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古靈精怪”這個詞,你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出的形象是什麼樣子?
是這樣嗎?
還是這樣?
又或者是這樣?
網上給出的詞語解釋是這樣滴:
“
古靈精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ǔ líng jīng guài,形容人聰明,可愛,調皮。
一般是用來形容有個性的女生和小孩子,後來逐漸引申到形容有個性的人和物,這個詞語也表達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歡喜與一點小無奈,是一個十分靈動的詞語。
”
作為一個有了幾年帶娃經驗卻又時時處處遭遇挫敗的娃奴,我沒有看到那個“十分靈動”。
我看到的是:一點小無奈
或許還有:一種出人意料的驚喜
吧。(留意!這裡還有一個字)
總之呢,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肯定不是“别人家的那個乖小孩”。
那你想要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呢,還是想要一個乖小孩兒呢?
Humm 這個問題還真有點傷腦筋。不用着急回答。
也許你還看過這樣一部獲獎動畫短片Alike,裡面的那個小孩也是一身古靈精怪的範兒。
對,就是他。一開始他就是這樣的,跑跑跳跳,沒有一刻消停,單純、快樂,容易被音樂所吸引,喜歡在作業紙上塗塗畫畫。
但他的爸爸是一個被現實生活擠壓、摩擦,早已失去了顔色的成年人——不苟言笑、沒有絲毫樂趣可言,每日家和公司兩點一線,活得沒有一丁點生機。
他希望兒子做一個乖孩子,每天按時上學,路上不要東張西望圍觀什麼閑人拉小提琴,好好做功課才是本分,而不是在作業紙上亂塗亂畫。
後來,他的兒子,就變成了跟他一樣,皺着眉頭,一臉愁苦。
這就是我們希望養育的孩子嗎?
這就是我們想要孩子成為的樣子嗎?
我們的現在,就是他們的未來嗎?
也許,不少人會說,正是不想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才拼命鞭策他們去努力學習、行為規範。
這樣的論調,相當熟悉,或許很多的你我他都是這樣被父母鞭策着長大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大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拼命地驅使着孩子往前。
其實呢,孩子不應該被過早地驅趕到成人社會的競争賽道上,因為父母本身正是孩子的起跑線。
作為父母,我們站在哪裡,哪裡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如果我們作為父母,在二十年前、十年前,或者眼前,已經輸了,那麼孩子降生為我們的孩子,在起跑線上自然輸了一大截。至于孩子如何追趕,那是後話。
印度高分電影《起跑線》劇照
至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首先作為父母要拼命往前跑啊。想孩子愛閱讀、懂藝術,首先把家裡營造出真真切切的閱讀和藝術氛圍吧。想孩子将來腦子靈活,成為頂尖創新人才,那就别把TA管束的像你我一樣,小時候做個乖孩子,長大了也隻是朝九晚五打一份工。
從這個層面上說,養育呀,教育呀,确實是需要“拼爹”的。
拼經濟實力,自不必說。與此同時,拼的也是我們作為父母的眼界、理念、素養,拼的是我們對童年的理解,對孩子的認知。
拼的是作為爹媽的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爹媽就先努力成為那樣的人吧。
孩子呢,孩子的本分就是做孩子——會哭,會鬧,總想着玩,東西會亂丢,有些調皮,搗個亂,耍個脾氣,有時候有些“古靈精怪”的舉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