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晚點情況?10月14日下午,因出差返程,經過長沙黃花機場,機場服務讓我耳目一新油生感慨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航班晚點情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0月14日下午,因出差返程,經過長沙黃花機場,機場服務讓我耳目一新油生感慨。
我搭乘的是成都航空公司EU2754航班,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起飛,經停長沙黃花機場,原定6:40飛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我們5點許抵達機場,辦好自助登機牌,就近徑至安檢口過安檢時,工作人員看了登機牌,攔住我不讓進,示意到左邊更遠的另一安檢口過安檢。詢及原因,被告知我搭乘的航班起飛時間尚早,這裡讓離起飛時間更近的乘客過,因為後者更着急過安檢。雖對不得不舍近求遠過安檢心有不願,但我冷靜一想,不僅理解釋然,而且心生點贊。這是我首次遇到此等服務,毫無疑問,相形于安檢服務不分先後的一窩蜂服務,分類服務更彰顯科學化和人性化。
過了安檢,從手機搜查EU2754航班實時信息,得知飛機将晚點。找到35号登機口(後改34号)不一會兒,隻見航班信息提示屏幕上,已經滾動顯示“流控延誤,預計19:50起飛”等信息,且屏幕《不正常航班信息》欄固定顯示:“我們抱歉地通知,您乘坐的航班因流量控制原因延誤,請在候機廳休息等候,謝謝合作。”備注欄顯示:“由于前站流量控制原因延誤,預計飛機19:50落地長沙。”老實說,在“晚點成常态,不晚點例外”航空生态下,晚點一小時又十分鐘,大抵應算常态之常态不幸之幸了。然而,隻要是正常人,遇上晚點不會有人會心生好感,更何況是晚間候機愈加歸心似箭,且預約接機師傅已按原航班信息上路。我雖然着急,但閱讀了上述信息,還是打消了上前理論的沖動。畢竟,人家已經表示道歉,并周知了晚點原因及起飛信息。無論如何,與信息披露廣播服務的“祖宗之法”相比,顯然更勝一籌,起碼可以助益乘客心情“撲火”和疑問消弭,盡管千篇一律的“流量控制原因”不無托詞辭令之嫌。
登機時,我面前已排起一隊長龍。讓我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的是,工作人員忽然用喇叭和示意牌對着隊伍,指揮15—30排乘客在左側排成一隊,其餘在右側排成一隊。排在我前面3排5排等靠前的乘客,雖不情願挪動“有利位次”,但還是表示理解地排到右側。我的座位在23排,自然一下子排到了前面。記得5月赴美搭乘美國航班登機時,也遇到過類似服務,在國内搭乘航班遇及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此舉好處不言自明,起碼,一方面減少了前後排不分無序登機,容易造成機上過道堵甚或引發混亂的矛盾;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登機效率,謂之科學有序,恐怕一點也不為過分。
應當承認,無論是乘客,抑或航空公司和機場方面,沒有誰希望或樂待航班延誤。抽象起來,造成航班延誤的原因,不外惡劣天氣的“不可抗力”和管理服務短闆的“可抗力”。黃花機場推出科學化人性化服務,明明白白地昭示有關方面,如果未來因“不可抗力”高發頻發引發晚點成常态不可避免;那麼,用機場服務的不晚點,最大限度減少“可抗力”導緻的晚點,用提升管理服務品質成功公關化解晚點引發的危機,則不失為理性因應和明智之舉。總之,如果晚點成常态,則機場服務晚點不能成常态。
文/陳慶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