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相信大家對這首《石壕吏》一定是相當熟悉了,本詩講的是差吏乘夜到石壕村捉壯丁,老漢翻牆而跑,而老婦被抓走服役的故事,整首詩揭露了底層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的同情。但到這裡小編有了一個疑問,石壕吏連年邁的老婦都不肯放過,怎麼會放過杜甫這個男子呢?
這裡我們先要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758年,郭子儀為平息安史之亂,率兵20萬圍攻邺郡,但因為唐軍彼此之間互不統屬,内部矛盾重重在敵人的兩面夾擊,全線敗退,不得不退守河陽,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在這個大背景下,詩人杜甫離開洛陽趕往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夜宿石壕村時,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将其所見所聞寫下,方成這篇不朽的詩作。
回到問題,石壕吏深夜捉人,連老婦都不放過,為何會放過杜甫?也有人說整個石壕吏捉人事件,都是杜甫聽他人所說的,杜甫這才能逃過一劫。這些說法都太過于簡單,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之後,小編認為石壕吏沒捉走杜甫主要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唐朝吏卒抓壯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當地官吏拿着屬地的戶籍信息,挨家挨戶的找人抓人,這一方式又被稱為點兵,去哪一家,抓哪一個都有明确的規定,杜甫身為外地人,本來就不屬于當地官吏的抓捕範圍(《新安吏》中的官吏就是這麼做的)。但因安史之亂的緣故,戶籍混亂,人口流動極大,前線對壯丁的需求又與日俱增,吏員們隻能遇人便抓,杜甫依然危險。
這時杜甫的另一個身份便能發揮作用了,現代人提起杜甫隻記得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卻忘了杜甫在唐朝最主要的身份還是官員。這次,之所以會夜宿石壕村,也是因為他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正走在赴任的路上。杜甫的這一身份,在《新安吏》和《潼關吏》中反映的很明顯,新安吏在點兵時,面對杜甫的詢問必須畢恭畢敬的回答,潼關吏更是為杜甫仔細的講解了潼關的情況。雖然這隻是一個從七品的小官,但再小的官也是官,官的尊嚴絕不是吏能侵犯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