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戛納電影節電影圈中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和其他電影節。”雖然大家更愛談論奧斯卡,但真正能把世界各國的大師、名導、明星和時尚達人統統招緻麾下的,隻有戛納。
戛納電影節創立于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并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榈獎”。
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九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關注”,“影評人周”,“戛納經典”、“電影市場”、“電影基石”、“短片競賽”和“獨立電影推廣”。
沒關系,下面奇奇哥就帶你三分鐘了解戛納電影節,帶你裝逼,帶你飛!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電影節的主要活動,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将角逐電影節各類獎項,其中的最高榮譽——金棕榈獎(Palme d'Or, Golden Palm)能為獲獎影片帶來可觀的票房收入和全球關注及發行渠道。該單元一般隻接受叙事類影片,不過偶爾也會有紀錄片闖入。比如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華氏911》,該片就曾拿過2004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榈獎。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中隻有陳凱歌執導、由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别姬》獲得了該單元的最高獎項。
而今年主競賽單元華語片可以說是全軍覆沒。總共有 19 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其中 4 部來自美國,4 部來自法國,2 部來自韓國。
比較受關注的有奉俊昊執導的《玉子》,本片由中美合拍,也在兩地取景,與《漢江怪物》相似,是一部把鏡頭對準怪獸的科幻電影,這也是忠武路巨匠奉俊昊首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值得期待。
奉俊昊《玉子》
另外科波拉的《牡丹花下》、歐容的《雙面情人》、哈内克的《快樂結局》以及河濑直美的《光》也都頗受影迷關注。
弗朗索瓦·歐容《雙面情人》
主競賽單元入圍榜單
弗朗索瓦·歐容《雙面情人》
《雙面情人》弗朗索瓦·歐容,法國
《快樂結局》邁克爾·哈内克,奧地利
《牡丹花下》索菲亞·科波拉,美國
《敬畏》邁克爾·哈紮納維希烏斯,法國
《聖鹿之死》歐格斯·蘭斯莫斯,希臘
《從哪兒冒出來》法提赫·阿金,德國
《溫柔女子》謝爾蓋·洛茲尼薩,白俄羅斯
《羅丹》雅克·杜瓦隆,法國
《之後》洪尚秀,韓國
《邁耶羅維茨的故事》諾亞·鮑姆巴赫,美國
《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瑞典
《光》河濑直美,日本
《寂靜中的驚奇》托德·海因斯,美國
《每分鐘120擊》羅賓·坎皮略,法國
《你從未在此》琳恩·拉姆塞,英國
《好時光》薩弗迪兄弟,美國
《無愛可訴》安德烈·薩金塞夫,俄羅斯
《多餘的人》凱内爾·穆德盧佐,匈牙利
《玉子》奉俊昊,韓國
非競賽展映單元
非競賽單元嚴格來說并不是戛納電影節的正式組成部分,不過在電影節創辦之初,這個環節就一直存在。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多是未能達到主競賽單元标準,也不太合适分到其他主題展映單元的名導長片,不具備競賽性質。
今年的開幕影片是阿諾 · 德斯普裡欽的新作《伊斯梅爾的幽魂》,它為電影節拉開了帷幕。
《伊斯梅爾的幽魂》
曾憑借《鋼琴家》斬獲金棕榈的羅曼 · 波蘭斯基也帶來了自己的新作《真事改編》,本片由波蘭斯基的妻子艾瑪紐爾 · 塞尼耶和女神伊娃 · 格林擔任主演。
《真事改編》
一種關注
本單元創立于 1978 年,主競賽大師雲集,一種關注則更多聚焦于影壇新人,在作品選取上,注重大膽創新。自 1998 年起便開始頒發 " 一種關注大獎 ",并贊助經費供獲獎作品在法國上映。
2006 年王超導演的《江城夏日》是迄今唯一一部獲得 " 一種關注大獎 " 的華語片。今年入圍的《路過未來》是導演李睿珺的作品,他曾執導過《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等文藝片。而《路過未來》也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長片。不知道李睿珺導演能否在王超導演之後,創下該單元華語片的新曆史。
短片競賽單元
戛納正式競賽單元之一,設有 " 短片金棕榈獎 ",去年摘得殊榮的是西班牙歌舞短片《時間代碼》。
今年,中國導演邱陽執導的短片《小城二月》入圍了該單元,将參與角逐今年的短片金棕榈獎。
這也算是對本屆戛納,中國電影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一絲安慰吧。
《小城二月》
導演雙周
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Director'sFortnight)”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 于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弗朗索瓦·特呂弗在法國戛納創辦,以抵制當時正日趨商業化的戛納影展。時值1968年“五月風暴”,因而導緻當年的戛納影展被迫停辦。
1969年改革後的戛納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這個新單元,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從此成為戛納影展中最純粹、最具創新及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
2017 年導演雙周單元海報
導演雙周以發掘新人導演為目标,内容涉及短片、長片和紀錄片,自1968年5月創辦以來,從這裡走出了法斯賓德、大島渚、喬治·盧卡斯、馬丁·斯科塞斯、吉姆·賈木許、邁克 爾·哈内克、香塔·阿克曼、斯派克·李、索菲亞·科波拉等世界級導演。
趙婷影片
今年華人女導演趙婷的新作《騎士》入圍該單元,但由美國投資并在當地拍攝,所以并不算是華語電影。
影評人周
戛納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Semaine de la critique)”設立于1962年,是戛納電影節的一個平行單元,它緻力于推薦年輕導演,發掘新的電影人才,“影評人周”由法國影評人協會策劃選片,設競賽項目,還選若幹影片作為特别放映。
今年本單元海報使用的照片,來自去年影評人周競賽版塊《生吃》的首映現場。
女演員加朗斯 · 莫裡利爾(右)和導演朱莉娅 · 杜可諾(左)
《生吃》是導演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在影評人周拿到了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成為去年最受關注的獨立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雙周、影評人周這兩個單元是獨立于戛納電影節之外的機構,在挑選影片上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從一開始這兩個單元就以先鋒而穩健的姿态獨立于戛納電影節而存在。曆數這個兩個平行單元的曆史,可以發現幾乎所有偉大的導演都在這裡留下過自己的身影。在官方單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退讓、妥協的時候,“影評人周”和“導演雙周”依舊堅持着自己選片口味,并對影片的質量有着更為嚴格的把關。沒有平行單元的戛納電影節是不完整的,它們是戛納的逆子,卻毫不意外地令這個電影盛典更為全面多元。
戛納電影節的單元遠不止奇奇哥剛剛介紹的這些,9個辣麼多,奇奇哥實在是沒有力氣給小夥伴們一一介紹了,其他沒有說到的單元,各位童鞋還是看圖吧~
圖片來源于“為你煮娛”
關于戛納電影節的幹貨,奇奇哥就說到這了,看完的小夥伴要記得點贊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