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字媒體(zimeiti-sogou)
你見過雙胞胎,但你見過雙胞“字”麼?
你見過明星和明星撞臉,甚至明星和各種萌寵撞臉,但你見過文字之間也會撞臉的麼?
開始,文字君也和屏幕前的你一樣,嘴角上揚,邪魅一笑,不就是些形似的字麼,怎麼可能難倒我?我可是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優秀人才啊,哈哈哈!
直到我看到下面這些字,整個人就是大寫加粗的懵逼啊!
“漢字辨辨辨”比賽現在開始:
左邊是“汩”(gǔ),它的右偏旁是“曰”(yuē)
右邊是“汨”(mì),它的右偏旁是“日”(rì)
汩(gǔ)比較寬,汨(mì)呢,比較長
好吧,文字君(zimeiti-sogou)也快狗帶了...
▼
還有這兩個字,也是誰長誰短的問題:
兩個字看起來相同
但實際上還是有差啦
差别在于兩個字的底部的兩橫
左邊兩橫是和豎線接觸的,右邊兩橫卻不和任何接觸
“胄”字從“肉”,指帝王或貴族的子孫;
“冑”字從“冃”,其實是“帽”字右上的部分,指頭上戴的盔甲。
這個知識點,寶寶根本記不住啊
▼
再比如“汆”(cuān)和“氽”(tǔn)
汆(cuān)的上面部分是“入”,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開水裡稍微一煮
比較著名的是“汆丸子”
氽(tǔn)的上面部分是“人”,在烹饪裡的做法是油炸
“人”和“入”這兩個字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啊
▼
還有這兩個:
左邊的塵(chén)同“塵”,底部是“土”
右邊的麈(zhǔ),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底部是“主”
其實這倆是比較容易記住的,帶“土”的是塵(chén)嘛,塵土;帶“主”的是“麈”(zhǔ)
但是下面這個就夠嗆了
▼
壸(kǔn)指古代宮中的道路,借指宮内,底部是“亞”
壺(hí)是常見字,底部是“業”
兩者的區别隻是在于有沒有那一橫
▼
左邊的“不”(bù)最後一筆是點,右邊“不”(dǔn)最後一筆是捺
誰會關心它是一點還是一捺啊
就這麼點差别你糊弄誰呢?!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
還有更兇殘的四胞胎呢,比如這個:
來,看着我真誠的眼睛
告訴我
為什麼這四個字要長得這麼像?
祇(qí):古時候對地神的稱呼,“示字旁” “氏”
祗(zhī):敬,恭敬,“示字旁” “氐”(dī)
衹(zhǐ):同“隻”,“衣字旁” “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 “氐”
說到四胞胎,還有這四個繁體字:
感覺是四個二維碼,根本分不清啊!
他們的簡體字是:
但是所有這些,都沒有下面這個誇張:
▼
這特麼不就是兩個“方框”麼?
一個框稍微大一點就成了不同的字了?
我已經放棄解釋了
簡直不講道理!
我現在随便在紙上畫個框
你能知道哪個是“口”,哪個是“囗”?
難道還要拿個皮尺量長寬比麼?
造字的哥們咱能走點心麼?
▼
然而但是but
什麼都沒有下面這個字牛(shen)逼(jing)
它就是:
“丨”字
我去,居然隻是一豎,也太随意了吧!
這也配叫字?
關鍵這随意的一豎
讀音還特别多!
“丨”讀作“豎”(shù)時,意同“豎”。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
“丨”讀作“一”(yī)時,意同“一”。
更奇葩的是:
當它從上往下寫時:
“丨”讀作“衮”(gǔn),意為上下相通
當它從下往上寫時:
“丨”讀作tuì,意思與讀gǔn時相反。
我擦,你會七十二變麼,一人分飾多角?
如果筆順不同可以算作兩個不同的字的話
用毛筆書寫時或許尚可區分
但是印刷字或者普通手寫字怎麼區分啊喂!
不就是一豎嘛
搞那麼多花樣你說你是不是裝?!
▼
最後留給大家一個作業:
給你5分鐘時間,如果你能看出上面兩個字的差别,我就服你!
如果找不出
就在後台回複:母雞啊
即可獲得答案,喵~
文 字 君 又 來 送 電 影 票 啦
獎品:10張《所以和黑粉結婚了》電影票
獲取方式:轉發本篇推送至朋友圈,然後截圖私信給文字君(zimeiti-sogou),我們将随機選取10位童鞋,免費送上《所以和黑粉結婚了》電影票
/電影《所以和黑粉結婚了》/
字媒體
一花一世界,一詞看天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