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Ba5.2潛伏期?【最新研判】Q1.我國當前的疫情形勢如何?疫情重點地區該如何科學防控?,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奧密克戎Ba5.2潛伏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最新研判】
Q1.我國當前的疫情形勢如何?疫情重點地區該如何科學防控?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7月份以來,全國的疫情總體上處于低水平波動狀态,近期少數地區疫情有所反彈,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态勢,單日報告的本土感染者數有所增加。近一周,疫情波及21個省份78個地市,其中7個省份報告的感染者數超過百例。甘肅蘭州、廣西北海、河南駐馬店疫情仍然處于進展階段,社會面傳播風險較大。總體上,各地在發生本土疫情後均能在較短的時間内有效控制,疫情影響較為局限,各地疫情應對處置能力和效率已得到進一步提升。
但是,全球疫情出現反彈,暑期國内人員流動量加大,各地發生本土疫情的風險有所增加,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各地要繼續嚴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有關要求,堅持科學、精準、高效的防控原則,全鍊條落實好外防輸入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常态化防控情況下疫情監測的敏感性。發生疫情後,措施要堅決果斷,堅持以快制快,力争用最短時間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疫情。
【病毒研究】
Q2.現在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和BA.5亞分支有很多說法,它的傳播力和緻病力究竟如何?我們現有的防控措施是否能夠有效應對這類變異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BA.4、BA.5亞分支的傳播力相較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略有增加,主要表現為:1.國際上一些國家的研究發現病毒的較高的再生指數(R0);2.一些國家和地區BA.4、BA.5亞分支已經成為流行的優勢毒株;3.過去5周,在歐洲、北美出現了感染數量的增加。
BA.4、BA.5亞分支的緻病力總體上與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快速傳播已經出現了重症病例,在歐洲12個國家近期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流行病學數學模型研究顯示BA.4、BA.5亞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将有所增高。
雖然BA.4、BA.5亞分支的傳播力有所增強,但仍然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沒有證據顯示現有的NPI(非藥物幹預)措施将失效。我國現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的應對。
Q3.變異株長期的變異趨勢是什麼?會永續不斷地變異下去嗎?為什麼奧密克戎這一類變異株的可塑性這麼強呢?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病毒變異,特别是RNA病毒的變異是病毒生存的基本特征,當病毒宿主(人群)通過自然感染、疫苗接種等對某種毒株産生了一定的群體免疫後,病毒就會通過變異,以部分突破存在的免疫屏障,從而得以繁殖,這也是許多病毒性傳染病常常呈現出周期性發病增加的原因之一。新冠病毒的确是一種“聰明”、“狡猾”的病毒,在短短的2年半内出現了多個變異株,形成了多個流行高峰。
董小平表示,關于新冠病毒的變異,大部分學者認為将長期存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應該不會是最後一個變異株,因此對于新的變異株的監測,對于傳播力、緻病力和免疫逃逸力的影響,将是我們長期的關注重點。
Q4.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公衆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對我們帶來的影響,一方面要注重其增強的傳播力和較大規模暴發産生的重症/危重症病例,特别是在高危人群。及時發現、有效控制顯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不必過度解讀和恐慌,緻病力沒有明顯變化,現有的疫苗和非藥物防控措施仍然非常有效。
對于個人防護,一是盡可能完成疫苗的基礎和加強接種,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礎病病人,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嚴重臨床後果。二是一如既往,堅持做好常規的個人防護。
【防控方案】
Q5.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是對風險人員的管理,封管控區的劃分以及疫情監測的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做這些調整的原因和依據是什麼?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一是優化調整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期限和方式。二是統一封控管控區域和中高風險區劃定标準,明确了管控措施。三是完善疫情監測要求,加密風險人群核酸檢測頻次,明确了不同場景下區域核酸檢測的策略。
進行這些修訂主要是基于3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基于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範圍内持續流行,特别是今年以來全國本土疫情發生的頻次明顯增多,疫情波及的地區和範圍比較廣,我國“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壓力不斷加大,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複雜。
二是基于病毒變異的特點。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我國境外輸入和本土疫情的優勢流行株。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短,病毒傳播能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增強,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
三是基于前期試點工作的結果和疫情防控實戰的經驗總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4-5月份,在大連、蘇州、甯波、廈門、青島、廣州和成都等7個入境城市開展了為期4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工作。同時吸收借鑒了各地防控工作的實踐和疫情處置經驗。
Q6.在第九版的防控方案中,對高風險區的劃定和不同風險區域的管控措施是做出了調整,調整具體包括哪些措施?能不能有效防範疫情外溢的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在以往防控工作中,對于有本土疫情發生地需要劃定高中低風險區,便于其他地區及時對可能流入的風險人員進行排查;同時還需劃定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便于快速處置本地疫情傳播。為進一步簡化疫情防控實際操作,解決兩套風險區域劃定工作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第九版防控方案對兩套風險區域劃定标準進行整合,對防控措施進行銜接對應,統一使用高中低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
王麗萍介紹,高中低風險區的劃分是在發生疫情的縣(市、區、旗)内劃分。沒有疫情發生的縣(市、區、旗)全域實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對于跨區域外溢的高風險區人員,流入地采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跨區域溢出的中風險區人員,采取7天居家醫學觀察。跨區域外出的低風險區域人員,不需要采取隔離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Q7.第九版防控方案其中一個變化,就是優化調整了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這一調整的依據是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為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2022年4-5月期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全國選取7個入境城市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核心内容是觀察和印證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封控區和管控區内人員、閉環管理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等四類風險人員的陽性檢出情況和轉陽時間特征。
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感染者都能在7天内檢出。那麼,将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3天居家健康監測”;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從“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醫學觀察”,這樣的調整是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流行特點對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不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是精準防控的體現。
Q8.為什麼說第九版防控方案的一些調整不是放松防控,而是對防控工作的優化?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對防控措施的優化,決不是放松防控。
賀青華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是根據病毒變異後的潛伏期縮短的特點,相應地減少了對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等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在保障疫情防控效果的前提下,優化了集中隔離資源的使用,降低了對群衆生産生活的影響。
賀青華表示,相應加密了風險人員的核酸檢測頻次,有利于盡早發現感染者,并及早啟動處置工作。所以說,第九版防控方案的關鍵體現在:一是把該管住的重點管住、二是把該落實的措施落實到位、三是把該取消的堅決取消。所以,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态清零”總方針不動搖,要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Q9.第九版防控方案中有一條内容,明确了不同場景下區域核酸檢測策略,這一策略的核心是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中核酸檢測策略,明确了不同情景和不同場景下區域核酸檢測策略,明确了發生疫情後和常态化防控下的區域核酸檢測策略。疫情發生後,如經流調研判滿足以下條件:感染來源明确;傳播鍊清晰;未發生社區傳播,無需對發生疫情的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重點對風險區域和有時空交集的人員開展核酸篩查。如經流調研判,傳播鍊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需啟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方案中具體明晰了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農村地區開展區域核酸檢測範圍、檢測策略和終止條件。
這一策略的核心是以快速流調為手段,以區域人群感染風險綜合研判為基礎的科學精準防控理念,對專業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樣做,可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Q10.第九版防控方案中低風險的定義跟之前有了一定的變化,新版方案中低風險地區指的是什麼?
第九版防控方案中,低風險區是指中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相對于高中風險區的風險低,但是相對于沒有疫情的縣(市、區、旗)有一定風險。沒有疫情發生的縣(市、區、旗)全域實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低風險區域人員離開所在的地區或城市,應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裡提醒低風險區人員進行跨區域流動時,到達目的地後應及時向所居住社區或酒店主動進行報備,按要求完成三天兩檢,參與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Q11.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更快、隐匿性強的特點,新版的防控方案在更早發現疫情方面有哪些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呢?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介紹,新版防控方案中按照點與面結合、症狀監測與核酸檢測結合、傳染病監測系統與其他部門監測系統結合的原則,開展人、物、環境等多渠道監測預警,包括(1)醫療機構就診人員監測、(2)風險職業人群監測、(3)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監測、(4)社區管理人群監測、(5)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監測、(6)進口物品及環境監測、(7)藥品監測、(8)病毒基因變異監測。這8大類監測體系的提出和實施都是基于我們自2020年以來在新冠防控的具體實際工作和實踐中總結、凝聚而成,操作性強。
董小平介紹,可以看到,這些多渠道監測既有針對尚未出現疫情時(常态化),如醫療機構就診人員、風險職業人群、進口物品及環境、藥品監測,也有涵蓋疫情出現時的重點監測,如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社區管理人群、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同時關注新變異株的監測和溯源,如病毒基因變異。
董小平表示,在新版防控方案中對包括風險職業人群監測等進行了明确的規定,增加了藥品監測,同時強調了各級聯防聯控機制開展綜合分析和風險研判,提出風險評估結果和預警響應建議。在病毒檢測篩查方面,增加了抗原檢測作為補充等等。這些策略、技術綜合性的使用将會大大增加我們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能力。
【疫苗接種】
Q12.國家正在推動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疫苗的研發,現有的疫苗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是否仍舊有效?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我國自新冠疫情以來一直積極推動疫苗的研發和使用,不僅僅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在以往出現包括Alpha,Delta變異株時就已布置規劃了相關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學資料。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以後,已經有多個團隊、多條研發途徑開展相應工作,取得了進展,但大規模的臨床(III期)研究還需時間。更為重要的是,是否需要以新的突變株替代現有疫苗接種的類型、劑次、策略等等還需要科學的評估。
大量的國際、國内的真實世界研究證實,現行批準使用的疫苗,無論哪種類型,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1, BA.2)引起的住院、肺炎、重症/危重症、死亡都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加強接種可有效提高疫苗保護效率。雖然國内外一些體外研究發現BA.4和BA.5具有明顯的免疫逃逸現象,體外的病毒的中和能力降低,但真實世界的疫苗保護效力是否出現顯著降低還無具體數據。以往的Delta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BA.1, BA.2)在體外研究時也呈現中和能力下降,但真實世界使用時仍顯示出良好的住院、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保護能力,因此國内外專家認為現行的疫苗接種仍然有效,對于老年人群、具有基礎病的人群疫苗接種,特别是加強針的接種仍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Q13.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進展如何?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截至7月20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總數是34億1514.6萬劑次,接種總人數達到12億9816.1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12億6438.5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别占全國總人口數的92.08%和89.6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7億9734.6萬人,其中序貫加強免疫接種4343.4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到2億3616.9萬人,完成全程接種人數2億2311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9.45%和84.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的是1億7477.3萬人。下一步我們将繼續指導各地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和老年人接種工作。
資料來源:7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編輯 常江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