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時候看《三國演義》連環畫,最近看“千裡走單騎”那一段,聽評書也是一趟順嘴就出來了:"話說那關羽關雲長,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胯下赤兔胭脂馬,手中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将,千裡走單騎……"那叫一個佩服啊,真是武聖人啊。
《春秋》這本書,晚上能讀得進去嗎?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它極其簡括地記載了周王朝、魯國及其他各國的事件,起于魯隐公元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共242年的曆史,這本書,其實就是孔子尊王攘夷的一本書,立定周王朝為正統,其他都是沒有名份的,大家應當維護周王朝的絕對權威,孔子語言極其簡單地記述曆年來發生的事兒。簡單到啥程度呢,就像現在的新聞标題,對新聞标題。但是像新聞标題一樣的文字記錄的卻是以前發生的事兒,讀起來估計相當枯燥吧。
比如,《春秋》上這樣寫:“春,王正月,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飛,過宋都。”再比如,那個《大學語文》裡經常學到的選自《左傳》裡的《鄭伯克段于鄢》那麼洋洋灑灑的一篇大故事,又是穎考叔呢,又是鄭莊公啊的,又是地下相見啊,《春秋》上就說,“鄭伯克段于鄢”六個字啊,為啥考試不考《春秋》啊,偏偏要考《左傳》,頭大。
後來才落實,發現《左傳》又叫《左氏春秋》,估計關羽晚上讀的那本書就是這個《春秋》,要不,孔子他老人家的那個《春秋》,簡直就沒啥故事情節啊,關聖人難道能讀下去,但也不好說,也許,聖人就是聖人,就樂意看那幹巴巴的書也說不定,又或者,當時的讀物實在是太少了,沒有啥看,權當解悶吧,又或者,關羽實在是太好學了。反正,我是覺得春秋讀起來實在是又累又枯燥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