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脫貧攻堅宣傳片碧桂園

脫貧攻堅宣傳片碧桂園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20:46:15

日前東莞媒體采風團來到距離東莞200多公裡的英德市雙寨村小學,實地走訪碧桂園莞深區域開展的藝術扶貧工作,見證城市校園塗鴉藝術課堂送進大山深處的校園,和孩子們一起感受藝術帶來的快樂與魅力。記者了解到,碧桂園莞深區域成立八年來,長期對口幫扶英德市大船頂村、雙寨村。過去兩年多來,碧桂園莞深區域先後40餘次走訪慰問幫扶兩村,扶貧行程超過2萬公裡,通過黨建扶貧、基建扶貧、教育扶貧等方式為兩條貧困村的群衆輸送幫扶資源、信息和技能,傳遞真情與關懷。

脫貧攻堅宣傳片碧桂園(碧桂園莞深區域幫扶英德兩村兩年記)1

在各方力量的合力支持下,今年初,英德市大船頂村、雙寨村兩條扶貧村已經實現100%脫貧。碧桂園莞深區域黨建扶貧負責人柯兵表示,脫貧隻是鄉村振興的第一步,接下來還将繼續關注農村、關注公益,積極回報社會。

藝術進校園 扶貧先扶志

山雨過後,操場上處處是積水,等候多時的孩子們卻歡呼雀躍跑出教室,向着操場邊的圍牆一路飛奔。此時,原本素白的圍牆上早已畫上一幅幅炭筆畫,圍牆邊一個紅色遮陽傘下,擺放着五顔六色十多罐防水顔料。

孩子們排好隊領取了顔料便各自走近圍牆,用心地給自己喜歡的畫塗抹着顔色——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雲朵,翠綠的山林,紅褐色的跑道,深藍色的乒乓球桌……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原本單調的畫中世界漸漸變得鮮豔明亮,色彩斑斓。

“孩子們很開心,因為這些畫都是他們最熟悉的校園情景,跟他們的生活非常貼近,代入感很強。”在一旁指導孩子們塗鴉的藝術老師文炫懿告訴我們,這一節藝術課,30多名孩子将共同完成一幅80米的“作業”——為最美的校園塗上顔色。而為了準備這幅巨作,文炫懿等7名藝術老師花了三天時間在圍牆上繪下了草圖,還準備了防水塗料,确保師生們的心血之作能安然度過整個雨季。

文炫懿并不是雙寨村小學教師,她在英德一家藝術機構工作,和其他藝術老師一樣,他們應碧桂園莞深區域扶貧工作負責人之邀,來到雙寨村小學給孩子們上一節藝術塗鴉課。

“扶貧先扶志,藝術扶貧不僅能孩子們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樹立對美好生活的認知與向往。” 柯兵表示,教育幫扶是深遠改變一個貧困家庭未來的長遠計劃,也是鞏固扶貧成果的未來保障。碧桂園莞深區域在黨建扶貧過程中下大力氣去抓教育幫扶,目前形成了愛心助學、藝術扶貧、推薦入學、 崗位實習、勵志扶貧等全方位教育幫扶……幫助貧困學生圓了上學夢,幫助他們打開視野,幫助他們長遠立志。

柯兵說,莞深區域與英德市雙寨村、大船頂村結對幫扶以來,多次将城市課堂裡的藝術課送進貧困小學課堂,讓大山裡的孩子也有機會打開美學的窗戶和藝術的視野,縮小與城市學生之間的藝術審美差距。

據介紹,兩年多來,莞深區域先後在兩條扶貧村組織繪畫課、剪影課、勵志課、塗鴉課進校園活動,并向大船頂村捐贈書架、圖書一批,建設了愛心圖書角,為兩村貧困學子發放獎學、助學金3.4萬元,開展為期3年的區域副總裁一對一結對助學幫扶貧困大學生活動。

脫貧攻堅宣傳片碧桂園(碧桂園莞深區域幫扶英德兩村兩年記)2

産業進鄉村 家門口脫貧

行走在雙寨村,處處屋舍俨整、綠樹成蔭,一口口池塘潔淨如鏡,藍天、白雲、綠榕以及米色的仿木圍欄倒影其間,讓靜谧的村莊增添了幾分靈秀。眼前的景象,更像是一個剛起步的旅遊區,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扶貧村。

雙寨村位于英德市東華鎮,是英德市78條省定扶貧村之一,由國企南粵集團、英德市旅遊文體局與碧桂園莞深區域等各方合力幫扶。

2018年4月,碧桂園莞深區域黨支部與雙寨村、大船頂村黨建結對,正式确立了黨建扶貧之路。通過黨建結對平台,碧桂園将愛心助學、教育幫扶、技能培訓、就業信息、基建幫扶、遊學考察、節日慰問等幫扶資源,持續不斷地輸送到雙寨村和大船頂村。

“這幾年雙寨村變化很大,村子中央臭氣熏天的舊養雞場整改後變成了文化廣場,雜草叢生、寸步難行的小樹林變成了古樹公園。”英德市旅遊文體局駐雙寨村黨建指導員梁敬帶着媒體一邊沿着寬闊的硬底路參觀村莊,一邊介紹着雙寨村這些年的喜人變化。村莊變美了,越來越宜居宜人,同時,村民的錢包也逐漸鼓起來了。

該駐村幹部表示,雙寨村迅速甩掉貧窮的“帽子”,離不開南粵集團、碧桂園等熱心企業的大力扶持。他表示,近年來,南粵集團、碧桂園等企業還緻力于産業扶貧,先後為雙寨村引入光伏發電、葛根種植以及種雞養殖場等産業項目,以鞏固當地的脫貧增收成果。

這些項目不僅為村集體每年帶來紅利,更直接為當地貧困家庭帶來了脫貧緻富的機會。“雙寨村一對夫妻在種雞場上班,一個月家庭收入8000元,在當地已算中上收入水平了。”梁敬表示,種雞場今年還将擴大規模,預計可以幫助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拓寬崗位幫助村民解決就業,碧桂園還緻力于技能幫扶,幫助更多村民完成從農業人口向工業人口的轉變。柯兵表示,這些年碧桂園莞深區域依托集團的資源,将粵菜師傅、産業工人、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信息與就業機會送進兩條扶貧村,同時還主動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帶薪實習崗位,讓他們通過參與扶貧、公益、行政、倉庫管理、會務接待、官微制作、IT運維、活動組織等工作,提前感受職場文化與氛圍,為将來畢業找工作增加履曆與工作經驗。

堅持扶貧事業 八年累計向社會捐贈4億多元

2012年4月,碧桂園莞深區域正式成立,“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精神在東莞這座大愛之城結出累累碩果。據統計,八年來莞深區域在公益領域累計向社會捐贈4億多元。其中,扶貧工作方面,莞深區域響應集團号召,長期對口幫扶英德市大船頂村、雙寨村,出錢出力、真情真意幫助貧困村民脫貧緻富。

東莞與英德市來回420公裡、6個小時車程。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4月以來,莞深區域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走訪兩村40餘次,行程2萬公裡,累計慰問當地貧困戶與黨員幹部600人次,累計輸送愛心基金、善款30萬元。企業熱心幫扶對貧困農村脫貧産生了積極的效果。就在今年初,雙寨村、大船頂村雙雙成功脫貧。

雙寨村的扶貧隻是碧桂園集團扶貧公益的一個縮影。自碧桂園集團成立以來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67億元,全國幫扶項目涉及16省57縣,結對幫扶9省14縣33.7萬貧困人口。截至目前,已助力13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脫貧超31.8萬人。

采寫:南都記者 黃慧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