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閉一睜,再一閉一睜……
再醒來的時候,發現假期餘額已經不足!回想這兩天的行程,
床上到飯桌“兩點一線”的精神貫徹得非常好,早起、健身、看書……這些放假前下定的決心,果然都被抛到腦後。
按照慣例反思了一下,雖然有“億點點”愧疚……但轉念一想,
大家年輕的時候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咯?
于是,我還仔細搜羅了一下百年前的年輕人到底都在幹什麼……
發現
魯迅經常探店,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飯館和小吃鋪,擱現在那就是熱門的美食博主。
張愛玲喜歡買買買,領了第一筆稿費毫不猶豫就去買唇膏了。
著名曆史學家
顧颉剛特别喜歡聽戲,還自己寫文章坦白:
就算有課,假都不請也要去看戲!
還有中國現代漫畫的創始人
豐子恺,就是個口是心非的“鏟屎官”,口口聲聲說對貓隻有惱怒沒有愛,卻又寫又畫,創作了一整本《阿咪》。
如果你是畢業生,還在寫稿和被導師退稿之間反複橫跳,可以讀一讀
季羨林的這段日記激勵一下自己。
也不知道他們那會兒畢業的時候,要不要
查重呢?
不過,好不容易“以一敵百”“舌戰群雄”,才在論文答辯裡蹚出了一條路,緊接着還得踏上漫長的求職路。
“非典型學霸”陳寅恪,三十多歲就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簡直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不過在此之前,陳寅恪卻是個
“大齡待業青年”。
如果沒有衆多大師的舉薦,這位
“無聲望、無學位、無著作”的“三無教授”可能并不會被清華所接受。畢竟,
大廠招聘,簡曆為先嘛。
等你闖過了畢業季,一朝成為社會人,可能還會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畢竟,
沈從文在第一次登上講台的時候,都會因為人太多,緊張到十分鐘都說不出話,隻好在黑闆上寫:
“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沈從文對幸福生活的期望,估計也能和不少人有共同語言。
不愁房租和夥食費,還能存錢去旅遊,嗯嗯,反正詩和遠方我都要!
然而,玩歸玩,鬧歸鬧,我們與“大咖”的差距就在于人家是
“play hard, work harder”。
其實呢,魯迅去了廣和居、便宜坊、南味齋……但也能看到他忍着腹痛,“終日訂書”。他說:“哪裡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顧颉剛不惜翹課去看戲,但他也在認識戲劇故事裡蘊含的性質和格局,
“得到一注學問上的收獲”。
所以
知道你和“大咖”間的差距了吧?
他們在風華正茂的年紀裡,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将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賦能到了那個時代的家與國。
22歲的魯迅
在動蕩中呐喊“我以我血薦軒轅”
25歲的郁達夫
高唱“也為神州淚暗彈”
他們之所以能被記住,不是因為茶餘飯後的那些故事,也并不僅僅因為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更是因為
他們在最好的年紀裡,為家、為國奮鬥的那一腔熱血。
“作歌靠少年,努力與天争。”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光彩和魅力
也有各自需要努力完成的人生答卷
但從百年前那些日記本裡,我們能感受到生活在百年時空兩端的年輕人,
竟也有着默契的喜好、有着相似的悲歡。
時而理想主義……
偶爾偷懶懈怠……
但他們未曾停下奮鬥的腳步
不負韶華 不負時代
這是年輕人共同的模樣
出品人:孫志平
制片人:樊華
記者:張揚、馬原馳、趙世通、李桢宇、麥淩寒、宋育澤
編輯:馬原馳、李桢宇、趙世通、麥淩寒、宋育澤
新華社張揚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