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頭琴外國

馬頭琴外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07:17:57

馬頭琴外國(世界的馬頭琴)1

馬頭琴精彩演出。

馬頭琴外國(世界的馬頭琴)2

齊·寶力高

馬頭琴外國(世界的馬頭琴)3

陳巴雅爾

馬頭琴外國(世界的馬頭琴)4

哈達·孟克那生 者 徐躍 攝

馬頭琴被譽為“草原鋼琴”,是蒙古族代表性樂器, 蒙古語稱為“綽爾”。相傳有一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以其骨為柱,尾毛為弦,并按小馬模樣雕刻馬頭裝于琴頂,馬頭琴因而得名。

草原之音、民族之情,馬頭琴聲從草原和曆史的遠處傳來,承載了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經過“傳統”到“現代”的蛻變。今天,它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已形成特色鮮明的馬頭琴文化。

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一論斷清晰地闡釋了文化自信對民族發展的重要意義。馬頭琴文化是蒙古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人民将馬頭琴作為情感和信仰的寄托,這是一種發自内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編者

齊·寶力高: 馬頭琴是有靈魂的樂器

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歡樂的牧歌……不可否認,馬頭琴是最能準确表達蒙古族人生活狀态的樂器。

齊·寶力高說,馬頭琴是有腦袋的,它有靈魂,能和天地說話。

馬頭琴雖有悠久的曆史,但為人們所熟知,還是近幾十年的事,這要歸功于一個人——世界級馬頭琴藝術大師齊·寶力高。

齊·寶力高的大弟子、著名馬頭琴演奏家陳巴雅爾這樣評價他的貢獻:“可以說,沒有齊·寶力高,就沒有今天的馬頭琴,他最大貢獻就在于統一了馬頭琴的弓法和指法,讓馬頭琴的演奏規範化、群體化。”

早期的傳統馬頭琴,音質和音色既不清晰也不标準,共鳴箱振動力弱、音域音量小,這些因素制約了馬頭琴的發展。

針對這個問題,齊·寶力高對馬頭琴音鼓進行了改良。改造後的馬頭琴,音質音色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極具穿透力。此外,他還革新了馬頭琴的演奏技法,極大地豐富了馬頭琴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馬頭琴能在樂團中演奏,正得益于此。

《萬馬奔騰》是人們最為熟知的馬頭琴演奏曲,這裡有一段創作故事。那是1968年,齊·寶力高去巴林左旗參加那達慕大會,一匹駿馬因奮力奔跑而死去,齊·寶力高有感而發,決定将馬的步伐寫成一首曲子,又将步伐提升了速度,就有了我們今天聽到的馬頭琴佳作《萬馬奔騰》。

幾十年來,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讓馬頭琴的知名度逐漸提高。1986年,齊·寶力高創辦野馬馬頭琴樂團,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馬頭琴樂團。2001年,在呼和浩特舉辦的國際馬頭琴藝術節上,齊·寶力高率領1000多人演奏《萬馬奔騰》,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2005年,氣勢磅礴的馬頭琴演奏讓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觀衆震撼不已。

國際馬頭琴大師、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國家級傳承人、中國馬頭琴學會會長……齊·寶力高的頭銜不計其數,他在國内外舉辦過多場馬頭琴演出,培養出衆多馬頭琴藝術人才,弟子遍布世界各地。

今年73歲的齊·寶力高老師仍然每天堅持拉琴,他說:“我是為馬頭琴而生,為馬頭琴而死,我就是馬頭琴,馬頭琴就是我。”

去年,齊·寶力高剛結束了全國馬頭琴巡回演出,今年他又開始張羅“一帶一路”世界巡演的事宜。徒弟們說他是“想了就做,做了就成”的人,隻要是關于馬頭琴的事,他一點也不覺得累。

從1973年他在陝壩成立第一個馬頭琴高級訓練班開始,齊·寶力高一直堅持授課,今年他的馬頭琴訓練班又要在錫林浩特開課了。

陳巴雅爾:

馬頭琴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馬頭琴學會常務副會長、内蒙古馬頭琴協會副主席陳巴雅爾這樣評價馬頭琴文化,他說:“馬頭琴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馬頭琴終于從内蒙古大草原走向了全世界。”

“我跟随我的師父齊·寶力高已經43年了,我們一起經曆了很多關于馬頭琴的難忘時刻。”陳巴雅爾說。

2008年8月8日,馬頭琴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了馬頭琴藝術的魅力。回憶起在北京奧運會上馬頭琴的驚豔亮相,陳巴雅爾仍然記憶猶新,他說:“那時我擔任領隊,120名優秀的馬頭琴手吃住在一起,3個月的時間,日日夜夜排練,就是為了在奧運會呈現一個完美的表演。”談起演出效果,他自豪地說:“我們作為開幕式第一個節目,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演出非常成功。”

今年内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晚會上,齊·寶力高率領70名馬頭琴演奏家表演《萬馬奔騰》,一起見證了自治區70年來的發展變化。

陳巴雅爾說:“想當年,野馬馬頭琴樂團剛成立的時候,隻有8個人,再看現在,内蒙古馬頭琴協會的會員達到5萬多人,數字說明了一切,馬頭琴的文化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馬頭琴深厚粗犷的低音部,就像堅實的地平線一樣,充滿了叙事、詠歎和悠遠、遼闊的格調,呈現出一種“人與自然完美統一”的意境。

陳巴雅爾介紹,幾十年來,國内外已多次召開馬頭琴學術研讨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央民族大學、内蒙古藝術學院等高校專門開設馬頭琴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馬頭琴人才;馬頭琴教程、相關書籍大量出版;馬頭琴等級考試日趨規範,各地馬頭琴比賽報名人數逐年攀升。

“這些成就印證了一句話,世界的舞台就是馬頭琴的舞台!”陳巴雅爾說,馬頭琴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哈達·孟克那生:

讓馬頭琴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

哈達·孟克那生是一個普通的蒙古族青年,他給自己的評價是:生在大草原,酷愛馬頭琴。

因為對馬頭琴的熱愛,哈達·孟克那生在2004年開辦了自己的民族樂器廠,如今,他銷售的馬頭琴在業内已頗有名氣,受到許多專業團體和多位知名演奏大師的青睐。

曾經,哈達·孟克那生隻是一個内蒙古歌舞團民族樂器廠的小工,因為一件事,讓他與馬頭琴結下了不解之緣。

哈達·孟克那生回憶:“那天,一位大師來廠裡買琴,臨走時他給我們工人拉了一曲《草原連着北京》,當時把我聽傻了,馬頭琴竟然可以這麼好聽!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馬頭琴。”和記者想的一樣,他接着說:“沒錯,這位大師就是齊·寶力高!”

“那時,我在廠裡的師傅告訴我,想做好琴,必須先會拉琴。于是,我在樂器廠買了一把馬頭琴,一邊學習制作,一邊學習彈奏。”哈達·孟克那生說。

随着技藝的提高,哈達·孟克那生有了自己辦廠的想法。他說:“剛開始的時候資金困難,租的房子隻有二三十平米,别人定多少馬頭琴,我就做多少,賣了琴再買材料。銷路打不開,我就每天出去跑市場,算下來四五個月隻做了十幾把琴。”

“現在的馬頭琴市場不一樣了,會拉馬頭琴的人層出不窮,學習馬頭琴的人也越來越多。我的馬頭琴今年銷量達到800多把,除了國内市場,還有美國、日本、台灣的客戶。”哈達·孟克那生說。

談到對未來的想法,哈達·孟克那生說:“如今我有自己的網店,我希望把馬頭琴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發展民族樂器,弘揚民族文化,讓馬頭琴走向國際市場。”

采訪間隙,哈達·孟克那生拿起馬頭琴、托布秀爾、胡撥四等民族樂器,逐一給記者演奏了一遍,他的演奏充滿了對民族樂器、民族文化的熱愛。

聽着他們講述自己與馬頭琴的故事,能感受到他們身上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無論是馬頭琴的外觀造型,還是充滿民族特色的音樂旋律,都展現出了蒙古族人民熱情的生活态度。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曆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頭琴文化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馬頭琴文化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未來必将鑄就新的輝煌。(記者 徐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