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被發帶紮起的亂發,一身遍布傷痕的肌肉,一雙桀骜不馴卻又透露出幾分陰郁的眼睛,這就是《第一滴血》中的主人公——約翰·蘭博的經典形象。該片是美國最著名的系列動作電影之一,從1985年第一部公映,到今年2月上映的第四部,前後經曆了24年,而且每部都取得了商業成功,蘭博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動作明星。《第一滴血》系列的特點是戰鬥場面激烈真實,所以影片中蘭博使用的各種武器就成為了影迷關注的焦點。
《第一滴血》系列成就的最著名的武器當屬蘭博刀。這把刀在第一部中首次出場,就給觀衆留下了強烈的印象。把小鎮當作自己私人勢力範圍的威爾警長将蘭博逮捕時,在警局曾有如下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警察問:你為什麼帶着這樣一把刀?蘭博答:打獵。警察反問:打獵?獵什麼呢……大象?的确,這把刀除了造型異常炫目外,體型也大得非同一般,而且具有吹毛斷發般的鋒利——副警長阿舍·高爾用它輕易地削開了薄紙。可它的本領絕不僅僅局限于此,所以蘭博因不堪虐待而從警署奪路而逃時,他當然要先奪回這把刀。而在接下來的情節進程中,這把後來被稱為“蘭博”l的刀逐漸顯示了更多的與衆不同之處,在蘭博手中的确使得是出神入化,它不僅能割開麻袋禦寒,更能削尖樹枝做成大型捕獸拍,綁在木棍上後,它又變成了獵取野豬的長矛。更有甚者,它的手柄還是野外生存的“百寶箱”,當主人公被迫逃入高山密林時,依靠尾蓋上的指北針來辨明方向,而受傷後,又是用内藏的針線來縫合傷口……很多年以後,觀衆們也許會忘掉這部電影的情節,但往往仍記得這把非同一般的蘭博刀。
從上至下分别是前三部中出現的蘭博刀:蘭博Ⅰ、蘭博Ⅱ和蘭博Ⅲ。總體來看,是沿着大型化和簡單化的方向發展。第四部中的砍刀版“蘭博Ⅳ”看來也遵循了這一規律。 “蘭博”l之所以經典,因為它是美國著名刀匠J·克蘭為這部電影量身定做的。主人公蘭博曾作為美國最著名的特種部隊―綠色貝蕾帽的成員,在越南戰場上出生入死,具有豐富的叢林生存經驗,同時精通格鬥和冷熱兵器的使用,設計這樣一把刀,既符合他的身份,也足夠搶眼。該刀其實是一種兼具鋒利和堅固雙重特征的大獵刀,全長,刃長,刃寬,即有尖銳鋒利的刀尖,又有厚重堅固的刀身,其複合造型适合于切割、突刺和劈砍,而從刀尖延伸到刀背的大型鋸齒可以切割繩索甚至金屬條。該刀的多功能性也受到足夠重視,護手兩端分别被制成十字和一字螺絲刀的式樣,可以拆裝螺絲,全鋼手柄為中空設計,可以盛裝野外生存必須的裝備,如防水火柴、魚鈎、魚線、手術刀等,手柄外表纏有防滑用的線繩。該刀的柄尾蓋有兩種式樣,一種内有指北針,另一種則是金屬尖,必要時可以當手錘使用。據說在設計該刀時,設計師受到美國Buck-Master184多用途求生刀的很大啟發,後者是在1980年代初,由海豹特種部隊與後來曾生産了著名的M9軍用刺刀的菲羅比斯公司聯合設計開發。Buck-Master具備“蘭博”,的絕大部分特征,如兩者都采用鮑伊獵刀的外形,同樣結實厚重,刀背有鋸齒,同樣帶有中空手柄等等。最關鍵的是,它們的設計原則都是為使用者在野外和複雜環境中提供多種用途。不同的是,Buck-Master采用玻璃鋼刀鞘,而“蘭博”I因為視覺效果的要求,采用了外觀上更加粗犷的牛皮刀鞘,不過鞘上帶有和Buck-Master一樣的縛繩,可以把刀固定在大腿上或足踝内側,在運動和潛水時更加方便可靠。雖然Buok-Master的商業成績并不理想,軍方隻訂購了3000把,但随着《第一滴血》在全球的公映,“蘭博”I以其剽悍的外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Buck-Master的銷售量也曾随之大幅飚升。
1985年推出的《第一滴血II》沒有第一部中那種對戰争扭曲人性的反思,變成了純粹的商業動作片。蘭博孤身一人重返越南,把昔日的對手們打得落花流水,在電影中奪回了美國在戰場上未曾取得的勝利。由于跳傘時失誤,蘭博的裝備幾乎丢光,但卻保留了作為他基本标志的蘭博刀。本片中的蘭博刀從“蘭博”I換成了外型更加拉風的“蘭博”II,體型也更大,全長增加到,刃長,寬度達到了,外表上則進行了發黑處理,隻有背齒和刀刃保持了鋼本色,使它看起來更加強悍。至于結構和功能,則和第一代蘭博刀相差無幾。不過該刀在影片中表現平平,隻是給主人公的左臉上留下了一道到第四部仍有的疤痕,還有就是影片最後憤怒的蘭博用它吓唬了一下背信棄義的基地指揮官麥多克。
《第一滴血Ⅳ》的宣傳海報。蘭博手中握着的就是本片中使用自行打制的砍刀版“蘭博Ⅳ” 當《第一滴血IV》公映後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蘭博抛棄了他在前三部中慣用的大型戰鬥刀,而改換為自己親手打造的外形近似柴刀的砍刀。其實該刀的出身同樣不簡單,制造了“蘭博”III的基爾老師傅從2006年10月就開始為該片設計新刀,幾經曲折,先後設計打制出5把樣刀,最後由主演史泰龍親自敲定了影片中出現的這把。最早的刀形接近于“蘭博”III,特别是握把部分,但這不符合隐居在泰國窮鄉僻壤的蘭博的加工條件,造型上也難以擺脫前三部電影中觀衆已經熟悉的樣式。因此後來的樣刀采用了時下戰鬥刀流行的刀身、手柄一體式的設計,手柄部分纏有線繩,刀柄前下方有一個倒“V”形突起,以防止刀刃上沾的血流到刀柄上。而刀身的設計則是返樸歸真,外形上采用了簡單的柴刀和中國式大刀的結合體,以劈砍為主,但刀頭部分留有一定斜角,也能進行戳刺,刀身表面沒有進行任何處理。唯一能和前三部電影中的蘭博刀聯系起來的,就是這把新刀仍然使用了蘭博式的皮鞘。這把貌不驚人的新版蘭博刀,在影片中同樣大放光彩,風頭明顯蓋過了連續出現三集的複合弓,年近60的蘭博使起此刀來仍是虎虎生威:用它斬斷鎖鍊,救出了被囚禁在政府軍營地中的村民,又用它在雇傭兵們将被槍殺前,一刀砍掉了機槍手的頭顱,更是用它将影片中的反派大Boss——政府軍上校開膛破肚,以血前仇……随着《第一滴血IV》的公映,誰也不知道這把帶有濃厚東方色彩的新版蘭博刀能否成為真正的“蘭博”IV,會不會再在刀具界掀起一陣跟風的波瀾呢?
當然蘭博刀是專門為《第一滴血》系列電影設計的武器,并非真正用于實戰用途,特别是它的體型和重量太大,攜帶很不方便,沒有蘭博那樣的肌肉,很難運用自如。至于附件的種類和功能,也不及專為野外生存而設計的西班牙“叢林大王”系列刀具。目前市場上銷售的3種蘭博刀,都是由美國聯合刀具公司生産的面向刀具收藏者和電影發燒友的複刻版本,畢竟這一系列的影響力是空前的。市售的蘭博刀都采用420鋼或ATS-34鋼,外形美觀且防鏽能力較強,但它仍是一種顯示個人品位的工藝品而并非實用産品。如果真的試圖拿它來完成那些蘭博在電影中做過的事,結果恐怕會很讓人失望。而且聯合的該系列刀具價格不菲,如為了實際使用,在同樣的價位上,有很多更加耐用的刀具可以選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