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西勝(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高級講師)
遇到一些事情,我們有時候比較任性,心裡覺得 :“哎呀,我吃不準,好像應該請示一下。”但是想想,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知是怕一請示打擾了父母,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算了,還是自己做吧。”一做,出差錯了。出完差錯,父母回頭得問 :“這事是怎麼回事呢?”“哎呀,其實一開始我心裡也猶豫來着,我也想問問來着,可是後來吧……反正吧……我就那麼去做了。” 然後怎麼辦呢?再去改,再去糾正,再彌補過失。
“事雖小,勿擅為”,它是延續着“父母呼” “父母命”“父母教” “父母責”,從那過來的。如果一個人已經徹底理順了自己和父母的關系,願意聽父母之“呼”,願意遵父母之“命”,願意受父母之“教”,願意承父母之“責”的話,他也不怕這個事說完之後父母會不會又阻攔他、又批評他,讓自己的意願不能實現。
自己的意願縱然不能實現,隻要這是父母所命、父母所教、父母所責,是可以放下自己的主觀小意願的。這個事如果從小不培養的話,等他長大了,他去上學、去工作,他就會出現相應的狀況了。
老師教他的東西,他沒有完全按照教誨去做——寫作業的時候、練講的時候,開始自行其是了,他總會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小念頭、小意識冒出來,然後就很任性地去做了。老師一旦發現了,就過來問一問怎麼回事?“哎呀,其實我一開始要付諸行動之前,我也本來打算跟您說一說的,可是後來我就那樣做了……”做了就錯了,錯了怎麼辦呢?再改呗,再糾正呗,再彌補過失呗。
在單位工作也是這樣。比如要發一個通知,未經領導審批,擅自發布 ;或者領導明明說了這樣發布,他給你那樣發布 ;明明說了這是 一堂内部課程,最後一下子整成了天下盡人皆知,有人幾十裡地的路程都驅車趕來了,你怎麼辦吧?領導說“我還明明給你截了個圖,我還給你标出來,能不能醒一醒啊?”“哎呀,領導,其實這個事吧,我當時是這麼想的……”這些現象,它就出現了。這都是從小沒落實好這條“事雖小,勿擅為”,他自然而然就延續到、複制到求學、工作的生涯中來了。
你看吧,凡是在上學的時候不太聽老師話的,不完全按老師的安排布置去做的——你讓他寫個東西,不寫 ;你催他一遍,不交 ;催他兩遍,還不交 ,他有他的一套想法,他有他的一套貌似合理的解釋 。
凡是在求學過程中、工作過程中到了關鍵時刻很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的,往往都是在小的時候在這個地方曾經種下過種子,那個根兒還在,他那股勁兒始終去不掉。
“苟擅為,子道虧。”“苟”是假如、假設、如果。假如你真的擅自行動,不去征求父母的意見,那麼為人子女者的孝道就有虧。所謂“子道”就是孝道,就是為人子女者所應該奉行的這個準則。
那要說“父道”是什麼呢?那就是“慈”;“兄道”是什麼呢?那就是“友”——“兄道友,弟道恭。”作為每個角色,他應該奉行的那個道,就是相應的他的本分職責。
為人子女者,隻要父母健在,凡事都不應該“自專”,不應該自作主張,不應該自以為是、自行其是。因為你要知道,子女和父母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兄弟姐妹其實也是命運共同體,你和 你的夫、婦兩口子也是命運共同體。
今天這個時代不知道怎麼了,有那麼一種思潮、有那麼一種風味不斷地在飄散、在彌漫,就是追求獨立,希望早早地自己說了算。所以很多人一結婚馬上就分家。在古代,一般不是這樣子的,輕易不會分家。結了婚了,可以給你們安排兩口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但是大家還是活在一個大家庭之中。一個大家族,有一個共同的目标,有一個德高望重的、年齡最長的長輩做家長,大家有分工、有合作,榮辱與共,風雨同舟,過的是這樣的生活。
但今天的人特别喜歡早早地獨立。有的從考大學能離開家鄉開始,就下定決心 :我再也不回這個地方了,我要早早地離開父母,我要早早地脫離他們對我的管束。所以,考學考得盡量的遠,家鄉有學校堅決不報 ;找工作要離家鄉遠,家鄉有單位也堅決不去 ;嫁人也一定要嫁得遠,那才好,那才獨立。
凡是有這種做法、這種想法,你往裡頭追,往回倒帶,也基本上都能倒到童年他就喜歡“擅為”、喜歡“自專”。
我理解這種現象,理解的原因就是能從經典中找到依據——“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勸你趁早迷途知返,早一點把這個想法扭轉回來,否則的話,你仍然處在不孝之中。
一直想着自己獨立做主,有事不跟父母家長通氣,不想和他們成為共同體——我為什麼要什麼事都告訴他們呢?難道他們說的都是正确的嗎?我所有的事都要聽他們的嗎?我小的時候是沒辦法,我現在大了,我讀書多了,我的見識廣了,他們都沒什麼文化,不懂什麼道理,就在這個窮山溝裡頭,窮鄉僻壤的,那麼貧困落後的地方待着,他們都落後了,他們都過時了,都 OUT 了——心中就開始有這麼一種瞧不起父母的觀念在了。你看吧,它都是關聯的。
愛“擅為”的人,一種是畏懼父母的權威,怕自己的想法受阻 ;二是他傲慢,不知道怎麼升起的這種傲慢之心,認為父母不如自己——我不能聽他們的,聽他們的就錯了,聽他們的就落後了,聽他們的會讓 人家笑話我。不同的心态都會隐藏在這個“擅為”的後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事雖小,但是非得擅為,他的心理活動大概出不了這兩種 :一是自我意識已經有了,想把自我意識貫徹到底,怕中途受阻,所以盡量别讓他們知道。還有一種就是瞧不起。這兩者都是大惡、大過,不一定非得殺人放火才叫惡,才叫過,就這種忤逆不孝之心,這種凡事憑着自己的主張非得要如何,或者是瞧不起父母的這種心,也是大不孝、大惡。
因為這會導緻什麼結果出現呢?就是割裂你和你父母之間的這條能量通道。它讓你和父母之間很難産生暖流湧動、來回傳遞的那種感覺,這個感覺一旦斷了,意味着你本性明德之光明慢慢地就黯淡下去、被遮蓋上了,自己就開始迷失本性了。再進一步,你會背道而馳,在這個基礎上,自我意識的膨脹,終将會帶你走進萬劫不複的深淵。自我的膨脹将會成為你人生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和敵人。
自我的膨脹,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和敵人。
摘自《弟子規傳真》(王西勝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