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4:08:04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1

這幾日,濟南發現了一處古墓,據說是清朝重臣丁寶桢的墓。姑且先不論這事兒的真僞,但若不是因為一個怒斬太監的傳說還有“宮保雞丁”這道菜,估計很少有人知道丁寶桢的名字,更不用說他修水利治水患、興洋務抵外侮,造福桑梓的政績了。所以就連這次考古的新聞報道,在“丁寶桢系晚清名臣”之後,還要加一句“據記載是宮保雞丁發明人。”

不過就算是“宮保雞丁”這道菜,争論也是不少,丁寶桢原籍的貴州,他任山東巡撫的山東,他任四川總督的四川,魯菜版,川菜版,黔菜版,衆說紛纭,喋喋不休。

借名人附會美食,大江南北古今中外皆有。乾隆是個美食家,下江南是他的美食之路,慈禧西逃路上也是品鑒了衆多美食,蘇東坡被冠以了與他毛關系都沒有的“東坡肉”的名兒,鄭闆橋為濰坊朝天鍋和聊城呱嗒都做過代言,就連左宗棠,美國人知道一道“左宗棠雞”卻未必知道他是誰……傳說就是傳說,況且都是為了吹鼓标榜自己生意之故,“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罷了,聽聽笑笑就算了,當不得真。

關于宮保雞丁的傳說,自然也不少,什麼微服私訪什麼調教家廚,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也做不得真,今天呢老虎要從美食角度真的說說宮保雞丁這道菜。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2

貴州四川山東三地,宮保雞丁的做法不一,稱呼也有差異。有一本書叫《路邊的川菜史》說,宮保雞丁源于貴州醬辣爆炒,傳至齊魯青椒醬爆,盛于巴蜀煳辣煎炒。這個說法有些道理,從淵源上來講,宮保雞丁這道菜,貴州以前叫“糊辣仔雞丁”,山東以前叫“醬爆雞丁”,到了四川,才開始真正的叫做“宮保雞丁”。要說哪種正宗?哪種好吃?我的觀點是:不管是川菜黔菜版本還是魯菜版本,都好吃,各有優點。食無定式,适口者珍。不同的風土産生了不同的風物,而不同的風物才有了不同的風味,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口味這個事兒,衆口難調,永遠不要拿着自己的口味否定别人的口味,這是道理。

非常有幸,我在山東,貴州,四川都去過,三個地方的宮保雞丁我都在原地吃過,而且都是吃的老師傅做的,口味的區别很是大,也算有幸管中窺豹知道了個一知半解。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3

貴州的食譜通常這樣記載宮保雞丁:“貴州名菜,成菜色澤金黃,雞肉鮮嫩,花生米香脆,鹹辣略帶酸甜”。而在貴州出版的《黔味菜譜》一書中關于宮保雞丁有如下記載:“宮保雞丁不僅不放花生米,還不用煳辣子,而是用糍粑辣椒。貴州的做法是以“糍粑辣椒”炒雞丁,所謂“糍粑辣椒”,是将辣椒舂茸成糍粑狀。炒這道菜時,放大勺“糍粑辣椒”過油,炒散成糊狀,所以叫“糊辣仔雞丁”。

川菜有二十四種基本複合味,但其中并沒有宮保味型。反而倒是在煳辣味裡的舉例中,有宮保雞丁這道菜。我有個朋友叫九吃,他對川菜的研究很是深,對宮保雞丁這道菜,我看過他的文章,說的很是透徹,“川菜複合味中有一種荔枝味,其特點是味似荔枝,酸甜适口。酸要略重于甜。但宮保雞丁更應該是被叫做煳辣荔枝味的。煳辣,是指用熱油炝幹辣椒節和花椒出來的香辣味道,突出的是香,而非辣,荔枝味,不是加水果荔枝,而是加醋和糖,成菜回味甜酸。而且酸甜和甜酸是有區别的,兩者糖醋的比例不一樣,宮保雞丁,應該是先甜後酸,甜略重于酸。”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4

而魯菜版的宮保雞丁,其實更應該叫“宮爆雞丁”,因為魯菜是極其講究火候的,所謂“食在中國,火在山東”,一個“爆”字,說出了魯菜的精髓。而且山東的飲食烹饪中,醬,是用的非常多的,所以山東的“宮爆雞丁”再推究一點,該叫做“醬爆雞丁”,老譜子裡,雞丁要用雞腿肉,配菜是要加些筍丁或者荸荠丁的,熱油沸醬,旺火爆炒,吃的就是那一口的醬香濃郁,雞丁滑嫩還有筍丁清脆。不過現在的館子很少有人下功夫做了,慢火溫吞的炒,配菜也用黃瓜敷衍了事……可惜了這道菜了。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5

所以總結起來,除了都是要求雞丁滑嫩之外,魯菜版本的宮保雞丁,吃的是單一的醬香味兒,用醬來爆炒,川菜黔菜版本的則都是複合味兒,再細分一下,相比較于川菜版本宮保雞丁的煳辣荔枝口兒的先甜後酸,甜略重于酸。黔菜版本的宮保雞丁要略略更突出“酸”味一點。鹹辣之外,先酸後甜,酸略重于甜。而酸辣,正是貴州菜區别川菜的重要标志之一。魯菜版本的宮保雞丁用醬來爆炒,川菜版本宮保雞丁用幹辣椒節和花椒炝出煳辣味兒,黔菜版本的宮保雞丁則是用糍粑辣椒來炒。

不管是魯菜版的醬香濃郁,川菜版的煳辣荔枝口味兒還是黔菜版的糍粑辣椒味兒,我都喜歡,要說更愛哪一種,我還是偏愛川菜中的宮保雞丁,有一次去成都雙流,有個老師傅做了一道宮保雞丁,汁芡緊裹,隻見紅油不見汁兒,入口,雞肉滑嫩,煞是好吃,首先感受到的是煳辣荔枝口兒的美妙,先是甜酸,然後是一絲椒辣,再一層入味是鮮香;最後還有花椒的麻香味餘留口中,回味良久……辣、鹹、鮮、甜、酸,五味層次分明,逐步遞進。一道宮保雞丁,川菜妙處,可窺一斑。至今難忘。還有一次在綿陽,蘭明路師傅給我做了一道宮保蝦球,簡直完美。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6

在我看來和吃來,川菜黔菜魯菜版本的宮保雞丁都好吃,各有優點。最起碼在各自當地都适合了當地人的口味吧?網絡上的争論有時候仔細想想挺無聊的也挺無趣的,從口味之争上升到地域之争更是沒必要,丁寶桢丁老先生在世時一直緻力造福桑梓,若是看到今日之争,恐怕也非他所願吧。

還是那句話,你吃你的,我吃我的,食無定式,适口者珍。

宮保雞丁屬于哪一種味型菜系(丁寶桢的宮保雞丁)7

後記: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說食無定式,适口者珍。但食物菜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味道味道,“道”不對,“味”肯定不對。就是九吃兄有一次在微博上吐槽,“網上做菜視頻五花八門,普及生活技能是好事,但也别亂教呀,尤其是一些已經有公認标準的傳統菜。今天看到一條宮保雞丁,居然要加豆瓣醬。平時加青筍丁,加黃瓜丁能忍,加豆瓣醬是真不能忍。”

是這麼個道理。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