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眼
在科學中,日曆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太常見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看幾月幾号,甚至通過日曆我們才知道什麼時候有“節氣”等,到了2020年的時候,不少的人又在讨論關于“日曆”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曆好像在以前的時候出現過“跳動”,那就是在一個月份之中,出現了“10天”消失情況?這是這麼回事情,難道我們這10天出現了什麼大事情?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看,到底這曆史上在月份之中消失的“10天”是怎麼回事情,有沒有大事情發生。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人類使用的日曆時段,消失的時間是在1582年的10月,而消失的時間段是在10月4日開始的,直接跳到了15日,而這10天并不是不存在,我們都知道,日曆隻是一個“時間刻度”的象征,其實有沒有這“10天”的說法都跟我們生活沒有多大的關系,并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我們這10天之中是不是發生了某種事件,而故意進行去掉的,甚至有人說可能與“瑪雅預言”存在一定的關系,而真正沒有這10天的原因,是因為“曆法”的問題,這才是沒有這10天的主要原因,是不是答案巅峰你的現象了,如果不去了解“曆法”肯定是不知道的。
在如今我們都知道,使用的公曆是“格裡曆”,格裡曆也就是我們的“公曆紀年法”。該曆法是一種源自于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曆或西元,并且就是在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
這個時候相當于是“格裡曆”的一個起步時段,而公曆紀年以耶稣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也就持續到如今,我們還在使用之中,而如今我們是公元2020年就是從公元元年開始算起的兩千二十年,所以這個還是比較好理解。而在曆法的前身其實是儒略曆法,“儒略曆法”與現在個“格裡曆”是有差别的。
“儒略曆法”是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目的是取代舊羅馬曆法,而在“儒略曆法”,它的日期在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單數月份31天,雙數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閏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數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年平均長度為365.25天。但是在我們天文學中,它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天文學家們是将地球環繞太陽轉動一圈的時間才定義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天,周期約是365.2422天。
所以說從這個時間與儒略曆法相互比較之後,就存在一定的誤差,通過使用儒略曆法之後,每年多算了11分鐘14秒,所以這看上去是多了11分鐘14秒,但是随着時間的推遲,這個誤差就變得越來越大,其實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那就是“積少成多”,所以到最後儒略曆法就與實際的太陽年察覺越拉越大,到了16世紀,這個偏差已經達到了10天。于是到了1582年,直接就将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複返,這個時候曆法又回到與太陽年同步,兩者就不存在差異了。
當然,這個隻是在西方曆法上出現,中國曆代以來,所有的曆法都給予每年一個标準日期,所以不可能出現這種盲目現象,大家不要誤解了,這下大家應該知道消失10天的真正答案了吧,其實就是一個“曆法”上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