的上書,隻是下诏說,本來就沒有禁止皇室親族的走動,稍稍放寬了對諸侯王的管制,但對重新起用曹植隻字未提。
曹睿
曹植警告,異姓臣子靠不住沒能如願以償的曹植不死心,再次上書曹睿,舉了很多例子,意思是古時君王都重用自己的親族(周文王用兩個弟弟虢仲、虢叔成就王業,周成王讓兩位叔叔召公、畢公來輔佐)。
為了打動曹睿,曹植甚至警示,讓(非皇室的)異姓權貴執政,他們不會屈服在皇室親戚下,最後取代齊國國君的不再是呂姓,而是變成了田姓(指田氏代齊);分隔晉國的不是姬氏,而是趙氏、魏氏(指趙、魏、韓三家分晉)。
曹植說,“異姓臣子都是隻為占據有利益的高位,有禍患就趕緊離開。想要國家安定,家族富貴,生能共榮,死能同禍的,就是隻有皇室宗族了。現在皇帝疏遠宗族而親近異姓,我真是感到疑惑極了。”
曹植的話已經說的夠白了,可是曹睿仍然隻當沒聽見,下诏廢止了不準諸侯王留在京城的禁令,對曹植重返政壇的請求繼續裝聾作啞。
徹底失望的曹植,很快就死在了封地,終年不過四十一歲。
一鬥書生曰:曹植希望侄兒曹睿能夠重新起用他,其實也反映了曹植的幼稚。帝王家是沒有親情可言的,曹丕一輩子防着你,他的兒子曹睿會更防着你。隻不過,曹睿把表面文章做的好一些而已。
和曹魏嚴格限制宗室不同,西晉建國後司馬炎大用宗室,可惜也鬧出了八王之亂,西晉短命而亡。所以,其實不論同姓異姓,都會有異心,隻要皇帝手腕不夠硬,統治都會出問題。
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購買本人專欄《改變三國曆史的非主流人物》,換一個角度看三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