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舍得人物關系介紹

小舍得人物關系介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9:46:34

熱播的電視劇《小舍得》

你看了嗎?

目前,該劇在東方衛視收視率達2.905%,央視電視劇頻道收視率達0.691%,躍升晚間黃金檔收視率榜首。

小舍得人物關系介紹(熱播的小舍得為什麼挑動了那麼多家庭的神經)1

《小舍得》何以得到觀衆的喜愛

在都市家庭引發共鳴?

内容直擊課外教育弊端

《小舍得》是上海檸檬影業出品的“小系列”第三部電視劇,前兩部是《小别離》和《小歡喜》。雖然都是教育題材的電視劇,但内容有所不同,《小舍得》聚焦“小升初”階段,深入探讨課外教育的話題,展現早期教育焦慮與困境,這是《小别離》和《小歡喜》都沒有觸碰的點。

《小舍得》總制片人徐曉鷗透露,《小舍得》于去年5月—9月在上海拍攝,為了保證拍攝進度不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場景在棚内搭建,家庭場景設計也與收入相匹配。南俪和夏君山是企業高管,年薪約幾十萬,家中兩個孩子,還換過一次房,所以設定這個家庭的住房是120平方米,裝修風格檔次與男女主人地位相當。田雨岚顔鵬的家庭會比普通收入家庭稍好一點,公婆又會補貼一些,住的是80多平方米的兩室一廳。

“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孩子教育是一個家庭特别看重的事情,是許多中産或小資家庭非常現實的問題,《小舍得》觸碰這個話題,容易引起觀衆共鳴。”徐曉鷗說,《小舍得》的創作曆經3年,最後呈現的内容來源于多年的積累。主創團隊在前期采訪和調研時,了解到一線城市教育政策信息,掌握了一些家庭的反應案例,“我們希望通過劇情,展現課外機構如何增加了城市家庭的焦慮?這些課到底怎麼影響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培訓機構跟學校教育在理念上有什麼差異?”

劇中因田雨岚的一紙狀告而離開學校、去做機構教師的鐘老師,是劇中課外教育的代表,他與代表學校教育的張老師,表現出比較沖突的教育觀。鐘老師強調應試、注重考試排名,張老師更多講公平教育。選擇課外輔導的家長,明知應試的教育觀念不好,但為了孩子學習成績,仍會趨之若鹜。“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在價值判斷和選擇應對之策時,會出現矛盾,這是當今社會常見的現象。過度的課外教育不是鐘老師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涉及所有人的社會問題。”徐曉鷗說。

《小舍得》的課外教育劇情還在發展中,這個現實話題已經引起很多家庭反響。有網友評論留言,《小舍得》流露出的對校外輔導的批判、對教育公平的期許、對快樂童年的渴望,無不呼喚大人們逃離“攀比式教育”的怪圈,讓孩子重新做回孩子。

“成人焦慮源于跟人比較”

在《小舍得》第一集中,南俪一家四口和田雨岚一家三口圍坐在兩位老人周圍,看似一家三代的團聚,卻暗藏火藥。南俪和田雨岚明裡暗裡的攀比,讓觀衆大呼真實。南俪的女兒歡歡在她的伴奏下,當衆演唱剛剛獲獎的歌曲;田雨岚不甘示弱,讓兒子子悠背起了2000位圓周率,場面一度尴尬。南俪和田雨岚處處“比較”,比寵愛、比存在感,無形中延續到了對下一代的攀比,孩子淪為父母比較的工具。

這是《小舍得》引發的第二個共鳴:劇情發展表面展現的是孩子教育的效果“比較”,背後則是中青年家長們的生存焦慮,焦慮浸透在教育子女之中,原因就是攀比。徐曉鷗坦言,《小舍得》的創作起動點是“比較”,而不是“内卷”,“雞娃”也不是這部戲的重點。她認為,中國人在社會生活中最難承受的就是“比”,人們所謂的焦慮、不平衡、失控等情緒都來源于跟身邊的人“比較”。如果身處“比較的環境”仍然保持很好的心态,就會生活得“比較幸福”。

為了讓“比較”更激進、更有力量,《小舍得》對原著做了修改,原著中的南俪和田雨岚是閨蜜關系,在電視劇中改變為重組家庭中的姐妹。南俪自小家庭條件優渥,希望女兒歡歡可以度過一個沒有壓力的快樂童年,但現實環境與“比較”氛圍讓她改變,拼命催促孩子學習,走向“雞娃”成長之路。張國立飾演的外公是南俪親生父親,看似一碗水端平,實則更偏向自己的親外孫、親外孫女。田雨岚心疼母親在南家寄人籬下,加上母親不被尊重,養成了她既自卑又要強的性格,唯有兒子成績好,才是她炫耀的資本、底氣的來源。這樣的劇中人設,很容易産生大的矛盾沖突,架構起一個個好看又值得深思的場景和故事。

《小舍得》劇中出現了一位3歲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孩子,原因是孩子從8個月大起,家裡就請來英國人做外教。劇中與孩子對話的南俪很是吃驚,現實中的很多家長看此橋段也深有感觸。一位北京媽媽對記者說:“我原來也沒想給3歲的孩子報課外班,但是看到周圍的孩子1歲開始學英語、兩歲可以拼50塊拼圖,我怕孩子在幼兒園受冷落,更怕将來上學後掉隊,馬上也報班了。”

但是,《小舍得》不是為了販賣焦慮,而是為了展現問題,并且積極面對和解決問題。徐曉鷗說:“簡單的倡導佛系,說‘沒關系,平和一點’,這是說服不了任何觀衆的。在《小舍得》的創作中,圍繞孩童教育,我們分了很多層面去觀察,試圖解釋為什麼家長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同時,我們希望爸爸媽媽們認真審視子女教育問題,怎麼說服自己給孩子創造快樂向上的成長環境。”

關注外來務工家庭心理

在《小舍得》劇中,有一位名叫米桃的小五女生,她不同于南俪的女兒夏歡歡,也不同于田雨岚的兒子顔子悠,媽媽是受雇于南俪和田雨岚家的鐘點工,爸爸是水果攤販。她是風帆小學的外地插班生,與夏歡歡和顔子悠是同班同學。她聰明好學,還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學習習慣。第一次“金牌班”分班考試就得了第一名,父母湊錢也要支持她補習奧數。但她英語成績不好,課外閱讀缺乏,父母再沒有足夠的收入支持她上過多的培訓班。米桃是常年生活在大都市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代表,引發了這一群體觀衆的共鳴。

近幾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都有一些鼓勵教育公平的政策。比如上海規定,符合入學條件的非滬籍随遷子女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證》《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上的實際居住地址,與其父母所持房産證、居住證(或臨時居住證)上的實際居住地址一緻,且居住地址在本區的,非滬籍随遷子女就可以進對口的公辦小學。

《小舍得》的創作就緊跟了這個政策。政策雖準備好了,一視同仁,但外來務工子女的心緒還有落差。高昂的課外輔導費用和微薄的經濟收入,是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無法跨越的坎。父母好不容易交滿在大城市的社保年限,子女可以來到身邊接受良好教育,可發現大城市的孩子早已不滿足學校教育。看到孩子學習好,有能力上“金牌班”,父母就兼職賺錢也要供。由于在一些城市無法得到戶口,子女讀到初三就要回到家鄉備戰中考……這些不得不直面的問題,或多或少地影響着一個個外來務工家庭。

徐曉鷗稱,“其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大城市的孩子在心理上、物質上都會有比較大的懸殊。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學校、政府部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還應該注意些什麼?我們是把它當成一個社會生态來刻畫的。”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餘晨揚

來源: 解放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