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青春可愛的新晉網紅刷爆朋友圈——艾糍粑,香糯可口,滋味無窮。除此之外,艾草還是一種多用途的中藥,可以防濕疹、殺病毒,調月經,産婦用艾水洗澡或蒸熏還可以幫助産後恢複。
但是,
艾葉,有小毒,你知道嗎?
一起跟着藥師來看一看吧。
艾葉有小毒?
《中國藥典》自1977年版起,明确指出艾葉“有小毒”。《全國中草藥彙編》載“(艾葉)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并在“備注”欄收載了艾葉中毒的例子[1]。
《中華本草》載“(艾葉)性味:味辛,苦,性溫”,雖然未把艾葉列入有毒中藥類,但在“艾葉”項下“毒性”欄記載“口服幹艾葉3-5g可增進食欲,但大劑量可引起胃腸道急性炎症,産生惡心嘔吐,若大量吸收後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會出現谵妄、驚厥及肝損害等”[2]。
近現代對于艾葉的毒性記載并不一緻,縱觀曆代本草書籍多認為其無毒,但也有認為其有一定毒性的記載,如宋·蘇頌《本草圖經》載:“(艾葉)然亦有毒,其毒發則熱氣上沖,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瘡出血者,誠不可妄服也”[3]。
李時珍認為艾葉中毒是因久服緻火上沖導緻,對其進行了駁斥:“蘇頌言其有毒……見其熱氣上沖,遂謂其……有毒,誤也。蓋不知……熱因久服緻火上沖之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郁滞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錣,助以辛熱,藥性久偏,緻使火躁,是誰之咎欤,于艾何尤?”[4]
其實,一般藥物(毒性特别大的例外)的毒性來源于其偏性,如果使用得當,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還會發揮很好的治療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或長期過量使用,亦會對人體産生毒害作用。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科學地、合理地食用艾葉,完全可以減少和防止毒害反應的發生。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
中醫認為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因艾灸所用的主要原料為艾草所制,是一種純陽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艾草用于灸療,可起到祛濕逐寒、回陽救逆、固本壯陽的功效。
然而艾灸雖好,并不是什麼人都适合艾灸。艾灸也有它的禁忌證,比如大醉、大怒、大驚、大喜、過勞、過飽、過饑餓時禁灸,皮膚過敏者、孕婦肚腹部位、婦女月經量奇大者不宜艾灸。此外,對于一些精神病、患有傳染病之類的人群都不适宜做艾灸。
艾炙在什麼時間好?
按照中醫原理,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季節,因此艾灸的時間應該最好在夏天,以使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的陽氣有利結合。
同樣的原理,一天之中,中午時人體的陽氣最旺,這個時間點也是最佳的艾灸時刻。
即使選在夏天中午,但也要注意具體時間和環境,要選擇溫度适合的室内,不能太熱,也盡量不要開空調。有些人白天沒有時間,隻能晚上,通常來說,越晚越不宜艾灸,如果太晚,艾灸的陽氣會沖淡人體網上入陰時間,引起失眠。
另外,艾灸不應在飯後,運動過後,或者酒後,經期及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而應保持順暢的心境,平靜自然,效果最好。
隻要科學地、合理地食用艾葉,其實艾葉渾身是寶,可謂佳品。春季艾葉萌發,采撷嫩葉,烹制一些食療養生菜給家人吃,還可以達到養胃、祛濕等目的。
一起來“艾”養生!
四月,艾葉飄香,此時的艾草鮮嫩又壯實,正是“艾”養生的最佳時機。推薦2款簡單易做的藥膳:
艾葉煲雞蛋
材料:艾葉10g(鮮品15g),雞蛋1個,紅糖片适量。
做法:艾葉浸泡半小時後,與雞蛋一起放入砂鍋,加水2碗,大火燒開,轉小火,5分鐘後撈起雞蛋去殼,繼續入鍋煮10分鐘,投入紅糖片再煮5分鐘即可,吃蛋喝湯。本品溫經散寒止痛,尤其适合婦女寒凝性痛經、小腹冷痛等證。
艾葉煎蛋
材料:新鮮艾葉嫩芽适量、雞蛋2個,鹽小許。
做法:艾葉洗淨,放沸水裡稍微一煮,除掉苦澀味,撈出瀝幹水,切碎,用小碗裝好備用;雞蛋打散,加入切碎艾葉、鹽,拌勻;熱鍋,倒油,淋入蛋液,小火煎至兩面微黃即可。
猜你想看
1.注意!這項新規正式實施!你的電動車或将不能上路
2.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招商引資近百億元…高明這座小鎮要“起飛”
3.速覽 | 部分首小時3元!高明這些停車場收費标準有調整
4.非戶籍人員子女如何報讀公辦初中?入學需要哪些資料?熱點問答來啦↓
5.别小瞧這種草,它可是對付痛風的寶!很多地方都有
6.家裡冰箱結冰厚的要命?隻需一招立馬脫落!
編輯|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 | 廣東衛生信息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