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得質量合格的心電圖及準确的報告結果,除了使用标準儀器(—年檢合格的心電圖機)外,還要求周圍環境符合條件,受檢者的配合、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結果判斷及必要的随訪驗證。
以下為常規心電圖檢查标準化操作。
01
适應證
I類
1. 胸痛、胸悶、上腹不适等可疑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肺栓塞者。
2. 心律不齊可疑期前收縮、心動過速、傳導阻滞者。黑蒙、暈厥、頭暈可疑窦房結功能降低或病态窦房結綜合征者。
3. 了解某些藥物對心髒的影響,如洋地黃、奎尼丁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
4. 了解某些電解質異常對心髒的影響,如血鉀、血鈣等。
5. 心肌梗死的演變與定位。
6. 心髒手術或其他大型手術的術前、術後檢查及術中檢測。
7. 心髒起搏器植入術前、後及随訪。
8. 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随訪。
Ⅱ a類
1. 高血壓、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肺心病。
2. 心血管以外其他系統危重症患者的臨床檢測。
3. 對心髒可能産生影響的疾病,如急性傳染病,呼吸、血液、神經、内分泌及腎髒疾病等。
4. 運動醫學及航天醫學。
5. 正常人群體檢。
6. 心血管疾病的科研與教學。
Ⅱ b類
1. 大面積的皮膚感染、燒傷。
2. 某些全身性皮膚疾病,如全身性重症銀屑病、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惡性大泡性紅斑等。
02
基本技術參數标準
1. 安全性:按照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EC)的要求,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醫用電器設備的電源與信号采集、放大部分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隔離措施,根據應用部分的隔離程度,醫用電氣設備分屬三型:B型、BF型及CF型)。心電圖機應符合最高安全級别:CF型,其機殼漏電小于0.01mA,可直接用于心髒。
2. 靈敏度:10士0.2mm/mV;最大靈敏度≥20 mm/mV;至少提供5、10、20 mm/mV 3個檔位靈敏度開關,轉換誤差小于±5%。
3. 噪聲:小于15μV。
4. 輸入阻抗:≥100KΩ。
5. 頻率響應:0.05 -- 100 Hz,≥3 dB。
6. 時間常數:≥3.2 s。
7. 共模抑制比:大于80 dB。
8. 走紙速度:至少提供25、50 mm/s兩個檔位,轉換誤差範圍±5%。
9. 交流漏電:小于10 μA。
10. 濾波器:交流電濾波器(50/60 Hz)和EMG過濾器(25/35 Hz)。
11. 滞後:記錄系統的滞後不超過0.5 mm。
12. 耐極化電壓:加 300 mV 極化電壓,靈敏度變化不大于±5%。
13. 記錄筆偏移幅度:≥±20 mm。
14. 外接輸出靈敏度:1V/mV ±5%,輸出阻抗:≤100Ω,輸出短路時不能損壞機器。
15. 外接直流信号輸入靈敏度:100 mm/V ±5%,輸入阻抗對地:不小于100KΩ。
16. 多導聯數字化心電圖機應具備
(1) 采樣率:≥500 sample/s。
(2) 頻率響應:0.05 - 150 Hz,≥3 dB。
(3) 共膜抑制比:≥100 dB。
(4) 熱陣打印:Y8點/mm,X16點/mm
(5) A/D轉換器:16為以上。
(6) 顯示屏分辨率:≥320×240 dot。
(7) 其他:多導同步采集、傳送及存儲心電圖、建立數據庫、自動分析診斷、測量、聯網及統計學分析等。
03
檢測要求
(一)環境要求
1. 室溫不得低于18℃,避免因寒冷所緻的機電幹擾;
2. 使用交流電操作,心電圖機必須有可靠的接地線(接地電阻小于0.5Ω);
3. 檢查室遠離大型電器設備,心電圖機電源線應盡可能遠離診察床和導聯電纜,床旁不要擺放其他電器(不論是否通電)及穿行的電源線;
4. 檢查床為木質,寬度不小于80 cm,如果檢查床一側靠牆,床附近的牆内不應有電線穿行。
(二)準備工作
1、操作者準備
1). 操作者應為經過正規培訓上崗、具備心電圖相關知識的醫務人員,熟知電極準确安放部位;
2)、檢查前應認真閱讀檢查申請單,嚴格做好查對工作,快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以及臨床對檢測心電圖的要求,描記心電圖标準12導聯及/或附加導聯、特殊體位;
3)、工作開始前檢查心電圖機各條線纜的連接是否正确,包括導聯線、電源線、地線等;心電圖機的電源線盡量不要與導線相平行;停止使用心電圖機附近帶電器械,并拔去各種電插頭;
4)、對初次受檢者,須事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其緊張心理;
5)、除有精神症狀、嬰幼兒等不能配合者需用藥物鎮靜外,被檢測者應在覺醒狀态下,稍事休息後,仰卧接受檢測;
6)、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次作圖應做18導,并在胸壁各導聯部位做好标記。
7)、心電圖機工作台保持清潔幹燥;
8)、導聯線保持順暢,勿纏繞。
2、受試者準備
1)、描記心電圖之前,受試者應稍事休息,
2)、過分緊張的患者,應在其平靜後再描圖,檢測時要求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3)、皮膚處理:電極安置部位的皮膚應先做清潔,然後塗以心電圖檢測專用導電膏,以減少皮膚電阻,保證心電圖記錄質量;如果放置電極部位的皮膚有污垢或毛發過多,應先清潔皮膚或剃毛;
3、設備要求:
1)、使用符合标準的心電圖機,(最好為CF型),機器應按規定定時校準,以保證各項技術指标均在正常範圍(靈敏度、時間常數、基線穩定性、阻尼等);記錄心電圖時設定标準電壓為10 mm/mV,走紙速度為25 mm/s;
2)、無自動描記1mv定标方波的熱筆式心電圖機,在記錄心電圖之前定标方波,方波不能過寬(約0.16s),盡可能與P、QRS、T波不重疊;
3)、不論使用哪一種機型的心電圖機,為了減少波形失真,盡量不使用交流(肌電)濾波;
4)、用手動方式記錄心電圖時,每次切換導聯後,應待基線穩定後再啟動記錄紙;
5)、地線接地符合标準;
6)、檢查床符合标準 ;
7)、交直流兩用心電圖機,應按說明及時充電;
8)、使用專用心電導電膏;
04
操作流程
(一) 檢查總流程:
1、臨床醫生根據需要提出書面申請,申請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心髒活性藥物的使用情況、臨床初步診斷、申請理由、檢測要求(如附加導聯、特殊體位)等;
2、患者辦理相應的确認手續(緊急情況除外);
3、心電圖專業人員按臨床要求執行心電圖檢查;
4、檢查完畢後,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心電圖醫師(技師)出具心電圖診斷報告(非臨床診斷)。
(二)心電圖檢查操作流程
1、檢查電源、線路、器械有無漏電及短路現象,接通電源及地線,注意電源電壓必須與心電圖機規定的工作電壓相符。
2、在被檢查者兩手腕關節上方及兩側内踝上部塗好導電膏,放置電極闆,将電極線按規定與各電極闆相連接,通常規定為紅色、黃色、藍色(或綠色)、黑色導聯線分别與右手、左手、左足及右足電極闆相連,白色電極線與胸部電極相接。胸部Vl導聯電極放置在胸骨右緣第4肋間,V2電極放置在胸骨左緣第4肋間,V4電極放置在左鎖骨中線上第5肋間,V3電極在V2、V4電極中間位置,V5、V6電極分别安置在左腋前線、腋中線與V4電極同水平,必要時安置V7、V8、V9電極,其位置分别在左腋後線、左肩胛線、脊椎左緣,與V5,V6電極位置同水平。有時還要設置V3R、V4R、V5R電極,其位置分别在右胸與V3、V4、Y5電極相對應部位。Vl - V6 的電極顔色分别為紅、黃、藍(綠)、橙、黑、紫。某些進口心電圖機的導聯線插件上注有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字樣,按其字樣與相應電極闆相連接即可,不受導線顔色限制,應予注意,以免接錯。
3、調節靈敏度控制器,校對定準電壓。
4、調導聯選開關,依次描記常規12導聯,必要時加作其他導聯。
5、全部檢查完成後,關閉電源,(部分機型需将各控制器旋鈕至最低點),并及時在心圖紙上注明姓名、科别、日期、時間(及導聯)。
05
注意事項
1、心電圖機周圍2 米内不應有任何帶電的儀器和電線通過,如電扇、電話、電表、電燈,大型的電器如X線機、電療機、電冰箱、發電機等,應遠離10米以外,以免發生幹擾。
2、檢查室溫度及濕度适中,以免過熱、過冷或過于潮濕引起患者不适或肌肉震顫,影響心電圖描記效果。
3、心電圖描記前,患者避免做劇烈活動(心髒負荷試驗除外),應先在檢查床上安靜平卧數分鐘,使全身肌肉松弛,減少因肌肉震顫而引起幹擾。吸煙患者應停止吸煙半小時後檢查。對初次檢查者,應事先解釋清楚,消除患者對電的恐懼心理及精神緊張。對加作心電圖負荷試驗者,根據檢查内容及方法,應詳細說明有關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配合。描記前2 - 4 h 盡量避免服用對心電活動有影響的藥物,如必須服用,則要講明服用何種藥物及其劑量。
4、描記時一般取平卧位,不能卧者可取半坐位或坐位,特殊需要可取立位,腳下墊上木架,避免與地面接觸。
5、告知患者在描記心電圖時,應保持安靜,不動不講話,勿過度呼吸。幼兒、精神病或昏迷患者,工作人員可戴上橡皮套以按扶患者。
6、在描記心電圖時,注意基線是否平穩,有無幹擾。一般每一導聯可描記三組心電波,遇有心律失常或其他特殊情況時,可加長描記時間或增加描記導聯。
7、遇有基線不穩或幹擾,應注意檢查電極闆與皮膚接觸是否良好,電極的接線是否牢固,導聯線及地線的連接是否穩妥,周圍有無電磁幹擾等。
8、女性乳房下垂者應托起乳房(注意不能直接接觸受試者皮膚),如V3、V4、V5導聯電極置于乳房下緣的胸壁上。
9、工作完畢後應切斷電源、蓋好機器防塵罩,清洗、消毒電極。
10、同時使用除顫器時,不具有除顫保護的普通心電圖機應将導聯線與主機分離。
11、心電圖機屬度量醫療器械,應按規定定期接受相關部門檢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