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9 06:45:33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男子救起2名落水小孩自己被沖走)1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又是六一兒童節放假的一天,不少孩子忍不住玩水納涼,6月1日下午6點多, 重慶大渡口兩名小孩在萬發碼頭長江段溺水。當時有兩名男子見義勇為跳入江中救援,在數十位市民手牽手接力幫助下,兩名落水小孩被成功救起。不幸的是,其中一名下水援救男子不幸被江水沖走,至今下落不明。據悉,該男子為育才小學體育老師。目前,搜尋工作仍在進行中。

夏天是兒童溺水高發期,開始呈高發态勢

千萬要告訴孩子:拒絕野泳!拒絕水中嬉戲!不要讓悲劇重演!

溺水是兒童的頭号殺手,是我國及廣東省1-14歲兒童首位死亡原因。我國每年死于溺水的兒童約1.2萬。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男子救起2名落水小孩自己被沖走)2

但溺水是可以預防的!家長們要告訴孩子知道哪些行為與溺水密切相關,在學習、生活中避免這些危險行為,才能有效預防溺水事件的發生。

導緻溺水常見的危險行為有以下幾點:

1、沒有成人陪同遊泳。

2、到野外開放性水域捉魚、摸螺等。

3、在水裡或水域周圍與同伴打鬧。

4、到不知深淺的開放性水域跳水或者潛水。

5、進行水上活動時不穿救生衣。

6、在氣溫過低、雷雨天氣遊泳。

7、對自己的遊泳能力認識不足所做出的大膽逞能行為。

8、争強好勝,迫于同伴壓力嘗試冒險。

9、飯後、劇烈運動、飲酒或者服用藥物後遊泳。

10、身患感冒、眼疾等疾病去遊泳。

11、在自然結冰的湖面玩耍或溜冰。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男子救起2名落水小孩自己被沖走)3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男子救起2名落水小孩自己被沖走)4

保證孩子安全遊水及準備的裝備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準備安全的遊泳設備

選購兒童遊泳裝備時一定要注意質量保證。需要選擇正規商家進行購買,并且注意是否帶有安全标志。

選購兒童遊泳裝備時一定要注意尺寸合适。過松或者過緊的裝備,都可能導緻意外事故發生。

選購兒童遊泳裝備時一定要注意色彩鮮豔。這樣能夠幫助家長更加方便快速觀察到孩子。

二、泳衣泳褲

給男孩選擇泳褲時,盡量選擇内襯不是網兜的泳褲(或者在泳褲裡面穿上小内褲),避免陰莖被網兜纏繞發生意外。

泳衣屬于直接接觸孩子皮膚的穿着,新泳衣一定要洗過再使用,每次使用完要立即清水洗淨。

三、泳帽泳鏡

泳帽可以選擇矽膠材質的,購買時讓孩子試戴感受一下是否尺寸合适。

選擇泳鏡主要是看鏡片質量,差的鏡片,影響視線又會影響寶寶發育中的視力。

此外,泳鏡材質一般為矽膠頭帶,購買時讓孩子試戴感受一下,鏡框和眼罩是否能夠與眼窩緊密貼合。

使用半小時左右要摘下泳鏡,讓眼睛接觸下新鮮空氣,每次使用完需要用清水沖洗并自然風幹後放入鏡盒收藏。

四、漂浮裝置

遊泳時使用的漂浮裝置需要謹慎選擇,并且認真仔細閱讀産品的安全警示标簽和包裝,嚴格按照産品說明正确組裝和使用産品,以防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

不建議購買頸圈式遊泳圈,這對孩子稚嫩的頸椎有可能造成傷害。

不允許孩子使用充氣式玩具或者充氣式墊子,這些物品可能突然漏氣或者孩子很容易從這些物品上面滑入水中。

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是不會遊泳的孩子,建議使用帶有安全環狀浮袋的救生衣,以保證孩子的頭部挺直、面部露出水面。

泳圈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有防止孩子溺水的設計,例如雙氣囊等防止漏氣的裝置。

五、給孩子選擇安全的遊泳場館

首先不建議家長帶着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庫裡遊泳,這些地方的危險系數很高。

家長需要事先了解泳池的相關情況,例如是否有經營許可證,救生台、救生員、救生器材、警示标識等是否完備;泳池的水質情況,換水頻率(每天換水才能保證水質)。

遊泳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帶上适合孩子的漂浮裝置,選擇在兒童區(淺水區)以免發生意外。

在孩子下水之前,強調遊泳時的安全注意,告誡孩子:不要在泳池邊奔跑,不能在水中與他人打鬧,更不能從高處跳入水中。大點的孩子要了解簡單的求助方法和急救措施。

無論孩子是否學會遊泳,家長都不能放松警惕,即使是在很淺的泳池中,家長與孩子盡量保持一個手臂以内的安全距離,務必專心看護,不能玩手機打電話或者做其他事情。

遊泳過程中需要适當休息,避免孩子體力透支。

其他注意事項:

男孩溺水後兩男子下水施救(男子救起2名落水小孩自己被沖走)5

家長最好能夠掌握心肺複蘇術。

如果身體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時都不宜遊泳,其他身體不适時也不宜遊泳。

如果是室外泳池,不要選擇在正午日照強烈時下水遊泳。

遊泳前切勿太餓、太飽或者進行其他劇烈運動,以免孩子嘔吐或者因為血糖過低而引起休克等情況。遊泳前後可以适當進食一些流質補充體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