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節氣 |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太陽高度的變化 |
晝夜長短的變化(北半球) |
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北半球) |
春分日(3月21日) |
|
赤道為90°,向南北遞減 |
全球晝夜平分 |
無極晝和極夜現象 |
直射點逐漸北移 |
晝長于夜,晝漸長 |
極晝範圍逐漸擴大 |
北半球節氣 |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太陽高度的變化 |
晝夜長短的變化(北半球) |
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北半球) |
夏至日(6月22日) |
北回歸線上為90°,向南北遞減 |
晝最長,夜最短 |
北極圈内全為極晝 | |
直射點逐漸南移 |
晝長于夜,晝漸短 |
極晝範圍逐漸縮小 |
北半球節氣 |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太陽高度的變化 |
晝夜長短的變化(北半球) |
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北半球) |
秋分日(9月23日) |
赤道為90°,向南北遞減 |
全球晝夜平分 |
無極晝和極夜現象 | |
直射點逐漸南移 |
夜長于晝,夜漸長 |
極夜範圍逐漸擴大 |
北半球節氣 |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太陽高度的變化 |
晝夜長短的變化(北半球) |
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北半球) |
冬至日(12月22日) |
南回歸線上為90°,向南北遞減 |
夜最長,晝最短 |
北極圈内全為極夜 | |
直射點逐漸北移 |
夜長于晝,夜漸短 |
極夜範圍逐漸縮小 |
[特别關注]
(1)直射點所在的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白晝越長,黑夜
越短。
(2)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南、北半球)移動,哪個半球晝變
長,夜變短。
(3)緯度相同的南北半球兩地,北半球一地的晝長等于南半球
另一地的夜長。
(4)正午日影即有朝南也有朝化現象的地點位于南北回歸線之
間,若朝北日數多于朝南日數,則位于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否則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