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整理書櫃,無意中看到了當年的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不禁勾起了兒時的記憶。感慨時光飛逝的同時,更對故事裡的科學幻想産生了好奇!60年過去了,有哪些已經實現了,哪些還在實現的路上呢?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封面
小說的作者叫葉永烈,是位大名鼎鼎的科普作家,紀實文學作家。中國原創科普圖書的第一品牌,著名的系列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套書總計出過6個版本。1960年,當時隻有20歲的葉永烈參與編寫創作了其中的大部分文章。
系列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出版過6個版本
《十萬個為什麼》雖然是大部頭叢書,但都是由短篇科技小品文組成。葉永烈寫完之後覺得不過瘾,萌生了寫一部中長篇小說的想法。于是,他收集研究大量當時最前沿的科技成就,于1961年創作完成了小說,最初的名字叫做《小靈通的奇遇》。小說通過一個小記者(小靈通),對一個未來城市的遊覽和體驗,為讀者展示了一幅未來時空的奇幻景象,科幻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等衆多領域,應該說對科學發展進行了大膽的展望,趣味性和啟發性并存。
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因為這部小說把未來描寫的過于大膽和美妙,與當時的現實狀況差别巨大,而未能發表。直到1977年國家的出版環境改善了,葉永烈對原稿進行了修改,定名為《小靈通漫遊未來》,于1978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那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有一次在書店閑逛,被書名吸引而購買。小說采用了大量帶有漫畫卡通效果的插圖,幾乎每頁或者每2-3頁就有插圖,使整本書一開卷,就相當具有代入感,有連環畫般輕松愉悅的閱讀效果,非常适合小學生。總之,我當時就愛上這部小說,它為我童年的精神世界,開啟了一個天馬行空的科幻夢,至今仍散發着璀璨的光芒。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頁内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小說版《小靈通漫遊未來》發表後,小說的插圖畫家杜建國與另外一位畫家毛用坤,聯手創作了同名連環畫,并于1980年出版。杜建國和毛用坤兩位畫家,都是當年少兒報刊雜志大社的美術編輯,因此,連環畫一經出版就大獲成功,榮獲了第二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二等獎。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封面
下面,我們就借用連環畫來看看當年的那些科幻:
一、半導體電視電話機:相當于現在的手機視頻對話,完全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二、人機對戰:AlphaGo戰勝世界第一的圍棋選手柯潔,完全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三、工廠機器人工作:現實中的人工智能設備、自動化設備早就大量湧現,基本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四、機器人管理交通:監控設備管理交通,違章拍照,早就在扣錢扣分了,完全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五、立體電影:3D電影已經出現,但仍與小說中的效果有差距,在實現的路上。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六、智能教學:投影儀、語音轉化成文字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了,完全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七、巨型水果:嚴格講現代科技走的是水果增産的路線,而不是單體增大,所以說巨型水果應該不是發展方向,而增産的方式,可以理解為用另外一種方式達到了目的,算基本實現!
連環畫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内頁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小說提到的科幻,大部分已經成為現實。有人可能認為這些科幻是不是太簡單了?請大家别忘了,這部小說創作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些已然實現的科幻,對當時的環境來講,絕對是超級大膽和前衛了。我們不得不感慨作家的奇思妙想,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小說裡還有月球旅遊避暑等科幻,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誇張的藝術手法,當然也許再過若幹年真的實現了也未可知,對我們來說,積極調動自身的聰明才智,進行超越時代的科幻與構思,并努力實現,這不正是科幻小說所要達到的目的嘛......
【悅讀連環畫】品味經典,傳承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